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幼儿膳食中营养素的供给量 0—6岁婴幼儿每日膳食中营养素的供给量可见下表,这个表摘自中国营养学会1988年10月修订的营养素的推荐量。 (二)幼儿膳食的配制 1.幼儿膳食配制的原则 (1)提供合理的、营养平衡的膳食 ①膳食应多样化 不同的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不完全相同,依照食物的性质和所含营养素的类别,可以将食物大致分为五大类:谷类、肉蛋鱼类、豆类及其制品、蔬菜与水果类、热能性食品。 为了保证幼儿的健康,促进幼儿的生长发育,应让幼儿摄取多种食物,以获得丰富的营养和充足的热能。幼儿膳食应贯彻食物多样性的原则,主食与副食搭配,粗粮与细粮结合,荤食与素食结合,尽可能保证每天摄取五大类食物,以获得充足的营养。 ②膳食的搭配要合理 在摄取多种多样食物的同时,还应注意到食物之间的搭配,做到平衡膳食。例如:膳食中优质蛋白质最好占总蛋白质摄人量的50%以上。 各种营养素供热占总热能的百分比是:蛋白质占总热能的10%-15%,脂肪占总热能的25%-35%,碳水化合物占总热能的50%-60%。 三餐之间的搭配应遵循以下的原则:早餐高质量中餐高质量、高热量晚餐清淡易消化。从数量上看,幼儿各餐热能的分配应为:早餐占全天热能的25%~30%,午餐占30%~40%、午点占10%左右、晚餐占25%--30%。 (2)烹制方法应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与喜好 烹调时在尽可能地保存各种食物营养素的同时,应做到细烂软嫩,便于幼儿消化。同时,还应做到味美色香,花样多,以增进幼儿的食欲。 (3)讲究饮食卫生 应保证提供给幼儿的食物、膳食制作过程、餐具等均合乎卫生标准。例如膳食原料应选择新鲜的需防止食物变质不吃腐败的食物厨房及其设备应保持清洁卫生餐具应及时清洗消毒工作人员应注意个人卫生等。 2.各年龄阶段幼儿膳食的配制 (1)1岁以内婴儿的喂养 ①母乳喂养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品。母乳喂养好处很多,不仅在我国,世界各国都提倡母乳喂养。母乳中的营养成分含量和相互搭配比例都极适合婴儿,也易被婴儿消化吸收。母乳中含有多种抗体,可提高婴儿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母乳温度适宜,清洁卫生,食用方便而且经济。母乳喂养可以加深母子之间的感情,使婴儿能感受到母亲的关怀和爱抚,从而获得安全感和满足感,有利于婴儿心理的健康发展。 树立喂奶信心、早开奶、按需喂哺是母乳喂养的三个基本原则。 树立喂奶信心:孕妇分娩前应掌握有关母乳喂养的知识,懂得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及方法,树立用自己的乳汁喂哺婴儿的坚定信念。这种思想准备会刺激大脑皮层,对分娩后的泌乳大有益处。 早开奶:新生儿出生后第一次吮吸母亲的乳头叫开奶,这时分泌的乳汁叫初乳,初乳是黄色的,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抗体,既容易消化吸收,又抗感染,是新生儿出生后头儿天的营养佳品。目前,世界各国都主张尽早开奶,一般在出生后半小时即可将新生儿抱在母亲的怀中,进行皮肤接触,继而让新生儿吮吸母亲的乳头,即可吃到少量初乳。有的母亲奶量极少或根本没有奶,也应让新生儿吮吸,这样可以促进乳腺的分泌,使母亲早下奶,多下奶。早开奶使新生儿在环境骤变、抵抗力极差的情况下,及早喝到营养价值极高的初乳,有利于新生儿的健康。 按需喂哺:在新生儿饥饿时应及时喂奶,不应定时喂奶。因为新生儿胃容量小,母乳分泌不足,而且新生儿每次吃进的奶量极少。所以,在新生儿饥饿时应及时喂奶,这既可满足新生儿的需要,解除饥饿感,也可促进母乳的分泌。随着乳汁分泌的增多,新生儿胃容积的增大,喂奶的时间间隔可以逐渐延长,喂哺的次数可逐渐规律化。 新生儿头儿天吃奶时间较短,一般为2--4分钟,以后,每次增至8--10分钟,最长不超过20分钟。喂哺前,母亲应清洁双手和乳头。母亲喂奶的姿势可坐可卧,以母亲感到舒适为宜。喂奶时,母亲一只手把住婴儿,另一只手轻轻压住乳房,以免乳房堵住婴儿的鼻孔影响其呼吸,或乳汁流速太快呛着婴儿。应吸空一侧再吸另一侧,有利于乳汁的分泌。哺乳完毕,应将婴儿抱起,头放在母亲的肩头。轻拍婴儿后背,以便打隔排气,防止溢奶。乳母应注意:合理营养,劳逸结合,心情愉快,这样有利于乳母健康和乳汁分泌。 ②人工喂养 因母乳缺乏或其它原因不能以母乳喂养,可选用其它乳类、乳制品或豆制代乳粉等食物喂养,称为人工喂养。 进行人工喂养时需注意:应选择既富含营养,又易于消化的婴儿食品,一般以配方奶粉为好。乳儿的奶具应及时清洗消毒。两顿奶之间应喂适量的水。人工喂养的小儿,出生后应遵医嘱服用适量的鱼肝油,并坚持晒太阳。 ③添加辅食 随着婴儿月龄的增加,对营养素的需要量也在逐步增多,母乳和各种代替品中的营养成分如铁、钙、维生素等已不能满足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而且,婴儿消化系统功能也在不断地增强,胃容量在增大,牙齿逐渐开始萌出,这些都对食物的种类、性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保证供给婴儿足够的营养,提高婴儿的咀嚼和吞咽能力,使婴儿逐渐适应乳类以外的各种食物,应逐渐给婴儿添加半流食和固体食物。而且,保证婴儿逐步添加辅食,还有利于今后的断奶。 添加辅食应遵循如下原则: 第一,循序渐进,逐步适应。辅食的添加应由少到多,由一种到多种,由稀到干,由软到硬,由细到粗,适时添加,循序渐进。如:蛋黄的添加可在婴儿4个月时开始,每天只喂一次,可喂1/4个蛋黄,持续3-4天,若一切正常,可逐渐加量。水果和蔬菜的添加,最初可吃一点儿水果汁、蔬菜汁,以后可以喂水果泥、菜泥,长牙后可喂碎菜和软水果。 第二,辅食应在喂奶前添加,防止婴儿吃饱奶后不吃辅食。 第三,炎热的夏季或婴儿生病时,应暂时延缓添加新辅食。 第四,辅食的种类以及添加量应结合婴儿的月龄、健康状况及营养需要而定,可增可减,灵活掌握。若添加过早,会引起婴儿的消化不良添加过晚,可引起婴儿营养不良和断奶困难。在给婴儿添加辅食的时候,还应注意观察婴儿在精神、食欲、睡眠、大小便等方面有无异常,若出现问题应及时调整。 辅食添加的顺序如下: 4个月以后可开始添加蛋黄米粉、奶糊、水果汁、蔬菜汁等。 6个月以后可开始添加稀粥、烂面条、饼干、菜泥、土豆泥、水果泥等。 8个月可开始添加碎菜、瘦肉末、鸡蛋羹、动物血、肝泥、鱼末、软饭、粥或压碎的芝麻、花生、核桃等。 1岁以后应以软饭、粥、面条、包子、饺子、棍蚀等食物作为婴儿的正餐,如午餐和晚餐,但每日仍应为婴儿提供一定量的奶类食物。 总之,辅食的添加既要遵循以上的原则,同时也要考虑婴儿的个体差异,在观察的基础上,灵活地调整辅食的种类和数量,帮助婴儿顺利地渡过断奶阶段。 (2)1--3岁婴儿的膳食 这一时期的婴儿,生长发育十分旺盛,对营养的需求量大。牙齿逐渐出齐,咀嚼能力有所提高,胃的容积在逐渐增大,胃肠消化能力也在逐渐增强,巴基本接受了成人的饮食。但与成人相比,无论是消化能力,还是对各种食物的适应能力都是较低的,所以需要为婴幼儿专门调配膳食。 为婴儿准备的食物,应做到碎、细、烂、软、嫩,以符合他们娇嫩的消化系统。此时期婴儿的主食如米饭、面条等应做得软些,馒头、包子、花卷、棍钝、饺子等应做得小些。在菜看方面,为婴儿准备的鱼、鸡、鸭等带骨、带刺的食物,应先脱骨去刺或剁成馅做丸子、带馅食品或做成肉末烹制,蔬菜应切成碎末状,2岁后小儿的肉和蔬菜可切成小丁、小块或细丝状。婴儿的食物都不应带有辛辣味。 婴儿膳食的烹制应做到色鲜味美,不宜使用色素。在外形上,主食可做成婴儿喜爱的小动物的形象,如:金鱼卷、刺猖包、蝴蝶卷等,这可大大提高幼儿的食欲。 (3)3--6岁幼儿的膳食 这一时期的幼儿乳牙己全部出齐,咀嚼能力和消化吸收能力较3岁前有所增强。他们的膳食种类已与成人基本接近,食物的烹制也无需像以前那样过于细致,属于向成人膳食的过渡阶段。如:饭不用做得很软、肉和菜不必切得太碎,可以在成人的协助下吃少刺的带鱼、黄花鱼和带骨的鸡、鸭块和猪排骨等食物。但膳食仍需注意易于消化吸收,色香味美,避免辛辣味。 |
热门资料下载: |
教师资格考试论坛热贴: |
【责任编辑:育路编辑 纠错】 |
|
阅读下一篇:下面没有链接了 |
|
|
报考直通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