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国际商务师考试国家市场转变习题及答案

来源:来源于网络 发布时间:2010-06-04 15:00:52

  一、单选
  1.关税同盟比自由贸易区一体化程度更高,体现为:
  A. 对非成员国实行统一的非关税政策
  B. 对非成员国实行统一的关税政策
  C. 消除了成员国经济贸易政策方面的差异
  D. 实现了区域内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
  答案:B
  2.国际价值形成的最重要的条件是:
  A.以国际分工为基础的世界市场的建立和发展
  B.各国劳动生产率的不同
  C.各国生产商品所用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同
  D.各国经济发展程度不同
  答案:A
  3.国际价值是在( )的基础上形成的。
  A.国际生产价格
  B.国别价值
  C.劳动生产率
  D.劳动强度
  答案:B
  4.国际价值与国别价值( )。
  A.在质上与量上都是完全相同的
  B.在本质上是完全相同的,而在量上则是不同的
  C.在本质上是不同的,而在量上是相同的
  D.在质与量上都是不同的
  答案:B
  5、( B )是经济一体化较低级和松散的一种形式。
  A、自由贸易区
  B、优惠贸易安排
  C、关税同盟
  D、经济同盟
  6、区域经济集团化的最高组织形态是( D )
  A、自由贸易区
  B、优惠贸易安排
  C、关税同盟
  D、完全经济一体化
  7、共同市场与完全经济一体化相比,前者未实现( D )
  A、生产要素在成员国之间的自由流动
  B、统一的对外关税政策
  C、货物在成员国之间的自由流动
  D、统一的对外经济社会政策
  8、从需求方面考察关税同盟的静态效果,称为( C )
  A、贸易转移效果
  B、贸易创造效果
  C、贸易扩大效果
  D、贸易替代效果
  9、关税同盟理论是由(A )提出的。
  A、范纳和李普西
  B、鲍里斯·塞泽尔基
  C、小岛清
  D、德纽
  10、大市场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B )
  A、鲍里斯·塞泽尔基
  B、西托夫斯基和德纽
  C、范纳
  D、李普西
  11、协议性国际分工理论的提出者是( C )
  A、范纳
  B、德纽
  C、小岛清
  D、李普西
  12.按照贸易壁垒撤销程度划分,下列地区经济一体化形式中,贸易自由化程度最高的是:
  A. 关税同盟
  B. 自由贸易区
  C. 经济同盟
  D. 共同市场
  答案:C
  13.商品国际市场价格围绕国际生产价格上下波动,它是由国际市场上的()确定的。
  A.国际价值
  B.垄断价格
  C.供求关系
  E. 国别价值
  答案:C
  14.目前,APEC属于的经济一体化的形式为:
  A.优惠贸易安排
  B.自由贸易区
  C.关税同盟
  D.共同市场
  答案:A

 二、多选
  1. 对于商品的国际价值,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其价值量受各国劳动强度的影响
  B.是在国别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
  C.本质上与商品的国别价值是不相同的
  D.其价值量随着国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变化而变动
  E.国际价值是由产生绝大多数国际贸易贸易量的那部分商品来调节
  答案:ABDE
  2.下列关于国际价值量的论述,正确的有:
  A.国际价值量随国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变化而变动
  B.国际价值量受各国劳动强度的影响
  C.商品的国际价值量与国别价值量一般来说是一致的
  D.国际价值量与贸易参加国的贸易量密切相关
  E.劳动过程需要越多的知识含量,生产出的产品价值量就越高。
  答案:ABDE
  3.影响商品国际价值量的因素有:
  A.劳动生产率
  B.劳动强度
  C.贸易参加国的贸易量
  D.垄断程度
  E.商品生产过程中的知识含量
  答案:ABCE
  (多选)
  4.综合发展战略理论是:
  A. 由鲍里斯·塞泽尔基提出的
  B. 由西托夫斯基提出的
  C. 关于发展中国家经济一体化的理论
  D. 关于发达国家经济一体化的理论
  E. 是关于南南合作的理论
  答案:ACE
  5.关税同盟形成后带来的静态效果有:
  A. 贸易创造效果
  B. 贸易转移效果
  C. 可以减少行政支出
  D. 使成员国获取专业与规模经济利益
  E. 可减少走私
  答案:ABCE
  6、地区经济一体化形式中实现了共同关境的有(ACDE)
  A、完全经济一体化
  B、自由贸易区
  C、关税同盟
  D、共同市场
  E、经济同盟
  7.垄断组织控制世界市场价格的直接方法有:
  A.规定出口份额
  B.采用划拨价格
  C.限制商品生产额和出口额
  D.在市场上出口“剩余”产品
  E.降低商品价格
  答案:ABE
  8.关税同盟中,在关税同盟成员国内:
  A.废除关税与数量限制
  B.建立对非成员国的共同关税
  C.生产要素可以自由移动
  D.执行某些共同的经济政策
  答案:AB
  三、名词解释:
  1.贸易创造效果:贸易创造效果由生产利得和消费利得构成。关税同盟建立后,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实行专业化分工。这样,关税同盟某成员国的一些国内生产品便被其他生产成本更低的产品的进口所替代,从而使资源的使用效率提高,扩大了生产所带来的利益;同时,通过专业化分工,使本国该项产品的消费支出减少,而把资本用于其他产品的消费,扩大了社会需求,结果使贸易量增加。
  2. 贸易转移效果:假定缔结关税同盟前关税同盟国不生产某种商品而采取自由贸易的立场,免税(或关税很低)地从世界上生产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的国家进口产品,关税同盟成立后,同盟成员国该产品转由同盟内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家进口。如果同盟内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家不是世界上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家,则进口成本较同盟成立前出加,消费支出扩大,使同盟国的社会福利水平下降,这就是贸易转移效果。
  3.关税同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完全取消关税和其他壁垒,并对非同盟国家实行统一的关税税率而结成的同盟。

纠错

育路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育路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育路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育路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