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招考透明才最符合国家利益

来源:人民网-江南时报发布时间:2010-12-03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公务员辅导咨询

汇集公务员培训权威机构,权威解答公务员考试相关问题

zaixuanzixun

  郭钦

  又见“跨省追捕发帖网友”!据报道,11月23日,宁夏吴忠市公安局利通区分局民警赴甘肃省将在甘肃省图书馆工作的图书馆助理馆员王鹏刑拘。王鹏此前多次发帖举报大学同学马晶晶在公务员招考中作弊,马晶晶父亲系宁夏自治区扶贫办副主任,母亲系宁夏吴忠市委常委、政协主席。

  相比以往常见的以诽谤罪名义抓捕网络举报者,这次宁夏吴忠市警方还给王鹏扣上了一顶天大的帽子,称他的发帖行为损害了公务员考试的秩序和声誉,认定其行为严重危害国家利益和社会秩序。任何事扯上了国家利益,那就更显得其重大且严肃,那我们也不妨来严肃地谈谈公考中的国家利益问题。

  首先应该承认,公务员考试被称为“国考”,声誉确实就牵扯着国家利益。但到底对国考声誉的保护,是对举报者进行打击报复,以迫使其三缄其口掩盖住丑闻,还是应本着对公众和国家负责的态度,确保国考不会存在有违公平、公正的作弊行为,一个公正、理性的政府无疑会选择后者。说到底,当诽谤罪都不足以作为一些人捂盖子的工具,甚至还要拿出国家利益来为自己遮丑,只能说明,他们眼中压根就不知道什么是国家利益。

  最近一期的《中国经济周刊》报道中提到,2006年国考职位10282个,报名人数近100万,36.5万人参加考试,总成本超过2.7亿元,录用1名公务员成本高达2.6万元。而相关人士分析,与2006年相比,目前相关费用只增不减。由此可见,公考的国家利益,不仅仅在于自身的声誉问题,更牵涉到数亿纳税人为其支付的成本。而对普通公民来说,依法监督公务员招考,举报其中明显存在的问题,就不仅是在履行一个公民的义务,更是一个纳税人支付成本后理应享有的权利。至于被监督对象,调查清楚举报内容并向公众回告,则是其应尽的职责。

  国考中的“官二代”问题,早已进入公众视野。国考成为权力代际传递工具带来的危害,也早已为我们所熟知。在这样的背景下,还有地方权力动用公共资源对举报国考作弊行为的公民进行跨省抓捕,这只能说明,权力滥用的症结在一些地方还相当顽固。出于对公众和国家负责,公务员招考的公开透明,就更是我们的期待。

  《人民日报》同一天报道,浙江嘉兴市公开选拔副处级领导干部预备人选公告中,首次晒出了这15名拟任提拔干部的家庭成员情况。这样的公示,应该为国考所借鉴。只有将公务员考试的全程置于社会的监督之下,国考才能真正担负起为社会和公众选拔服务者的任务,这无疑才是最大的国家利益。

育路编辑推荐: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时间安排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预告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考区考点信息专题

2011年国考打印准考证12月2日16时前截止

【责任编辑:育路编辑 纠错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育路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育路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育路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育路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全方位公考复习攻略

更多>>

公考交流

进入论坛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