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对“被就业”的严厉打击让高校真实就业率渐渐浮出水面,逐年递增的应届毕业生人数让就业压力一再上涨。认为只有靠关系才能成功、不承认实力才是就业市场上的“硬通货”……种种“灰色心理”让毕业生舍本逐末,将眼光投向“灰色技能”。实际上,“灰色技能”不过是一块素质不足的遮羞布,想拿offer,先告别“灰色心理”。 求职需“灰色技能”? “拿到4A广告公司的offer,许多人都会羡慕,但也招妒。”应用技术大学的杨玉婷告诉记者,“因为我做过网拍模特,所以学校里许多人都认识我,也听到过许多议论,不外乎就是靠外貌或者面试官优待。”小杨表示,班里最早拿到offer的她让许多人怀疑这份offer的水分,但是实习过程中“被当男人来差遣”的辛苦只有自己清楚。 外貌、酒量、歌喉等等不会被写进招聘公告的职场“灰色技能”渐渐在毕业生中声名鹊起。此前,一项媒体调查显示,70.7%的人认为在职场竞争中具备“灰色技能”很重要,其中20.0%的人表示“非常重要”。然而小杨却对此表示不解:“灰色技能确实能加分,面对同一个职位,面试官必然会把有更多能力的人才招致麾下,但我不认为是决定性因素。” 对此,复旦大学招生办主任陈浩明十分认同,他认为“灰色技能”只能是非主流技能,并不具有主导就业市场的趋向。“如今就业竞争过于激烈,在企业HR的角度,若对求职者的要求还仅限于四六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等层面,很难迅速找到一个符合企业需求的大学生。”因而“灰色技能”便成了压垮其他人的最后一根稻草。 眼下,大型宣讲会、招聘会等各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对接活动已告一段落,虽然部分学生已尘埃落定,但虹口体育场、上海八万人体育场等招聘场地现场仍摩肩接踵。据教育部的最新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将有660万应届高校毕业生,比今年增加约30万。招聘市场的供需倒挂导致就业压力日渐增大,对“灰色技能”的呼声也一再水涨船高。“过分追求‘灰色技能’很可能导致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的心态失衡,把主因和次因本末倒置了,很容易让学生在求职中找不到方向。”应用技术大学招生办一位老师向记者表示。 实则“灰色心理”作祟 此前记者曾采访过的一位上海大学毕业生小钱曾透露,他所任职的国企非常崇尚酒桌文化,每次聚餐他都非常配合地大醉而归,直到有一次几斤白酒下肚让他呕吐出血,才幡然醒悟,光喝酒喝不出前途,而纯粹是对自己身体的伤害。再次致电时,他已换了一份工作,“当时太相信和领导在酒桌上交心对升职有利,喝到呕吐出血住院2天,回去后领导请客户吃饭已不会叫上我,也许是怕我身体受不了,但这也是一种变相的不被重用。”小钱向记者坦言,靠所谓的“灰色技能”得到的工作,真正的能力不会被看得很重,对今后的职业发展也没好处。 在陈浩明主任看来,大学生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和如今许多所谓的“大学生职场指南”中过分推崇《厚黑学》脱不了关系,让许多学生开始越来越重视“灰色技能”。他表示:“这种所谓的成功指导已不能顺应时代发展,年轻人之所以只看眼前所得,是因为‘灰色心理’作祟,认为自己不靠这些技巧就不能找到工作,不能成功,应该把目光放长远一点。” 华师大心理系王教授告诉记者,“灰色心理”具体表现为,对求职有畏难情绪;消极等待别人帮助;认为还是要靠关系才能成功,不承认实力才是就业市场上的“硬通货”;不知道用人单位最需要什么样的素质和技能等等。事实上,正是由于这些心理因素,才使他们成为就业困难群体,“灰色技能”不过是一块素质不足的遮羞布。 切勿缘木求鱼 “找关系是一种腐而不败的求职方式。”如果说“灰色技能”多少还是客观地从应聘者身上寻找优点,那么如“拼爹”、“拼背景”等不公平就业现象,却让许多从零开始打拼的同学觉得颇为不公。 “实际上,这些不公平的就业现象一直都有,只是根据时间和空间的变化,会产生不同的表象。当然,在上海这些表象会显得更为温文尔雅一点。”陈主任认为,这些不公平是可以靠个人来调控的,“你可以选择转换地域或者文化,靠‘灰色技能’也许能获得一时的满足,但无法持续发展。不如寻找更有利于自己发展的空间。” 对此,华师大心理系王教授表示,当代社会培养的学生历来只看重学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以及沟通交流能力在大学生与社会的接触中长期不被重视,“许多年轻人不注重培养自己的管理能力和沟通能力,而一味地注重‘灰色技能’,以期获得职场的认可,这种‘灰色’心理是非常可怕的,长久以往很容易造成社会正面力量的丧失。” 而从企业角度而言,大多数的正规用人单位对于招聘和选拔人才有一套自己的衡量标准,某知名国企HR告诉记者,企业一般会制定一些培养、塑造人才的规划,充分给予年轻人时间和空间去逐步认同企业文化,为企业创造价值。因此,如今的大学生可以略看,但不必过分钻研职场的“灰色”文化。只有多培养自身的社会竞争力,以及自如的面对事业高低的态度,才会在职场上拔得头筹。而缘木求鱼,只会越走越偏。 专家支招 这种不被写进招聘公告,甚至有悖于社会常理常规的“灰色技能”,应该只是在个别企业里被作为个别职位的招聘的条件。如果真的面临这样的面试,那么学生首先应该保持警惕,尽量规避不必要的风险。其次,对企业而言,提出此类要求对其本身发展也是一个硬伤,可能如此条件令企业失去的不仅是一个应聘者,还有可能会丧失一个群体的信任,长期来看是对企业发展有害无利的。此外,社会对此类用人单位也需逐步增加透明度,尽早剔除这些不规范的行为,让毕业生有一个更好的就业环境。 复旦大学招生办主任陈浩明 学生在就业中出现“灰色心理”也是身不由己,不同的人在面对不同的求职境遇上时总是要给出与他人不同的解决方式,才不至于被淹没在芸芸众应聘者中。但是硬素质还是关键,首先要具备良好的中英文表达能力以及风险中的抗压力和足够的独立能力,培养自己过硬的实力,其次,如果有能力和想法,留学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拥有留学背景就拥有更大的求职竞争力。 上海智赢雅思培训学校校长姜华 校园快讯 交大学子争做马拉松志愿者 12月5日,恰逢第25个国际志愿者日,又正值世博会刚刚落下帷幕,上海交大的志愿者们用自己的方式庆祝了这个特别的节日。许多刚刚结束了服务世博的志愿者们又重新披挂上阵,投入到了马拉松赛的志愿者工作当中。据统计,在这872名志愿者中,有60%的同学曾做过世博志愿者,有80%以上的同学曾参加过大大小小的志愿者活动。 “实际上,有不少世博志愿者在思考,在世博会闭幕后,自己如何能继续投入到服务社会的工作当中来。那么,马拉松赛就是一个很好的契机,结果也很令人欣喜。”交大青志队的指导老师邢龙表示。“后世博”时代,志愿者们依然在努力。12月5日,国际志愿者日,这群朝气蓬勃的大学生们再一次带着饱满的热情与高品质的服务出现在马拉松的赛场上,演绎青春的活力,诠释“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 据悉,2010年是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成立第9个年头,也是承办马拉松赛志愿者服务的第9年。期间,电院青志队不断改善管理模式,使这种长期合作方式落实下来,也为志愿者服务提供了一个更方便的平台。 |
级别 | 课程名称 | 主讲 | 课时 | 学费 | 试听 | 在线报名 |
二级 | 人力资源师二级全程班 | 王全一 | 60 | 1350元 | 试听 | ![]() |
人力资源师二级精讲班(基础知识+专业技能) | 王全一 | 60 | 800元 | 试听 | ![]() |
|
人力资源师二级冲刺班 | 王全一 | 15 | 350元 | 试听 | ![]() |
|
基础知识 | 王全一 | 12 | 200元 | 试听 | ![]() |
|
专业技能知识(二级) | 王全一 | 46 | 590元 | 试听 | ![]() |
|
论文指导 | 王全一 | 2 | 50元 | 试听 | ![]() |
|
三级 | 人力资源师三级全程班 | 于彩凤 | 60 | 950元 | 试听 | ![]() |
人力资源师三级精讲班(基础知识+专业技能) | 于彩凤 | 60 | 500元 | 试听 | ![]() |
|
基础知识 | 王全一 | 12 | 200元 | 试听 | ![]() |
|
专业技能知识(三级) | 于彩凤 | 48 | 350元 | 试听 | ![]() |
热门资料下载: |
人力资源版块列表: |
人力资源最新热贴: |
【责任编辑:育路编辑 纠错】 |
|
阅读上一篇:网游大公司裁员数百员工失业:小公司高薪收编 |
|
阅读下一篇:下面没有链接了 |
|
|
【育路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 |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育路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育路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育路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
报考直通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