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课程  书店 学校  题库 论坛  网校  地方分站: 北京 | 上海 | 郑州 | 天津
教师资格考试网
 新闻资讯  报考指南  政策大纲   经验心得   优秀推荐课程   教师资格备考圈   答疑交流区
 考试科目: 心理学: 历年真题 | 模拟试题 | 学习辅导 教育学: 历年真题 | 模拟试题 | 幼儿 | 小学 | 中学  普通话  说课   爱童世纪教育中心

2010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专业模拟试题

作者:不明   发布时间:2010-05-26 15:49:16  来源:网络
  • 文章正文
  • 资料下载
  • 圈子话题
  • 论坛

四、阅读下文,完成22~25题。(10分)
清朝的灭亡给中国带来了真正的时代,社会震荡,世事忙乱,人们也没有心思去品咂一下这次历史变更的苦涩厚味,匆匆忙忙赶路去了。直到1927年6月1日,大学者王国维先生在颐和园投水而死。才让全国的有心人肃然深思。王国维先生的死因众说纷纭,我们且不管它,只知道这位汉族文化大师拖着清代的一条辫子,自尽在清代的皇家园林里,遗嘱为“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他不会不知道明末清初汉族人的束发还是留辫之争曾发生过惊人的血案。他不会不知道刘宗周、黄宗羲、顾炎武这些大学者的慷慨行径,他更不会不知道按照世界历史的进程,社会巨变乃属必然,但是他还是死了。我赞成陈寅恪先生的说法,王国维先生并不是死于政治斗争、人事纠葛,或仅仅为清廷尽忠,而是死于一种文化:凡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痛苦,其表现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则其所受之苦痛亦愈甚;迨既达极深之度,殆非出于自杀无以求一已之心安而义尽也。
(《王观堂先生挽词并序》)
但是.王国维又无法把自己为之而死的文化与清廷分割开来。是《古今图书集成》《康熙字典》《四库全书》《红楼梦》《桃花扇》《长生殿》和乾嘉学派、纳兰性德等等把两者连在一起了。于是衣冠举止,生态心态,也莫不两相混同。我们记得,在康熙手下,汉族高层知识分子经过剧烈的心理挣扎已开始与朝廷产生某种文化认同,没有想到的是,当康熙的政治事业和军事事业已经失败之后,文化认同竞还未消散。为此,宏才博学的王国维先生要以生命来祭奠它。他没有从心理挣扎中找到希望,死得可惜又死得必然。知识分子总是不同寻常,他们总要在政治军事的折腾之后表现出长久的文化韧性。文化变成了生命,只有靠生命来拥抱文化了,别无他途;明末以后是这样,清末以后也是这样,但清又是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的末尾,因此王国维先生祭奠的该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清代只是他的落脚点。
22.对王国维遗嘱中“义无再辱”一句,试按本文作者的观点解释其具体内涵(不超过20字,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第二自然段中,作者特别点明王国维的“一条辫子”和自杀地点,并且连用了三个“不会不知道”。这表现了作者对王国维“死因”怎样的看法(3分)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作者赞同陈寅恪的看法,说王国维“死于一种文化”。这“一种文化”可以用上文中另外的说法代替,试写出另外三种说法(有的说法要对上文中的词句稍加调整,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作者列举了《古今图书集成》《康熙字典》《四库全书》
《红楼梦》等等事例来阐述其观点,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两项是(    )(2分)
A.清代文化可反映传统文化的最高成就。
B.充分说明王国维死于文化而与政治斗争无关。
C.如果清代没有这样高的文化成就,也不会有王国维之死。
D.珍视这些文化成果的人唯有一死才可心安而义尽。
E.清代文化成就极高而其给予知识分子的负担也极重。

五、作文。(24分)
26.任选一题作文。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多数人有两个自己:一个是外在的、社会的、包装了的;一个是内在的、本质的、真实的。有人喜欢前者,有人钟爱后者,有人让两个自已不时地进行交流、融合……你认为在当今社会中要如何应对自己?请以“慎对自己”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歌德说:我一生基本上只是辛苦工作,我的年表就是最好的说明。
康德说:人就是不断地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工作是使人得到快乐的最好方法。
爱因斯坦说:只要有一天得到一件合理的事情去做,从此你的工作和生活都会有奇异的色彩
一个普通人说:我们注定终身吃苦,我们注定活得不轻松,但我们应该活得精彩。
看了以上材料,你对“精彩”或许会有新的认识,请以“精彩”为题目写一篇作文。要求: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

六、小学语文教学示例分析。(每小题5分,共10分)
27.下面这首诗是一位小学五年级同学写的,请你给这首诗写出评语(不少于100字)。
——改为——

热门资料下载:
教师资格考试论坛热贴:
【责任编辑:育路编辑  纠错
阅读下一篇:下面没有链接了
教师培训咨询电话:010-51294794
报考直通车
 
·报名时间:一般在每年的六月至九月
·考试时间:一般在10月至12月间
·报名条件:适应教师需要知识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公民
教师考试科目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