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第十章 财务预算 [基本要求] (一)掌握弹性预算、零基预算、滚动预算的编制方法与优缺点 (二)掌握现金预算的编制依据、编制流程和编制方法 (三)掌握预计利润表和预计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 (四)熟悉固定预算、增量预算及定期预算的编制方法与优缺点 (五)了解财务预算的含义与功能及其在财务管理环节和全面预算体系中的地位 [考试内容] 第一节 财务预算体系介绍 一、财务预算的意义和作用 财务预算,是一系列专门反映企业未来一定预算期内预计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收支等价值指标的各种预算的总称。具体包括现金预算、财务费用预算、预计利润表、预计利润分配表和预计资产负债表等内容。 财务预算具有规划、沟通和协调、资源分配、营运控制和绩效评估功能。 财务预算的编制需要以财务预测的结果为根据,并受到财务预测质量的制约;财务预算必须服从决策目标的要求,使决策目标具体化、系统化、定量化。 二、全面预算的内容 全面预算是根据企业目标所编制的经营、资本、财务等年度收支计划,即以货币及其他数量形式反映的有关企业未来一段期间内全部经营活动各项目标的行动计划与相应措施的数量说明。具体包括特种决策预算、日常业务预算与财务预算。 特种决策预算,是指企业不经常发生的、需要根据特定决策临时编制的一次性预算;特种决策预算包括经营决策预算和投资决策预算两种类型。 日常业务预算,是指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直接相关的经营业务的各种预算。主要包括:(1)销售预算;(2)生产预算;(3)直接材料耗用量及采购预算;(4)应交增值税、销售税金及附加预算;(5)直接人工预算;(6)制造费用预算;(7)产品成本预算;(8)期末存货预算;(9)销售费用预算;(10)管理费用预算等内容。 三、财务预算在全面预算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财务预算作为全面预算体系中的最后环节,可以从价值方面总括地反映经营期决策预算与业务预算的结果,也称为总预算,其余预算则相应称为辅助预算或分预算。因此,它在全面预算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财务预算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明确工作目标;(2)协调部门关系;(3)控制日常活动;(4)考核业绩标准。 第二节 财务预算的编制方法 由于编制财务预算需要以日常业务预算的编制为基础,因此本节介绍的预算编制方法包括编制日常业务预算的主要方法。 一、固定预算方法与弹性预算方法 编制预算的方法按其业务量基础的数量特征不同,可分为固定预算方法和弹性预算方法两大类。 (一)固定预算方法 固定预算又称静态预算,是指在编制预算时,只根据预算期内正常的、可实现的某一固定业务量(如生产量、销售量)水平作为惟一基础来编制预算的一种方法。 固定预算方法存在适应性差和可比性差的缺点。 (二)弹性预算方法 弹性预算又称变动预算或滑动预算,是指为克服固定预算方法的缺点而设计的,以业务量、成本和利润之间的依存关系为依据,以预算期可预见的各种业务量水平为基础,编制能够适应多种情况预算的一种方法。 编制弹性预算所依据的业务量可以是产量、销售量、直接人工工时、机器工时、材料消耗量或直接人工工资等。 与固定预算方法相比,弹性预算方法具有预算范围宽和可比性强的优点。 理论上,该方法适用于编制全面预算中所有与业务量有关的预算,但实务中,主要用于编制弹性成本费用预算和弹性利润预算,尤其是编制费用预算。 编制弹性成本(费用)预算的主要方法包括:公式法、列表法和图示法。 |
|
| |
| 大类。
(一)增量预算方法
增量预算又称调整预算方法,是指以基期成本费用水平为基础,结合预算期业务量水平及有关影响成本因素的未来变动情况,通过调整有关原有费用项目而编制预算的一种方法。
增量预算方法的假设前提有:(1)现有的业务活动是企业必需的;(2)原有的各项开支都是合理的;(3)增加费用预算是值得的。
增量预算方法的缺点是:(1)受原有费用项目限制,可能导致保护落后;(2)滋长预算中的“平均主义”和“简单化”;(3)不利于企业未来发展。
(二)零基预算方法
零基预算又称零底预算,是指在编制成本费用预算时,不考虑以往会计期间所发生的费用项目或费用数额,而是将所有的预算支出均以零为出发点,一切从实际需要与可能出发,逐项审议预算期内各项费用的内容及开支标准是否合理,在综合平衡的基础上编制费用预算的一种方法。
零基预算的编制程序是:(1)动员与讨论;(2)划分不可避免项目和可避免项目;(3)划分不可延缓项目和可延缓项目。
零基预算的优点是:不受已有费用项目和开支水平的限制;能够调动各方面降低费用的积极性,有助于企业的发展。其缺点是工作量大,重点不突出,编制时间较长。
此法特别适用于产出较难辨认的服务性部门费用预算的编制。
三、定期预算方法与滚动预算方法
编制预算的方法按其预算期的时间特征不同,可分为定期预算方法和滚动预算方法两大类。
(一)定期预算方法
定期预算,是指在编制预算时以不变的会计期间(如日历年度)作为预算期的一种编制预算的方法。
定期预算方法的优点是能够使预算期间与会计年度相配合,便于考核和评价预算的执行结果;缺点是具有盲目性(远期指导性差)、滞后性(灵活性差)和间断性(连续性差)。
(二)滚动预算方法
滚动预算又称连续预算或永续预算,是指在编制预算时,将预算期与会计年度脱离,随着预算的执行不断延伸补充预算,逐期向后滚动,使预算期永远保持为一个固定期间的一种预算编制方法。
滚动预算按其预算编制和滚动的时间单位不同可分为逐月滚动、逐季滚动和混合滚动三种方式。
与传统的定期预算方法相比,按滚动预算方法编制的预算具有透明度高、及时性强、连续性好,以及完整性和稳定性突出的优点;其主要缺点是预算工作量较大。
第三节 现金预算与预计财务报表的编制
一、现金预算和财务费用预算的编制
(一)编制现金预算的依据
现金预算也称现金收支预算,是以日常业务预算和特种决策预算为基础所编制的反映现金收支情况的预算。现金预算中的现金收入主要反映经营性现金收入,现金支出则同时反映经营性现金支出和资本性现金支出。
现金预算实际上是销售预算、直接材料预算、应交税金预算、直接人工预算、制造费用预算、销售费用预算、管理费用预算和特种决策预算中有关现金收支部分的汇总,以及收支差额平衡措施的具体计划。编制现金预算需要以日常业务预算和特种决策预算为依据。
(二)现金预算编制的流程
1.编制销售预算
销售预算,是指为规划一定预算期内因组织销售活动而引起的预计销售收入而编制的一种日常业务预算。它是编制全面预算的关键和起点。
本预算需要在销售预测的基础上,根据企业年度目标利润确定的预计销售量和销售价格等参数进行编制。其编制程序为:(1)计算各种产品的预计销售收入;(2)预计预算期所有产品的预计销售收入总额;(3)预计在预算期发生的与销售收入相关的增值税销项税额;(4)编制与销售收入有关的经营现金收入预算表。相关计算公式为:
2.编制生产预算
生产预算,是指为规划一定预算期内预计生产量水平而编制的一种日常业务预算。它需要根据预计的销售量,并考虑预计期初存货和预计期末存货等因素按品种分别编制。相关计算公式为:
生产预算是所有日常业务预算中惟一只使用实物量计量单位的预算,虽然不直接涉及现金收支,但与其他预算密切相关。
3.编制直接材料预算
直接材料预算,是指为规划一定预算期内因组织生产活动和材料采购活动预计发生的直接材料需用量、采购数量和采购成本而编制的一种经营预算。
本预算以生产预算、材料消耗定额和预计材料采购单价等信息为基础,并考虑期初、期末材料存货水平。
直接材料预算包括需用量预算和采购预算两个部分。前者的编制程序为:(1)按照各种产品的材料消耗定额和生产量计算预算期某种直接材料的需用量;(2)预计预算期某种直接材料的全部需用量。相关计算公式为:
后者的编制程序为:(1)预计预算期某种直接材料的全部采购量;(2)预计预算期某种直接材料的采购成本;(3)确定预算期企业直接材料采购总成本;(4)计算在预算期发生的与直接材料采购总成本相关的增值税进项税额;(5)计算预算期预计采购金额。相关计算公式为:
为了编制现金预算,通常要编制与材料采购有关的各季度预计材料采购现金支出预算,要通盘考虑当期付现率和应付账款支付率等指标。相关计算公式为:
4.编制应交税金及附加预算
应交税金及附加预算,是指为规划一定预算期内预计发生的应交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不包括预交所得税和印花税)和教育费附加金额而编制的一种经营预算。
本预算应根据销售预算、材料采购预算的相关数据和适用税率资料来编制。其中,预计应交增值税可按简捷法和常规法两种方法估算。相关计算公式为:
5.编制直接人工预算
直接人工预算,是指为规划一定预算期内人工工时的消耗水平和人工成本水平而编制的一种经营预算。
直接人工成本包括直接工资和按直接工资的一定比例计算的其他直接费用(应付福利费)。
编制直接人工预算的主要依据是已知的标准工资率、标准单位直接人工工时、其他直接费用计提标准和生产预算中的预计生产量等资料。
直接人工预算的编制程序为:(1)预计每种产品的直接人工工时总数;(2)预计每种产品耗用的直接工资;(3)预计每种产品计提的其他直接费用;(4)计算预算期每种产品的预计直接人工成本;(5)预计预算期企业的直接人工成本合计;(6)预计预算期企业的直接人工成本现金支出。相关计算公式为:
预计某种产品直接人工成本=预计该种产品耗用直接工资+预计某种产品计提其它直接费用
预计企业直接人工成本合计=∑预计某种产品直接人工成本
预计某期直接人工成本现金支出=该期预计直接工资总额+该期预计的福利费现金支出
某期预计的福利费现金支出=预计某种产品计提其他直接费用×预计福利费支用率
6.编制制造费用预算
制造费用预算,是指为规划一定预算期内除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预算以外预计发生的其他生产费用水平而编制的一种日常业务预算。
在变动成本法下,本预算可按变动性制造费用和固定性制造费用两部分内容分别编制。其中,前者可根据单位产品预定分配率和预计的生产量进行预计;后者可在上年的基础上根据预期变动加以适当修正进行预计。
制造费用预算应包括一个预算现金支出部分。相关计算公式为:
7.编制产品成本预算
产品成本预算,是指为规划一定预算期内每种产品的单位产品成本、生产成本、销售成本等内容而编制的一种日常业务预算。
在变动成本法下,如果产成品存货采用先进先出法计价,则产品成本预算的编制程序为:(1)估算每种产品预算期预计发生的单位生产成本;(2)估算每种产品预算期预计发生的生产成本;(3)估算每种产品预算期的预计产品生产成本;(4)估算每种产品预算期预计的产品销售成本。相关计算公式为:
某种产品某期预计发生的产品生产成本=该产品该期预计耗用全部直接材料成本+该产品该期预计耗用直接人工成本+该产品该期预计耗用变动性制造费用
某种产品某期预计产品生产成本=该种产品该期预计发生产品生产成本+该产品在产品成本期初余额-该产品在产品成本期末余额
本期预计产品销售成本=本期预计产品生产成本+产成品成本期初余额-产成品成本期末余额
8.编制期末存货预算
期末存货预算,是指为规划一定预算期末的在产品、产成品和原材料预计成本水
平而编制的一种日常业务预算。
由于本预算与产品成本预算密切相关,因此它也受到存货计价方法的影响。其程序是:(1)按存货的具体项目分别编制预算;(2)汇总各项存货的期末余额。相关计算公式为:
某期期末存货余额=该期在产品存货期末余额+该期产品成品存货期末余额+该期原材料存货期末余额
9.编制销售费用预算
销售费用预算,是指为规划一定预算期内企业在销售阶段组织产品销售预计发生各项费用水平而编制的一种日常业务预算。
销售费用预算的编制方法与制造费用预算的编制方法非常接近,也可将其划分为变动性和固定性两部分费用。对随销售量成正比例变动的那部分变动性销售费用,只需要反映各个项目的单位产品费用分配额即可。对于固定性销售费用,只需要按项目反映全年预计水平。
销售费用预算也要编制相应的现金支出预算。相关计算公式为:

10.编制管理费用预算
管理费用预算,是指为规划一定预算期内因管理企业预计发生的各项费用水平而编制的一种日常业务预算。
本预算的编制可采取以下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按项目反映全年预计水平;第二种方法将管理费用划分为变动性和固定性两部分费用,对前者再按预算期的变动性管理费用分配率和预计销售业务量进行测算。
在编制管理费用总额预算的同时,还需要分季度编制管理费用现金支出预算。相关计算公式为:
某季度预计管理费用现金支出=(该年度预计管理费用-管理费用中的预计年折旧费-预计年摊销费)/4
11.编制经营决策预算
经营决策预算,是指与短期经营决策密切相关的特种决策预算。该类预算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制定最优生产经营决策和存货控制决策来合理地利用或调配企业经营活动所需要的各种资源。
12.编制投资决策预算
投资决策预算,是指与项目投资决策密切相关的特种决策预算,又称资本支出预算。由于这类预算涉及长期建设项目的投资投放与筹措等,并经常跨年度,因此,除个别项目外一般不纳入日常业务预算,但应计入与此有关的现金预算与预计资产负债表。
13.编制现金预算
相关计算公式为:
某期现金余缺=期初现金余额+该期现金收入-该期现金支出
期末现金余额=现金余缺±现金的筹措与运用
(三)财务费用预算的编制
财务费用预算,是指反映预算期内因筹措使用资金而发生财务费用水平的一种预算。就本质而言,该预算属于日常业务预算,但由于该预算必须根据现金预算中的资金筹措及运用的相关数据来编制,故将其纳入财务预算的范畴。
二、预计财务报表的编制
财务预算中的预计财务报表包括预计利润表和预计资产负债表。
(一)预计利润表的编制
预计利润表,是指以货币形式综合反映预算期内企业经营活动成果(包括利润总额、净利润)计划水平的一种财务预算。
该预算需要在销售预算、产品成本预算、应交税金及附加预算、制造费用预算、销售费用预算、管理费用预算和财务费用预算等日常业务预算的基础上编制。
为了进一步编制预计资产负债表,还需要在预计利润表的基础上编制预计利润分配表。
(二)预计资产负债表的编制
预计资产负债表,是指用于总括反映企业预算期末财务状况的一种财务预算。
预计资产负债表中除上年期末数已知外,其余项目均应在前述各项日常业务预算和专门决策预算的基础上分析填列。
点评:
本章主要变化:
(1)管理费用预算公式有变化:
原来的公式:
某季度预计管理费用现金支出=(该年度预计管理费用-预计年折旧费-预计年摊销费)/4
修改后的公式:
某季度预计管理费用现金支出=(该年度预计管理费用-管理费用中的预计年折旧费-预计年摊销费)/4
(2)现金预算的公式有变化:
原来的公式:
某期现金余缺=该期现金收入-该期现金支出
期末现金余额=现金余缺-现金的筹措与运用
修改后的公式:
某期现金余缺=期初现金余额+该期现金收入-该期现金支出
期末现金余额=现金余缺±现金的筹措与运用
学习本章重点掌握下列内容:
(1)弹性预算、零基预算、滚动预算的编制方法与优缺点;
(2)现金预算的编制依据、编制流程和编制方法;
(3)预计利润表和预计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