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网
 自考动态  报考指南  考试政策  复习指导  课程设置  自考试题  自考就业  考生故事  助学单位  自考论坛 
 公共课: 真题|模拟题|笔记串讲  经济类: 真题|模拟题|笔记串讲  法学类: 真题|模拟题|笔记串讲  文学类真题|模拟题|笔记串讲  高校招生  网络课堂

自考文学类红楼梦研究习题(4)

作者:   发布时间:2011-08-09 15:20:20  来源:育路自考网
  • 文章正文
  • 资料下载
  • 自考圈
  • 论坛

    题目十:“爱博而心劳”是贾宝玉这个典型的独特特征,试说明其内含,并举例加以阐述。

    前言:

    “爱博”,是博大的爱,有亲近、爱惜、尊重、同情的含义。爱的对象也较广泛,包括对周围一切不幸者的关切知之情,这是我们民族乃至进步人类的一份重要精神财富。他非常同情那些被压迫、被损害的女性,却又无力回天,救护无能。

    举例:

    迎春出嫁后,遭遇十分悲惨,宝玉满心悲愤地在潇湘馆大哭,他说:“我只想着,咱们大家越早些死的越好,活着真真没趣儿!”是的,“超然的心,是得像贝类一样,外面非有壳不可的。”可惜宝玉没有这道防护壳,于是“好象全世界的苦恼萃于一身,在替大众受罪似的。

    引用:

    他具有对所有不幸女儿的同情,鲁迅说:“昵而敬之,恐指其意,爱博而心劳,而忧患亦日甚矣。”这种爱是一种博爱,包括爱他的姐妹们。

    举例:

    他替人充役,代人受过,替彩云瞒赃,为藕官烧纸打掩护,在他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极力地扩大首他的影响。怡红院中的丫头比其他房里的要自由得多,她们可以半夜三更跑到外面闹着玩,可以和干娘吵架,可以拿硬话去村主子。

    81回宝玉听说老太太叫,不知查问什么,立刻把心提了起来,说:“不知又是哪个丫头遭了瘟了!”

    他甚至同情那根本不存在的若玉小姐,39回刘姥姥顺口编出一个女儿抽柴的故事,宝玉的心开始沉重起来:一个在雪地里蹒跚着的少女,多令人同情!原来她是一个九泉之下,孤寂如鹜的精灵!于是他给了焙茗几个钱让他去找,而自己急不可耐地等着。

    结语:

    曹雪芹只用这些细节,把这一典型的独特性格写得何等深挚,令人叹服!这种对弱小、不幸者的同情,是一份非常珍贵的精神遗产,体现在杜甫身上,他吟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诗句,体现在白居易身上,他提出了“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的控诉!曹雪芹在贾宝玉身上寄托着自己的美学理想,当我们和曹雪芹的目光接触时,就会发现那里面有多么深重的悲悯啊!

    题目十一:薜宝钗的性格具有“横看成岭侧成峰”的的魅力,二进大观园时,大家来到蘅芜苑,及致进了房屋,雪洞一般,一色的玩器全无,案上只有一个土定瓶,瓶中供着数支菊花并两部书,茶奁茶杯而已。床上只吊着个青纱帐幔,被褥也十分朴素。试就此论述其性格中美丑泯绝的特点。

    前言:

    在富贵温柔之乡的大观园里,一般丫头的铺盖也未必如此寒碜,连紫鹃还睡个“砌花锦边的褥子”呢。更不用说小姐了。正是在这里,作者为我们撩开了宝钗性格深层的帷幕,那是一个多种矛盾纵横交织的网。

    论证:

    试想,现领着内帑的皇商家小姐,即使不恣心纵欲,也不能过分清心寡欲,于是,宝钗这一性格的折射在不同的视角下出现了双重或多重的意义。美中有丑,丑中有美,见仁见智者大不相同。可以说她虚伪得可耻,也可以说她俭朴得可贵。真是说不得善、说不得恶、说不得贤、说不得愚,这是200年来争论不休的性格,是封建士大夫阶级守节安贫思想的发展和衍化。感动得贾母叹息:“这孩子太老实了,你没有陈设,何妨和你姨娘要些?”甚至连凤姐也受了嗔怪,其实是宝钗自己不要。据说她从小就这样。随着她文化素养的提高更发展了这一素质,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不义而富且贵,如我如浮云。”她已脱尽了清高陋和凡庸,升华而成一种远物质、近精神、有身份、有节制、超凡脱俗的品格。这是一种对人生的看法,十分豁达。对浅薄的世风又十分理解的高尚的精神境界,实在是处于显达之中最理想的气质和风度。

    但我们又何尝不这样理解呢?正是在这雪洞般的屋里,让我琢磨出在光明正大后边还隐藏着沽名钓誉的阴暗面,贾母评论曰:“屋里这么素净,也忌讳,来个亲戚,看着不像。”

    是的,这里确实有点离了格,和所有小姐对照起来,简直像苦行僧住的废寺颓庙,野渡荒村,让人不能不产生矫揉造作之感。贾家的豪奢,根本用不着薜宝钗就中俭省,除非表明她有更高的追求和目的。是的,这一细微处正是写宝钗的处心积虑,机诈权谋,在贾家的决策人眼中,完全是一种不平凡的后妃之德,她们受到不小的触动。从实守分、安贫若素,大可安邦定国,小可相夫教子,端庄恭肃的仪表内裹着的是封建卫道士的灵魂。

    结语:

    曹雪芹用史笔把薜宝钗性格中的历史因素和现实因素,多么和谐地统一起来。

    题目十二:试阐述《红楼梦》客观结构的特点

    前言

    博大精深的百万巨著,在读者面前展开了万紫千红的生活画卷,它的结构很难用几句话加以概括。

    结构组成:

    以贾府为代表的四大家族衰亡过程,宝、黛爱情悲剧的发展始末,是支撑这座艺术大厦的栋梁。此外,每个人物又几乎都有自成起止的故事线索,又如斗拱短柱。所有线索朝着一个结果走去的过程中,又穿插着诸般矛盾,有时众多事件同时涌上笔端,纵横交错,左右生支。所以《红楼梦》的结构犹如在纺织着一架经纬交叉的大网,因此它有了网状的美誉。

    描述:

    但它不是一般的网,而是多面、立体、千孔万目的庞大结构。所有经线、纬线并不横平竖直,长短相等,加以层次重叠,不易透视,真是“横看成岭侧成峰”。

    划分:

    至于如何把全书划分段落,虽然争议不少,但一般认为:一至五回形成相对独立的整体而绾冠全书,以下几个大段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从中可以体会到作者“界划”之周密。

热门资料下载:
<
自考最新热贴:
【责任编辑:育路编辑  纠错
【育路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育路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育路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育路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自考报名咨询电话:010-51291357 51291557
热点专题
 
 自考热点关注
                        MORE>>
学员报名服务中心: 北京北三环西路32号恒润中心18层1803室(交通位置图
咨询电话:北京- 010-51268840/41 传真:010-51418040 上海- 021-51567016/17
育路网-中国新锐教育社区: 北京站 | 上海站 | 郑州站| 天津站| 山东站| 安徽站
本站法律顾问:邱清荣律师
1999-2011 育路教育网版权所有| 京ICP证1004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