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国际商务师考试理论与实务试题十六

来源:网络发布时间:2014-08-27 16:54:56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1.转口贸易

  32.自由贸易区

  33.Most—Favored Nation Treatment

  34.“自动”出口配额制

  35.国际分工

  参考答案:

  31.是指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或供给国与需求国之间,经由第三国或地区贸易商分别签订进口合同和出口合同所进行的贸易。从第三国或地区来看,即为转口贸易,又称中转贸易。

  32.由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所组成的经济贸易集团,成员国之间进行的货物贸易或服务贸易取消关税和非关税的贸易限制,但对非成员国仍维持各自的贸易政策。

  33.最惠国待遇:是贸易条约和协定中的一项重要条款,其含义是:缔约国一方现在和将来所给予任何第三国的一切特权、优惠及豁免,也同样给予缔约方。

  34.出口国家或地区在进口国的要求和压力下,“自动”规定某一时期内(一般为3年—5年)某些商品对贸易伙伴国的出口限制,在限定的配额内自行控制出口,超过配额即禁止出口。“自动”出口配制带有明显的强制性。

  35.指世界上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它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发展的结果,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

  四、简答题(包括简述题与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6题6分,第37题6分,第38小题8分,共20分)

  36.为什么俄林认为要素价格均等化只是一种趋势?

  37.简述外汇倾销的概念及其条件。

  38.假定一国某种商品的需求曲线为D=40-2P,供给曲线为S=10+3P,自由贸易时的世界市场价格为2,试问自由贸易下该国的进口量是多少?当该国对该种商品征收50%的从价关税时,试问该国的进口量是多少?

  参考答案:

  36.(1)影响市场价格的因素复杂多变,不同地区的市场又存在差别,价格水平难以一致。

  (2)生产要素在国际间难以充分流动,即使是在国内,生产要素在部门间的移动也不是完全充分的。

  (3)某一产业对几个要素的需求往往是“联合需求”,而且这种结合具有整体性和固定性,从而影响了要素价格的均等。

  (4)集中的大规模生产必然使一些地区要素价格相对较高,而另一些地区要素价格相对较低。

  37.外汇倾销是出口企业利用本国货币对外贬值的机会,争夺国外市场的一种特殊手段。当一国货币贬值后,出口商品以外国货币表示的价格降低,提高了该商品的竞争能力,从而扩大了出口。

  具备以下两个条件才能实现外汇倾销扩大出口的作用:

  (1)货币对外贬值的程度大于国内物价上涨的程度。

  (2)贸易伙伴国不同时实行同等程度的货币贬值和采取其他报复性措施。

  38.自由贸易时:S=10+3P=10+3×2=16

  D=40-2P=20-2×2=36

  进口量=D-S=36-16=20

  征收关税后:P=2×(1+50%)=3

  S=10+3P=10+3×3=19

  D=40-2P=40-2×3=34

  进口量=D-S=34-19=15

纠错

育路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育路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育路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育路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