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教育网,权威招生服务平台
新东方在线

2009考研政治冲刺《邓论》重点考点预测分析第十章

来源: 时间:2009-05-18 10:31:23

第十章“一国两制”和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形成和发展

  考点1祖国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种种历史原因,香港和澳门被英国和葡萄牙长期霸占,台湾被国民党当局所盘踞,祖国统一大业尚未比较后完成。其中,香港、澳门问题是殖民主义侵略遗留问题,分属中英、中葡之间的问题;台湾是国内战争遗留问题,属中国内政,不容外国干涉。

  祖国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全中国人民包括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共同愿望。

  考点2“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形成和发展

  (1)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考虑和平解决台湾问题进而扩展到解决香港问题的过程中,邓小平逐步形成了“一国两制”的战略构想。1981年9月,叶剑英发表《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的谈话,就叶剑英的谈话,邓小平指出,这实际上就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在这里,邓小平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概念。1982年9月,邓小平在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时,阐明了中国准备用“一国两制”的办法来解决香港问题的立场,表明“一国两制”构想已经成熟。

  (2) “一国两制”的涵义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具体内容包括:第一,“一国两制”的基础是“一个中国”。第二,实行“两种制度”。第三,在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实行高度自治。第四,实行“一国两制”长期不变。

二、“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实践

  考点3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重大意义

  “一国两制”基本方针作为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意义。

  (1) “一国两制”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是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来的。

  (2) “一国两制”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原则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相统一的原则,是比较终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比较佳途径。

  (3) “一国两制”创造性地把和平共处的原则用来处理一个国家的内部问题,为和平共处思想增添了新的内涵。

  (4) “一国两制”构想也是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出发的,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5) “一国两制”为解决国际争端和世界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新的途径和新的范例。

  考点4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纲领

  (1) “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提出并付诸实践,使海峡两岸关系有了重大进展。特别是香港、澳门问题的成功解决,极大地促进了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为比较终解决台湾问题创造了日益成熟的条件,积累了实践的经验。

  (2) 1995年1月28日,江泽民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提出了推动两岸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这是“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具体化,对推动两岸关系和祖国统一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2005年3月4日,胡锦涛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提出四点意见。第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第二,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第三,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第四,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四点意见”是今后一段时期对台工作的新指针,必将对两岸关系和祖国统一大业产生深远影响。

  (4) 2005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反分裂国家法》。《反分裂国家法》明确规定: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国的内部事务,不受任何外国势力干涉。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完成统一祖国大业,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义务和神圣职责。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比较符合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反分裂国家法》的制定和施行,必将有利于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结束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

有用

25人觉得有用

阅读全文

2019考研VIP资料免费领取

【隐私保障】

育路为您提供专业解答

相关文章推荐

18

2009.05

2009考研政治冲刺《邓论》重点考点预测分析第

第九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考点1社会和谐是中国......

18

2009.05

2009考研政治冲刺《邓论》重点考点预测分析第

第八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  考点1社会主义文化即社......

18

2009.05

2009考研政治冲刺《邓论》重点考点预测分析第

第七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考点1人民民主专政是有中国特......

18

2009.05

2009考研政治冲刺《邓论》重点考点预测分析第

第六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考点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和基本内涵......

18

2009.05

2009考研政治冲刺《邓论》重点考点预测分析第

第五章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   一、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目标和步骤  考点1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18

2009.05

2009考研政治冲刺《邓论》重点考点预测分析第

 第四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   一、 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考点1 社会......

您可能感兴趣
为什么要报考研辅导班? 如何选择考研辅导班? 考研辅导班哪个好? 哪些北京考研辅导班靠谱? 2019考研辅导班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