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度经济事件回顾”之“内务事” 人肉搜索让个人隐私难再被掩盖,公众企业和人物则更像是与外界只隔着一层透明的玻璃,这就是这个信息越来越公开化年代的一大特征。很多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知名度高的企业以及公众人物,几乎很难存有隐私。在即将过去的2010年里,就有很多企业的“内务事”被大众化,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老百姓的谈资。而且,其中一些被“举一反三”,与企业之外的事件联系起来。“内务事”被公众关注,说明企业或个人有着相当的关注度和影响力,但也可能会让细小的问题放大,让内部可以解决的问题公开化,让不利影响不合时宜地扩大。 唐骏学历门 真的假的,剪不断理还乱 唐骏的学历门可以说长时间吸引了外界的眼球,贯穿今年的7月和8月份,直到现在仍不时被人提起。 事情起源于方舟子发的21条指唐骏学位造假的微博。其从唐骏在《我的成功可以复制》一书中透露的其个人学位、求学及工作经历中,提出了多个质疑。其中最为受关注的是唐骏的学历。唐骏声称自己拿到了加州理工学院计算机博士学位,但方舟子质疑称,该校计算机科学校友名单中无人姓唐,在2001年之前,加州理工学院没有华人得过计算机博士学位,到现在也没有姓唐的得过,美国大学博士论文数据库也无唐骏署名论文。后来,其曾就读的西太平洋大学被指为卖文凭的“野鸡大学”。 没想到,这反而牵出了一个又一个知名人物。拥有博士等学位光环的他们,被指是从“野鸡大学”那里买的文凭。到最后,很多人把这个事件上升到诚信的问题。 按理说,唐骏的学历,只是他自己的事,顶多算是给他高薪和新华都集团总裁兼CEO职位的“东家”、新华都老板陈发树的事,但谁让唐骏顶着“打工皇帝”的光环,而且出版了《我的成功可以复制》一书,还经常外出“传道授业解惑”。 遭遇学历门的还有大名鼎鼎的经济学家张维迎。不久前,有人质疑称,张维迎称1992年获硕士学位,1994年获博士学位。而牛津大学学位授予办公室主任Dr.DavidBrown提供的文件显示,张维迎硕士和博士学位证书上的时间为同一天,都是1994年7月30日。后来,与张维迎同时期在牛津大学就读或从事研究工作的权威学者余永定和饶子和出面。前者称经历与张维迎相似。身为中科院院士的后者则说,牛津获得学位的时间、授予学位的时间是可以同时的,且称这是张的“亮点”。张维迎当时一个身份是北大光华学院院长,近日其刚卸任该职。 王亚伟辞职 走抑或留,是个迷局 今年7月,华夏基金内部公布了一条任命通知:王亚伟不再担任华夏基金投资决策委员会主席。没想到,这一华夏基金的内部人事变动,被外界很多人士解读为王亚伟辞职,在证券市场界掀起轩然大波。 1971年出生的王亚伟之所以如此受关注,是因为其不一般身份。其执掌的华夏大盘精选去年曾以116.19%的净值增长率成为2009年公募基金冠军,其近5年收益是10倍。王亚伟于是有民间有“基金一哥”、“最牛基金经理”的称谓。事后,新浪网专门推出了王亚伟卸任的专题,并就其卸任“是否会影响华夏基金业绩”做了一项调查,结果是有57.4%的投票者认为“会有影响”,同时有48.4%的人表示不会考虑购买华夏旗下基金。其影响力可见一斑。 其实,王亚伟之所以如此受关注,更重要的原因是公募基金大佬纷纷“私奔”的大背景。近年来,公募基金的基金经理或高管频频“跳槽”到私募基金,其中包括李旭利、莫泰山等这样总监级甚至总经理级别的公募基金元老。 很快,华夏基金正式回应称,王亚伟仍然保留华夏基金管理公司副总经理、华夏大盘精选基金和华夏策略混合基金经理等职位。 企业内部的人事变动本来是企业的“内部事”,但如果变动的企业是公众企业,变动的职位是重要职位,或者变动的人是公众人士,总会引来格外多的关注。 国美之争 这场“内讧”,不分输赢 如果要说2010年企业“内部事”最被外界关注的,或许还得算是国美。 自从8月初在香港上市的国美电器对黄光裕提起诉讼后,国美创始人黄光裕和国美电器及现任董事局主席陈晓之间的分歧,正式公开化,到9月28日国美股东大会达到最高潮。其间的过程这里无须再过多描述,现在从网上仍能搜到详尽的信息。 到目前为止的“和解”可能是暂时的结果,或许是理性的人士愿意看到的,也可能是对这家中国家电业的零售巨头以及利益各方伤害相对小的,至少外界当时猜测的最坏的结果没有出现。 国美、黄光裕、陈晓,重量级企业和人物的一举一动,注定很、难避开公众的目光。更值得关注的是,围绕这场争端展开的讨论,已经远远超过国美这家企业的范畴。 五粮液高管高薪:他们涨工资,大家都来管 比如最近曝出的五粮液高管高薪事件。11月下旬,五粮液发布公告称,宜宾市国资委对五粮液2009年度管理者经营业绩进行了考核,计算出高管层年度薪酬数额。根据新的薪酬标准,五粮液10位高管的薪酬水平大幅上涨,人均年薪达到了119万元。 普通老百姓涨工资,多是自个儿心里暗暗高兴,顶多回家和家人喝上一杯,连身边的朋友可能都不会知道。但五粮液的“东家”给自己的“掌柜们”发高工资,立即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一时间,“五粮液+高管+年薪”成为百度的新闻热搜词。谁让五粮液是老百姓关注的公众企业?如果不是上市公司,如果不是国内顶尖的高档酒,估计五粮液的高管再多拿一些,外人也不容易知道。 其实,外界之所以关注五粮液的高管薪酬,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近年来五粮液和茅台一起,让本来就是“天价”的酒“只有更高没有最高”,每年都要提好几次价。 这让人想起前几年的平安。据说,中国平安集团董事长马明哲的年薪一度高达6616万元,被称为“最贵高管”,当时曾被外界给予极大关注。2008年,马明哲决定放弃领取2008年薪酬,一下变成了“零薪酬”。对了,平安也是上市公司。 近年来,不仅是五粮液、平安,因为高管薪酬高而受关注的企业还有很多,多集中在上市公司身上,如深发展,其董事长法兰克。纽曼曾拿1740万元的高薪。 万科过千亿:业绩创“天量”,未必都叫好 不久前,万科发布公告披露,截至今年12月1日,其已实现累计销售面积830.7万平方米,销售金额1000.6亿元。这是中国第一个年销售收入超过1000亿元的房地产开发企业。 按理说,这是好事,但与万科过千亿的新闻相随而来的是,略带敌意的“房企狂欢”的声音,同时还有“调控失效”、“第三轮调控要来”等声音。万科一家企业的事,被人与中国的房地产行业、中国的楼市调控等“大局”和国家政策联系起来。 只能怪万科的千亿突破的不是时候。今年以来,国家对房地产行业推出了两轮调控,被称为“史上最严厉”。很多人希望看到是,开发商的房子卖不出去,房价降下来,但万科却破纪录地过千亿。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内务事”受关注,而且被联系到其他地方也不奇怪。 这有点像今年7月份中石油登顶世界500强。当时该事也引来大量的注意力和声音,包括不少带有疑问的声音,比如油价只升不降为中石油登顶世界作注解、谁在狂欢、虚胖的光环等声音,著名财经评论人叶檀也曾撰文称“中石油市值全球第一不值得骄傲”,网友更是恶搞出很多文章。 过千亿和登顶世界500强,只是万科、中石油的“内务事”,甚至不是刻意为之的,也很难刻意为之,但事件不仅被关注,而且被放大了。 |
级别 | 课程名称 | 主讲 | 课时 | 学费 | 试听 | 在线报名 |
二级 | 人力资源师二级全程班 | 王全一 | 60 | 1350元 | 试听 | ![]() |
人力资源师二级精讲班(基础知识+专业技能) | 王全一 | 60 | 800元 | 试听 | ![]() |
|
人力资源师二级冲刺班 | 王全一 | 15 | 350元 | 试听 | ![]() |
|
基础知识 | 王全一 | 12 | 200元 | 试听 | ![]() |
|
专业技能知识(二级) | 王全一 | 46 | 590元 | 试听 | ![]() |
|
论文指导 | 王全一 | 2 | 50元 | 试听 | ![]() |
|
三级 | 人力资源师三级全程班 | 于彩凤 | 60 | 950元 | 试听 | ![]() |
人力资源师三级精讲班(基础知识+专业技能) | 于彩凤 | 60 | 500元 | 试听 | ![]() |
|
基础知识 | 王全一 | 12 | 200元 | 试听 | ![]() |
|
专业技能知识(三级) | 于彩凤 | 48 | 350元 | 试听 | ![]() |
热门资料下载: |
人力资源版块列表: |
人力资源最新热贴: |
【责任编辑:育路编辑 纠错】 |
|
阅读上一篇:消息称诺基亚准备在芬兰裁员800人 |
|
阅读下一篇:下面没有链接了 |
|
|
【育路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 |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育路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育路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育路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
报考直通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