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关注:19年7月国际学校开放日全国优质国际高中国际初中国际小学推荐
四岁的浩浩碰倒了桌子上的水杯,老师问是谁干的,他却说是身边的婷婷碰
倒的。朱祥不愿上幼儿园,每天早晨起来就装肚子疼。张迪和小伙伴们说爸爸给
他买了一个房子那样大的电视机……相信大家对这样的场景都不会陌生吧,用大
人的话说那就是他们都在说谎。事实上,这种情境跟我们所认为的说谎是有区别
的。那么,大人遇到孩子的此类“说谎”该怎么办呢?
大人首先不要紧张,不要认为自己的孩子犯下了“天大的”、“不可饶恕”
的错误。我们需要了解孩子撒谎的目的,并检查自己是否给孩子施加了诱发
撒谎的压力。
“透视”谎言
儿童说谎行为的发生有着明显的年龄特征,处于幼儿阶段的孩子,由于他们
还分不清现实与幻想的区别,因此他们的“说谎”,实际上是自我想象的产物,
这种现象与诚实不诚实没有多大关系。再加上孩子个子小,他所观察体会到的事
情,和成人也会不一样。因此,孩子说的话有时就会显得很夸张。
孩子们说谎的原因,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这些。
受周围人的暗示 幼儿有时会因受到周围人的暗示而说一些与事实不符的话。
比如,家长严厉地问“是不是把珠子放嘴里了”,孩子很可能回答“是”,
这时孩子感受到成人语气中的焦虑和紧张,而他们又不能理解原因,因此孩子把
注意力集中在成人问话中的“是”和“不是”上,而不注意问题的内容。如果你
耐心地问孩子“珠子哪里去了”,孩子会指着桌子底下告诉你“滚到桌子底下去
了”。
因此我们需要用正的暗示去感动小孩子,不要用反的暗示去刺激小孩子说谎。
为了达到某种愿望 有时孩子会把希望得到的东西当成已经得到的,这是由
于孩子的心理活动和思维发展尚不完善,因而产生了“幻想”,并非真在说谎。
为了逃避某些事情 孩子为了逃避或不愿意做某些事情,用说谎来达到目的。
为了引起注意 孩子希望得到别人的注意,从而来肯定自己的存在(或许孩
子的这个特性与成人常常忽略孩子的存在有关),因此也会采用说谎的方式来达
到目的。
不同的教养方式 家庭中不同的管教方式,使孩子为了讨好“强势”的一方,
用说谎来躲避管教,获得益处。
父母的“榜样”作用 幼儿模仿性很强,父母的不诚实行为,会对孩子产生
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家长经常说谎,孩子多半也不会诚实。
谨慎对待谎言
家长如果发现孩子有说谎行为也不要急于下结论,而要仔细分析缘由,再有
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教育方式。
区别对待 对不同原因导致的说谎要采取不同的方法来对待。属于无意识说
谎,要帮助他辨别。而有意识说谎,父母就要严厉制止了,平时可以用《狼来了
》的故事来说明撒谎是不好的,从而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
信任孩子,尊重孩子 家长无端怀疑孩子的诚实,会导致他的心理发生不良
变化,从委屈、埋怨逐渐发展到不服,甚至报复。有的孩子故意用捣蛋的行为表
示他的反抗。这种逆反心理会加重家长与子女之间相互不信任,反倒为孩子说谎
创造了环境。
言传身教 父母的榜样作用很重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努力使自
己成为真正的合格的老师。有些家长常在孩子面前议论一些人的欺骗行为,这会
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家长本身如果成了孩子说谎的启蒙者,这就难免“上梁不
正下梁歪”了。
一致的教育方式 父母的管教方式要努力达到一致。例如:爸爸不允许孩子
吃巧克力,妈妈却给孩子吃巧克力,这样就会给孩子埋下说谎的阴影,导致孩子
可能说谎,或成为两面派。
不要轻易对孩子许诺“曾子杀猪”的故事我们都熟悉,我们也应从中获得启
示。有些家长为了哄孩子高兴,常常许诺给孩子买这买那,或者不经思考就答应
孩子的种种要求,而到后来什么也没有兑现。孩子除了伤心、生气外,还得出了
一个错误的结论:撒谎是可以的。因此,只要承诺给孩子的,就要努力做到。
讲道理要简单 两、三岁的孩子探索欲望很强烈,无意想像正在发展,但懂
得的道理很少。当发现他说谎时,最好用最简明的话警告他或制止他,要避免唠
唠叨叨地讲一大堆道理,这反而会引起相反的效果。此外,针对现实中一些善意
的“说谎”现象,不要急于向孩子解释,待日后孩子长大了,会慢慢地领会到这
种方式所承载的意义。
入学帮助热线:400-805-3685010-51268841
咨询热线:010-51268841
国际学校择校
我要给孩子
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