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国际商务师理论与实务回顾:国际分工学说

来源:网络发布时间:2014-08-19 10:07:04

  三、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比例说

  古典学派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所花费的劳动时间决定的。而以俄林为代表的新古典学派则反对这一学说。他们用在互相依赖的生产结构中的多种生产要素的理论代替了古典学派的单一生产要素的劳动价值理论。李嘉图认为国内价值理论不能适用于国际贸易,俄林则把国内价值理论扩大到区际贸易或国际贸易上。

  古典学派认为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是各个国家生产各种商品劳动生产率的差异,而且各国劳动生产率及其差异都是固定不变的。俄林则在他的生产要素禀赋理论中,假定各个国家在生产商品时所使用的生产技术是一样的,因而排除了各国劳动生产率的差异。

  (一)要素比例理论的三个主要结论考试用书

  1.每个区域或国家利用它的相对丰富的生产诸要素(土地、劳动力、资本等)从事商品生产,就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反之,则处于不利地位。

  2.区域贸易和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是价格差别,即各个地区或国家间商品价格不同。

  3. 商品贸易一般趋向于(即使是部分地)消除工资、地租、利润等生产要素收益的国际差别。

  (二)赫—俄学说的一些假定

  1.在各个域际或国家内部,生产诸要素是完全自由流动的,在区域和国家之间,它们是不能自由流动的。

  2.假定货物流通中的一切限制都不存在。

  3.假定只有商品贸易,贸易是平稳的,出口恰恰足以支付进口。

  4.假定生产诸要素是完全可以分割的,单位生产成本不随着生产的增减而变化,因而没有规模经济的利益。

  5.假定只有两个区域或两个国家。

  6.假定两国技术水平相同,生产函数相同。

  (三)赫—俄要素比例说的基本内容

  1.价格的国际绝对差

  俄林认为各国所生产的同样产品的价格绝对差是国际贸易的直接基础或直接原因,即国际贸易之所以产生是由于价格的不同。当两国间的价格差别大于商品的各项运输费用时,则从价格较低的国家输出商品到价格较高的国家是有利的。

  2.成本的国际绝对差

  俄林认为价格的国际绝对差来自成本的国际绝对差。商品价格的国家之间的差别,主要是成本的差别。所以,成本的国际绝对差是国际贸易发生的第一个原因。

  3.不同的成本比例

  俄林认为国际贸易发生的第二个条件是在两国国内各种商品的成本比例不同。

  4.相同的比例成本

  俄林认为.假如两国成本比例是相同的,则两国间只能发生暂时的贸易关系.

  5.生产诸要素的不同的价格比例

  为什么存在比较成本的差异呢?即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成本比例呢?不同的商品由不同的生产要素组合生产出来的。由于各国的生产要素价格比例不同,就产生了成本比例的不同。

  那么,每种生产要素的价格是如何决定的呢?它们是由供给和需求所决定的。对一种要素的需求来自对其产品的需求。那么两国的生产要素的价格的不同比例关系,也就是两国诸生产要素的供给和需求存在着不同的比例关系。考试用书

  6.生产诸要素的不同供求比例

  在生产要素的供给方面是不相同的,国际贸易就是建立在各个国家各种生产要素的多寡不同和价格的高低不同的基础上。即使生产诸要素供给比例相同,对这些生产要素不同的需求也会产生生产诸要素的不同的价格比例,从而为国际贸易提供一个基础。

  7.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基础和利益

  俄林从价格的国际绝对差出发,分析了成本的国际绝对差。又探讨了不同国家内不同的成本比例,进而探讨了生产诸要素的不同的价格比例,最后分析了生产诸要素的不同的供给需求比例。

  俄林认为,在这个链条中,供给比例是最重要的环节,但没有一个单一的环节是国际贸易的最终的基础。各个环节之间的互相依赖的关系决定了每一个国家的价格结构,而各个国家的价格结构决定了它们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体系中的比较利益,同时这也就构成了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基础。

  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最重要的利益是各国能更有效地利用各种生产因素。在国际分工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的最有效的利用将会比在闭关自守的情况下得到更多的社会总产品。

  俄林还认为国际生产要素不能充分流动使生产达不到理想结果,但是商品的流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国际间生产要素缺少流动性的不足,即通过国际贸易可以部分解决国际间要素分配不均的缺陷。

  (四)对赫-俄学说的评价

  1.赫一俄学说进一步发展了国际分工学说

  (1)在各国参加国际分工、专业化生产的论述上,赫—俄学说比李嘉图的“比较利益理论”更为深入和全面。

  (2)正确地指出了生产要素在各国对外贸易中的重要地位。在各国对外贸易竞争中,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要素的结合起着重要的作用。

  2.赫一俄学说的缺陷

  (1)赫一俄理论抹煞了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发展的最重要的原因。

  (2)忽视科学技术的作用。技术革新、技术进步可以改变要素成本和比例,从而改变比较成本。

  (3)赫—俄理论与当代发达国家间贸易迅速发展的实际情况不符。按照他们的理论,国际贸易应发生在要素禀赋不同和需求格局相异的工业国家与初级产品生产国之间。但当代贸易的一个特点却是大量贸易发生在要素禀赋相似、需求格局接近的工业国之间,而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间贸易发展却比较缓慢。

  (4)抹煞了国际生产关系,抽象地谈论对外贸易可以使各国收人均等论,这是不符合国际贸易实际情况的。

纠错

育路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育路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育路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育路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