甘肃:公务员考试行测典型真题讲解指导

来源:发布时间:2011-09-02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公务员辅导咨询

汇集公务员培训权威机构,权威解答公务员考试相关问题

zaixuanzixun

    甘肃公务员考试行测一向以题型多变、考点全面专业的特色而著称,对考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的要求很高。中公教育专家发现,近两年行测考试内容日趋专业而规范,试题形式也有向“国考”靠拢的趋势,逐渐扩大了考点范围,加强了题目难度。

    甘肃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常识判断五大部分,看似系统,实则要点繁多且分散。下面中公教育专家就针对各个题型和典型真题为大家进行讲解。

    一、言语理解与表达

    言语理解与表达考查的是考生对语言文字的综合运用能力。2009年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主要考查片段阅读这种题型。2010年主要考查选词填空、片段阅读这两种题型。

    (一)选词填空

    甘肃省公务员考试中,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的选词填空,侧重的就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主要包括虚词、实词和成语三大部分。

    (二)片段阅读

    甘肃省公务员考试中,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的片段阅读,主要考查主旨观点型题目、细节理解型题目等。

    典型真题:

    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词典编辑不对,他们对词典的用法做出改动不会是随意的。想必经过了认真的研究推敲。不过,词典编辑者不能忽视一个基本事实以及由此衍生的基本要求:语言文字是广大人民群众共同使用的,具有极为广泛的社会性,因此语言文字的规范工作不能在象牙塔里进行,而一定要走群众路线。

    这段话的“基本要求”指的是:

    A.词典编辑者不能对词汇的用法随意改动

    B.词典编辑者应该熟悉词典编篡的具体过程

    C.语言文字的规范工作要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D.语言文字的规范工作应由广大人民群众来决定

    中公解析:本题答案选C.本题考查文中特定词语的含义。阅读短文可知,冒号后面的内容应是对“基本要求”的具体解释。A项不属于冒号后面的内容,排除;B项中文中并没有提及,也排除。从文中可以看出“基本要求”主要是指语言文字的规范工作“一定要走群众路线”,D项中“……由广大人民群众来决定”偷换了概念,排除。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典型真题:

    以制度安排和政策导向方式表现出来的集体行为,不过是诸多个人意见与个人选择的综合表现。除非我们每一个人都关心环境,并采取具体的行动,否则,任何政府都不会有动力(或压力)推行环保政策。即使政府制定了完善的环保法规,但如果每个公民都不会主动遵守,再好的环保法规也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这段文字主要支持的一个观点是:

    A.政府有责任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

    B.完善的保护法规是环保政策成败的关键

    C.政府制定的环保法规应该体现公民个人意愿

    D.每个公民都应提高自己的环保意识

    中公解析:本题答案选D.本题考查考生对文段主旨的把握。由文段中“诸多个人意见与个人选择的综合表现”、“每一个人”、“每个公民”等语句可知,作者强调的主体是“每个公民”。A强调的主体是“政府”,B强调的主体是“法规”,C强调的主体也是“法规”,只有D强调的是“每个公民”,故正确答案为D.

    二、数量关系

    (一)数字推理

    数字推理主要考查数列形式数字推理。数列形式数字推理包括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多次方数列、分式数列、和数列、积数列、组合数列等。

    典型真题:

    0.25,0.25,0.5,2,16,( )

    A.32 B.64 C.128 D.256

    中公解析:本题答案选D.二级等比数列,作商后相邻两项的商为1、2、4、8、(16),是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因此下一项为16×16=(256)。

    (二)数学运算

    数学运算题型多样,但非常稳定,包括计算问题、和差倍比问题、行程问题、工程问题、利润问题、排列组合问题、几何问题等题型。

    典型真题:

    0.0395×2400+39.5×2.5+51×3.95的值是:

    A.3.95 B.39.5 C.395 D.3950

    中公解析:本题答案选C.原式=3.95×24+3.95×25+3.95×51=3.95×(24+25+51)=3.95×100=395.

    典型真题:

    甲乙两人从同一起跑线上绕300米环跑道跑步,甲每秒钟跑6米,乙每秒钟跑4米,问第二次追上乙时甲跑了几圈?

    A.9 B.8 C.7 D.6

    中公解析:本题答案选D.甲第二次追上乙时,一共比乙多跑了300×2=600米,此时所花的时间为600÷(6-4)=300秒,甲一共跑了6×300=1800米,即6圈。

    三、判断推理

    (一)图形推理

    2010年甘肃公务员考试新增了图形推理这一题型,主要考查题型涉及古典型图形推理、视觉型图形推理、九宫格图形推理等。

    (二)类比推理

    类比推理作为一种常见的判断推理题型,新出现在2010年甘肃的省考中,主要考查两词型、三词型和对当型,考查的是考生分析、比较词项之间关系的能力。

    (三)定义判断

    定义判断主要考查单定义题目,从定义所属学科来看,涉及法律学、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各个方面。

    (四)逻辑判断

    逻辑判断是国考和其他省考判断推理部分的重点和难点,2010年作为新加题型出现在甘肃省考中。以可能性推理为主,“必然”和“可能”相互结合。

    四、资料分析

    资料分析部分,所给材料包括文字材料、表格材料、图形材料和综合型材料。增长率、倍数、百分点等概念考查频率较高。计算题、比较题、综合分析题考查频率较高。

        典型真题:根据下表的数据回答1-5题。

2006年全国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流向及从业情况统计表 (单位:%)

全国
东部
地区
中部
地区
西部
地区
东北
地区
外出从业劳动力从业地区构成
乡外县内
19.2
29.9
13.5
15.2
26.9
县外市内
13.8
18.4
9.9
12.4
31.5
市外省内
17.7
33.1
9.0
12.8
24.2
省外
49.3
18.6
67.6
59.6
17.4
外出从业劳动力产业构成
第一产业
2.8
2.5
2.2
3.6
4.2
第二产业
56.7
55.8
57.1
58.4
44.3
第三产业
40.5
41.7
40.7
38.0

    典型真题:根据下表的数据回答1-5题。

    2006年全国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流向及从业情况统计表 (单位:%)

    全国东部

    地区中部

    地区西部

    地区东北

    地区

    外出从业劳动力从业地区构成

    乡外县内19.2 29.9 13.5 15.2 26.9

    县外市内13.8 18.4 9.9 12.4 31.5

    市外省内17.7 33.1 9.0 12.8 24.2

    省外49.3 18.6 67.6 59.6 17.4

    外出从业劳动力产业构成

    第一产业2.8 2.5 2.2 3.6 4.2

    第二产业56.7 55.8 57.1 58.4 44.3

    第三产业40.5 41.7 40.7 38.0?

    2006年,全国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中,男性劳动力8434万人,占64%。从年龄上看,20岁以下占16.1%,21-30岁占36.5%,31-40岁占29.5%,41-50岁占12.8%,50岁以上占5.1%,从文化程度看,文盲占1.2%,小学文化程度占18.7%,初中文化程度占8.7%,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3%。

    1.全国农村外出从业的女性劳动力约有多少万人?

    A.4 744

    B.5 397

    C.9 901

    D.13 178

    1.中公解析:本题答案选A.全国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中,男性劳动力8 434万人,占64%,因此外出从业的劳动力有8434÷64%≈13178万人,女性劳动力有13178-8434=4744万人。

    2.表中“?”处的数值应为:

    A.41.6

    B.42.5

    C.51.5

    D.52.4

    2.中公解析:本题答案选C.按比列来看,东北地区外出从业劳动力产业构成之和为100%,因此 ?=100-4.2-44.3=51.5.

    3.假设不同性别劳动力会在三大产业间均匀分布,则全国男性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从事第二产业的约有多少万人?

    A.3 416 B.3 736 C.4 342 D.4 782

    3.中公解析:本题答案选D.男性劳动力8 434万,其中全国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从事第二产业的占56.7%,因此全国男性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从事第二产业的约有8434×56.7%≈4782万人。

    4.关于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的描述,无法从上述资料中推出的是:

    A.外出劳动力大多从事第二产业

    B.各地区的劳动力流向主要取决于本地的生活习惯

    C.东部和东北地区的劳动力大部分会留在省内

    D.不同地区劳动力对从业地区选择的倾向性差异很大

    4.中公解析:本题答案选B.全国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中,从事第二产业的占56.7%,占了一半以上,A可以推出;材料中没有关于劳动力流向和生活习惯之间的关系,B无法推出;东部和东北地区在省外就业的都不到20%,因此大部分都留在省内,C可以推出;由表中可以看出,不同地区劳动力对从业地区选择的倾向性差异很大,D可以推出。

    5.关于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的描述,能够从上述资料中推出的是:

    A.超过7500万男性劳动力为高中以下程度

    B.东北地区劳动力对从业地的选择差异最小

    C.中西部地区劳动力大部分流向东部地区

    D.大专以上的文化程度仅占1.3%,说明该学历的劳动力多数都在家从业

    5.中公解析:本题答案选B.高中以下程度即文盲、小学和初中程度占到了1.2%+18.7%+8.7%=28.6%,因此人数为8434×28.6%≈2412万人,不到7500万人,A错误;东北地区到不同地区从业的人所占比例相差不大,差异最小,B正确;中西部虽然超过一半以上的劳动力去了省外,但是资料中没有说明是去了东部地区,C错;大专以上的文化程度仅占1.3%,只能说明该学历的劳动力人数很少,无法说明该学历的劳动力多数都在家从业,D错。

    五、常识判断

    常识判断考查范围广泛,涉及法律、政治、经济、历史、地理、人文、科技、哲学、生物、管理等各方面。

    典型真题:

    在我国,“公民”一词的含义是指:

    A.年满18周岁具有我国国籍的人

    B.具有我国国籍的人

    C.享有政治权力的人

    D.出生在我国的人

    中公解析:本题答案选B.公民是指具有一个国家的国籍,根据该国的法律规范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自然人。

【责任编辑:育路编辑 纠错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育路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育路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育路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育路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精彩专题

更多>>

全方位公考复习攻略

更多>>

公考交流

进入论坛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