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新题型指导及典型真题分析 7
来源:网络发布时间:2009-07-14 09:07:54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人文社科类文章解题方法指导
(1)理解词语在句中的含义
人文社科类文章语言丰富,含义深奥。作者在写作时,为表情达意往往要选择一个不是很容易理解的词语,配合语境才能理解。因此,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必须做到两点:一是熟知词语本身的含义,要求准确理解,不能随意揣测;二是全面把握上下文材料,了解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相关信息。“语境”就是语言环境,它包括语言自身所构成的环境条件,它对语意起着限制作用或解释作用;也包括情境,即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等客观因素和使用语言者的身份、思想、性格、职业、修养、处境、心情等主观因素所构成的使用语言的环境。
很多考生反映,其实文章也能读懂,意思也能领会,但就是一些代词,如“此”、“其”、“这”,不知道它指代什么。指代词指代范围广,能代词、短语、句子、语段,又能代动植物及天上、地下的任何事物,还能替代复杂的概念。要善于分析句子结构,找出指代内容。
(2)整体感知短文,通览全篇
社科类文章偏重于对现象、观点的阐述,重视语言的逻辑性、层次性和主观性,因此要对语段及试题有一个大致完整的印象,不能答一题看一遍原文,那样不仅浪费了时间,也影响答题思路的顺畅。应试时要边看边把与习题有关的内容勾勾画画,联系上下文的语境,从作者的思想倾向、词语的感情色彩、语体特点、风格特点等方面对问题进行揣摩。
要注意以下几类句子:
①文眼句:文章的统摄句、概括句、总结句或某些解说句即“文眼句、中心句”,亦即“关键句”,常常出现在句首或句末的少许句中。其句型通常为判断句(表达观点)、陈述句(叙述事实)、感叹句(直抒胸臆)。
②结构复杂的语句:抓住关键词带动全句理解,删除枝叶抓住主干,理清句子结构。
【责任编辑:育路编辑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