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择校
政策解读
滚动开班
面授、网络班
中教
常规班、寒暑托
48课时
90分钟
7-9岁,10-12岁,13-16岁,17-18岁,适合全国性中小学生:小学、初中、高中、高职
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简称“蓝桥杯”,是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举办的信息技术竞赛,2016年“蓝桥杯”增设中小学创意编程组(简称青少组)。2022年9月蓝桥杯青少组入围教育部《2022-2025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根据《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办法》(教监管厅函〔2022〕4号)精神,蓝桥杯青少组比赛坚持公益、自愿、平等、公平公正等原则,旨在提升学生的科技素养、计算思维和程序设计能力,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发展素质教育,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赛事组别与考试时长
创意编程组-基础知识范围
软件编程
Scratch
• 舞台和角色的绘制。
• 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的使用。
• 运动、外观、声音、画笔,以及变量、列表、侦测、事件、控制等模块的使用。
• 随机数的使用,常用的数学运算,数学表达式,逻辑判断和逻辑运算。
• 广播消息、角色变换、克隆技术、私用变量、公用变量、多任务,以及自定义积木等高级模块的使用方法。
•(通常仅限中级考试)排序算法:冒泡排序、选择排序、插入排序。
•(通常仅限中级考试)其它算法:贪心算法、递推算法、递归算法、二分法。
Python
• 基本语法,如程序的格式框架、缩进、注释、变量、命名、保留字、数据类型、赋值语句、引用,基本输入输出等。
• 基本数据类型,数据类型的运算,类型判断和类型间转换。
• 程序的控制结构,顺序、分支、循环。
• 组合数据类型的基本概念,字符串类型及其操作,列表类型及其操作,字典类型及其操作,元组类型及其操作,集合类型及其操作。
• 函数的定义和使用。
• 数论基础:质数、倍数、余数、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偶数、奇数、整数、指数。
• 常见错误和异常,以及常见异常处理。
• 标准库及Python内置函数,Python文件操作等。
• 算法:进制转换、模拟算法,枚举算法,冒泡排序,插入排序,选择排序,递推算法,递归算法、贪心算法。
• (通常仅限中高级考试)算法:分治算法,搜索算法(宽度优先搜索、深度优先搜索),动态规划算法等。
• (通常仅限中高级考试)面向对象编程的思想,类和对象,构造方法和self的使用,类的继承和多态。
• (通常仅限中高级考试)基本数据结构:栈,队列,树,图。
• (通常仅限中高级考试)Python 计算生态。
C++
• 基本数据类型及类型转换:整型(int,long long)、布尔型(bool)、字符型 (char)和实型(float,double)。
• 变量与常量,字符与字符串,数组,赋值运算符、算数运算符、逻辑运算符、关系运算符。
• 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 数组,字符与字符串,字符串类,指针。
• 函数:定义和使用,变量的作用域,常用的库函数。
• 结构体、类与对象:定义和使用,构造函数,析构函数。
• 算法:进制转换,模拟算法,枚举算法,冒泡排序,选择排序,插入排序,桶排序,高精度算法,递推算法,递归算法,贪心算法,搜索算法(宽度优先搜索、深度优先搜索)。
• 数据结构:栈,队列。
• 数论基础:质数、倍数、余数、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
• (通常仅限中高级考试)基本数据结构:树,图。
• (通常仅限中高级考试)基本算法:分治算法,动态规划算法等常用算法。
机器人编程
Arduino
• Arduino 输入、输出管脚的使用。
• Arduino 控制结构的使用。
• 常量和变量的使用方法。
• 算术运算符和逻辑运算符。
• Arduino 常用函数、常用的数据结构。
• Arduino 常用的传感器及输入、输出设备。
考生计算机的硬件配置及操作系统需满足最新版本 Arduino IDE 或 Mixly(米思奇)编程环境的运行要求。考生应确保计算机上已经安装 Arduino IDE 编程环境或 Mixly(米思奇)最新版本。
EV3
• 马达、传感器、屏幕显示、声音、状态灯、按键的使用。
• 循环、切换、等待、多任务。
• 变量(包括数组)、常量、数学运算、连线、逻辑运算。
• 范围、随机数、比较、舍入、文本、文件操作等模块的使用。
考试不涉及的 EV3 知识包括:蓝牙、菊链、实验、数据日志、原始传感器值等。
SPIKE
• 对Spike 套装所涉零件的熟练掌握。
• 对Spike套装所涉及的机械结构和原理的熟练掌握。
• 对事件模块、电机模块、灯光模块、声音模块、控制模块、移动模块、显示模块、柱状图模块的灵活掌握。
• 顺序、循环、判断、多线程等编程结构。
• (通常仅限中级考试)运动模块、传感器模块的灵活掌握及变量的常规使用。
• (通常仅限中级考试)数学运算、随机数、比较、逻辑运算等运算符概念与自定义“我的模块”概念的了解及使用。
上述初级Spike 考试器材基于乐高Spike 45345;中级Spike考试器材基于乐高Spike45678。
Micro:bit
• 程序编辑、保存、下载方法。
• 控制结构(顺序、分支、循环)的使用。
• 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
• 坐标系的应用。
• 变量的常规使用。
• 算术运算符,比较运算符,逻辑运算符的使用。
• 理解函数的作用,并掌握函数调用的方法。
• 图像显示,文本处理,音乐制作等。
• Micro:bit板载的所有输入、输出部件的使用方法。
• 模拟、数字引脚的区别及使用场景。
考生计算机的硬件配置及操作系统需满足最新版本编程环境的运行要求。
考试推荐使用核心主板 Micro:bit-V1.5或以上。
计算思维组-考察范围
计算思维组面向小学生(7-12 岁,约 1-6 年级),通过设计多个角度的考核题目、层次科学的试卷组合、线上限时的考试形式,更加精确地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反应能力、思维与分析能力,使学生的每一次答题都能够获得准确的、可跨地域时间比较的成绩。
计算思维包含四个基础方法,或四个奠基石:
计算思维组将考察如下方面:
• 计算机基础及理论:计算机基础知识、布尔代数、逻辑电路、数与进制转换、集合、排列组合、概率、数论等。
• 信息表示与编码:字符、数值及图像的编码等。
• 计算机语言及编程:程序执行的流程控制(顺序执行、分支、循环)、计算及数据处理、程序的封装与模块化等。
• 数据结构:线性数据结构(数组、链表、队列、栈等)、非线性数据结构(集合、树、图、哈希等)。
• 算法:算法策略、查找、排序、哈希算法、基于树的算法、基于图的算法、博弈等。
• 计算机系统与应用:计算机软硬件系统、信息与通信、计算机网络、数据库、数据挖掘、人工智能等。
• 观察与推理:平面图形、立体图形、图形推理、数字推理、思维趣题等。
科技素养组-考察范围
• 物理化学生物知识基础;地理知识基础;气象与天文知识基础。
• 互联网与协议栈基础;互联网安全基础;操作系统基础知识。
• 科技发展历史;与科技相关的人文常识。
• 科学研究方法基础;事实与观点区分。
• 科幻作品涉猎;科技时政信息。
• (通常仅限中高级考试)大型科技公司的基本了解;科技创新商业化现状。
一、报名阶段
报名时间:通常在每年的4月份开始报名,截止时间为6月底。
报名条件:参赛选手须为在校初、高中生,年龄一般不超过18岁,需要提交个人信息和相关学习成绩。此外,个人报名须提供由就读学校盖章的《推荐表》(模版请官网下载)进行注册报名;机构/学校/其他教学单位须提供资质文件进行注册报名。并且没有推荐表不能参加个人报名,因为推荐表是由就读学校为该选手出具参加比赛能力的证明文件,用于判断参赛选手是否具备相关知识储备。
报名方式:有学校参赛、个人参赛两种方式,个人也可以报名,但蓝桥杯大赛青少组是推荐制参赛。第十四届蓝桥杯大赛青少组比赛采用线上居家进行,当参赛选手所在省份名额满额时,则不能进行报名,虽然对于报名群体的数量没有限制,但为了保证赛事的平稳,将对各省的参赛选手数量进行限制。
二、初赛阶段
比赛形式:主要以上线编程考试的方式进行,测试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和编程能力的掌握程度。
比赛结果:初赛成绩公布后,选拔出进入复赛的选手。
三、复赛阶段
比赛时间:复赛一般在7月份举行。
比赛内容:涉及编程题和项目设计。
比赛结果:复赛成绩公布后,选拔出进入决赛的选手。
四、决赛阶段
比赛时间:决赛时间一般为8月下旬。
比赛内容:设置团队赛和个人赛两个部分,全面考察选手的综合能力。
比赛结果:决赛结束后,通过评审团和专家评定选出各项奖项。
五、颁奖阶段
决赛评分后,主办方会给出排名,颁发获奖证书、奖杯等奖项。
一、对青少年个人的意义
提升逻辑思维与科学素养
蓝桥杯青少组赛事旨在促进科技创新,有助于提升中小学生逻辑思维和科学素养能力。在编程和应对赛事挑战的过程中,青少年需要运用逻辑分析、算法设计等思维方式,这对他们大脑的思维训练有着积极的作用,能够培养严谨、有条理的思考习惯。
激发编程兴趣与学习动力
从省赛到国赛的比赛机制,就像是一场通关游戏。例如有孩子表示参加比赛并获奖是一种极大的成就感,这种经历能让他们在后续学习中更有动力。通过竞赛激发学习兴趣,让孩子们在编程学习过程中建立起激励机制和正反馈,使他们更积极地投入到编程学习中,就像很多孩子期待蓝桥杯青少组创意编程大赛如同期待“编程奥运会”一样。
助力升学与个人综合发展
在教育体系中,蓝桥杯大赛认证能够有力支撑报名学生的在校个人综合测评、奖学金评定乃至升学考研等。例如在升学竞争中,参与蓝桥杯青少组赛事并取得好成绩,可以成为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亮点,为他们进入理想学校增加砝码。
二、对人才培养的意义
为人工智能领域储备基础人才
蓝桥杯青少组为国家发现和培养人工智能基础人才。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人才需求不断增加,通过这样的赛事,可以从青少年群体中发掘出对编程和人工智能有潜力和兴趣的苗子,为未来的人工智能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储备。从2016年设立青少组以来,赛事规模不断扩大,参与人数不断增加,这也表明其在人才挖掘和培养方面的积极影响,累计已有大量选手参赛,例如到2023年已经有数十万的选手参加,开办八年来,累计有45万名选手参赛。
三、对教育发展的意义
推动编程教育普及
蓝桥杯青少组自2016年设立以来,规模逐渐扩大,从最初只有几百名参赛选手发展到2023年的数十万选手。这一增长趋势反映出赛事在推动编程教育在青少年群体中的普及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更多青少年参与到赛事中,也会带动更多的人了解和学习编程,促进编程教育在全国范围的推广,带动编程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发展,进而将编程教育下沉到中小学生群体中。
推动科学素养教育普及
在赛事组织中,蓝桥杯青少组不断优化机制,兼具编程专业能力选拔、提升青少年编程兴趣和科学素养的多重功能。这有助于推动科学素养教育的普及,特别是在人工智能逐渐成为重要发展趋势的背景下,科学素养教育对于青少年适应未来社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它符合国家教育政策中对多维度素质教育的倡导,如“双减”政策下全方位多维度素质教育的目标,也适应教育部在中小学阶段引入人工智能普及教育的要求。
四、对社会的意义
构建人才培养平台
蓝桥杯大学组和青少组累计吸引了上百万名学生报名参赛,参赛院校达到3000余家,校外机构11000多家,建成了我国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最重要的“家庭 - 学校 - 社会”平台之一。这个平台整合了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资源,为人工智能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才培养生态环境,对整个社会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