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课程  书店 学校  题库 论坛  网校  地方分站: 北京 | 上海 | 郑州 | 天津
 司法考试网
 动态资讯  政策指南  指导大纲  经典案例  法规集成  司法解释  培训课程   司考教材  司考论坛 
 卷一:|历年真题|模拟试题|学习指导  卷二:|历年真题|模拟试题|学习指导  卷三:|历年真题|模拟试题|学习指导  卷四:|历年真题|模拟试题|学习指导 网校课程
地区信息

09年司法考试法理学精选考点法制与法治

作者:不明   发布时间:2009-04-24  来源:网络
  • 文章正文
  • 网校课程
  • 资料下载
  • 圈子话题
  • 论坛
  考点4法制与法治【07/—/5l;07/四/一;03/—/4:04/—/51】
  一、法制
  法制是一个内涵广泛的概念,应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作综合考察,它是一国法律制度的总和,包括立法、司法、执法、守法、法律监督的合法性原则、制度、程序和过程。
  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概括为十六字,即“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二、法治
  (一)法治的概念
  法治实际上包含了许多层面的含义,它既是指一种治国的方略、社会调控方式,又是指一种依法办事而形成的法律秩序,还是指一种法律价值、法律精神,一种社会理想。
  1.法治是一种治国方略或社会调控方式。法治是与人治相对立的一种治国方略。法治强调以法治国、法律至上,法律具有最高的地位。
  2.法治是一种民主的法制模式,一种依法办事而形成的法律秩序。
  3.法治是一种法律价值,法律精神在法治社会,法律必须体现人民主权原则,必须反映广大人民的意志并体现客观规律,是以维护和促进全体人民的共同利益为目标的。
  4.法治是一种社会理想。
  法制与法治的区别在于:法制更偏重于法律的形式化方面,强调“以法治国”的制度、程序及其运行机制本身,它所关注的焦点是法律的有效性和社会秩序的稳定。这也正是法治的第一方面(形式意义的法治)所要求达到的目标。由此可见,法制是法治的前提条件和基础。没有法制,也就谈不上法治。但另一方面,仅仅强调法律的形式化方面,还并不能揭示法治(尤其是实质意义的法治)的更深一层的内涵。
  (二)法治的标志和条件
  法治的标志,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1)完备而良善的法律体系。(2)公正的司法制度和严格的行政执法制度。(3)健全的民主监督制度。(4)高素质的司法者、执法者。(5)较高的全民法律意识。
  实现法治有一个相当长的过程,需要具备一些条件以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其中包括:(1)民主是法治的基本政治条件。(2)市场经济是法治的经济基础。(3)较高的文化素养是法治的文化条件。
  例解
  下列关于法治与法制的表述中哪些是不适当的?
  A.法治要求法律全面地、全方位地介入社会生活,这意味着法律取代了其他社会调整手段
  B.法治与法制的根本区别在于社会对法律的重视程度不同
  C.实现了法制,就不会出现牺牲个案实体正义的情况
  D.法治的核心是权利保障与权力制约
  [答案及解析]ABC。
   辅导科目
课时数
免费试听
学费
在线购买
130
¥600
61
¥300
     ·真题班
28
¥250
52
¥250
271
¥1400
16
¥50
5
¥50
6
¥75
热门资料下载:
司法考试最新热贴:
【责任编辑:卢雁明  纠错
报考直通车
 
·报名时间:6月网报7月确认。
·考试时间:2010年9月18、19日。
                       MORE>>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