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考点1人民民主专政是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
(1) 我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是新型民主与新型专政的统一。
(2)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是无产阶级专政。主要表现在:第一,我国人民民主专政也是以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国家政权。第二,我国人民民主专政也是新型民主、新型专政的国家政权,也是绝大多数人享有民主权利而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第三,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在成为全国政权以后,就开始担负社会主义改造,保卫社会主义制度,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
(3) 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国特色:第一,在阶级结构上,人民民主专政科学地表明了我国的阶级状况。第二,在政党关系上,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第三,在概念表述上,人民民主专政符合我国国情,有它突出的优点。
考点2巩固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
(1) 现阶段,我国剥削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经被消灭,阶级斗争已经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但国内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存在,而且在一定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因此,必须坚持和巩固、完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否则就会断送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
(2) 巩固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就必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基层民主建设。
考点3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是我国的政体,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它在全部国家政治生活中处于首要地位。一切权利属于人民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内容。
(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是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是它比较大的特点和优势。
(3)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比较重要的就是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一,必须充分发扬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第二,必须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不断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第三,必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4) 我国不能照搬西方的“三权分立”制度。①“三权分立”是指把国家的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利,分别由议会、政府、法院独立行使并相互制衡的制度。这种制度有利于调整资产阶级内部的利益矛盾,有利于维护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但其弊端是国家力量难以集中,缺乏效率。②“三权分立”不适合我国的国情。第一,历史文化传统、经济发展和社会制度的制约。第二,资产阶级所谓的“三权”归根到底是资产阶级的统治权。第三,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决定了我们只能实行“议行合一”的民主集中制。我国的三权也有分工,但立法居首,行政、司法从属,它们不是平行分立的关系,这有利于保证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考点4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不同于西方的多党制、两党制,是我国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和优点。
(1)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特点和优点。第一,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第二,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共同任务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指引下,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统一祖国、振兴中华而奋斗。第三,各民主党派都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第四,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
(2) 多党合作的主要方式:第一,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参加人大、政协参与管理国家和参政议政。第二,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通过多种渠道实行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第三,吸收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中的优秀人才到国家机关担任领导职务。
(3)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它对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巩固扩大爱国统一战线,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促进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考点5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 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所谓民族区域自治,就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管理本民族事务的制度。
(2)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必要性和意义。第一,有利于保障各少数民族自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力。第二,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第三,有利于调动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第四,有利于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进步。第五,有利于维护和巩固国家的稳定统一。
考点6坚持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1) 基层民主是我国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各阶层人士,在城乡基层政权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基层自治组织中依法直接行使的民主权利,包括政治民主、经济民主、文化民主、教育民主等内容,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具有全体公民广泛和直接参与的特点。
(2) 基层民主不仅是一种基层自治和民主管理制度,而且作为国家制度民主的具体化,是社会主义民主广泛而深刻的实践。党的十七大首次把坚持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基本范围。这是因为:一方面,发展基层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工作。另一方面,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比较广泛的实践,发展基层民主,有利于提高全民的民主素养,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进一步创造条件。
(3) 扩大基层民主的重点,是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我国已经建立了以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
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民主自治体系。广大人民在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依法直接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对所在基层组织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民主自治,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比较直接、比较广泛的民主实践。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
25人觉得有用
18
2009.05
第六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考点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和基本内涵......
18
2009.05
第五章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 一、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目标和步骤 考点1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18
2009.05
第四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 一、 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考点1 社会......
18
2009.05
第三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一、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考点1 “什么......
18
2009.05
第四部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第二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一、 党的......
18
2009.05
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考点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