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商所去年运行凸显四大特点
来源:发布时间:2009-01-13
2008年国内外市场跌宕起伏,商品期货经历了由大幅上涨到暴跌的“冰火两重天”。期间,大商所在确保市场安全平稳运行的同时,实现了市场跨越式发展,呈现出较明显的运行特征。
一是成交额成倍增长,连续两年翻番。其中10月13日成交561万手,创下建所以来单日成交量新高。15年来,大商所走过了一条持续发展的道路。特别是2006年以来,大商所一年一个台阶,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06年、2007年、2008年成交量分别为2.41亿手、3.71亿手和6.38亿手,成交额分别为5.22万亿元、11.92万亿元和27.49万亿元,成交量连续九年保持全国第一,成交额连续两年实现翻番。
二是受金融危机影响,期价波动加剧。受国内外相关市场影响,大商所相关品种期价在2008年3月、8月和10月出现大幅波动,特别是去年“十一”长假后上述品种期价急剧下跌,豆一、豆粕、豆油、棕榈油和聚乙烯等品种主力合约期价较同年7月初下跌了30%以上,其中豆油、棕榈油和聚乙烯主力合约跌幅超过50%,10月单月跌幅达30%左右。10月份单只合约日内最大波幅达10%(即跌停板直接翻转涨停板),大大超过2007年同期。
三是新品种迅速成长,聚乙烯成为新星。2008年聚乙烯、棕榈油等品种日成交量屡创新高,占大商所总成交量的比重亦不断增大,聚乙烯日常稳定在10%以上,最高接近30%,棕榈油也提高到5%以上。聚乙烯作为大商所第一个工业品品种,2008年持仓量从几千手猛增到十几万手,交易量从日均几千手增长到几十万手,最高时突破110万手,上市仅一年多,已成为大商所主力品种,在发挥期货市场功能、服务产业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是涨跌停板数量空前,市场安全稳定运行。2008年全年大商所合约涨跌停板超过2232个,相当于2007年涨跌停板次数的10倍、2006年的20倍,防范风险的压力前所未有。大商所按照证监会的统一部署,沉着应对,全力以赴,确保了市场安全稳定运行。
一是成交额成倍增长,连续两年翻番。其中10月13日成交561万手,创下建所以来单日成交量新高。15年来,大商所走过了一条持续发展的道路。特别是2006年以来,大商所一年一个台阶,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06年、2007年、2008年成交量分别为2.41亿手、3.71亿手和6.38亿手,成交额分别为5.22万亿元、11.92万亿元和27.49万亿元,成交量连续九年保持全国第一,成交额连续两年实现翻番。
二是受金融危机影响,期价波动加剧。受国内外相关市场影响,大商所相关品种期价在2008年3月、8月和10月出现大幅波动,特别是去年“十一”长假后上述品种期价急剧下跌,豆一、豆粕、豆油、棕榈油和聚乙烯等品种主力合约期价较同年7月初下跌了30%以上,其中豆油、棕榈油和聚乙烯主力合约跌幅超过50%,10月单月跌幅达30%左右。10月份单只合约日内最大波幅达10%(即跌停板直接翻转涨停板),大大超过2007年同期。
三是新品种迅速成长,聚乙烯成为新星。2008年聚乙烯、棕榈油等品种日成交量屡创新高,占大商所总成交量的比重亦不断增大,聚乙烯日常稳定在10%以上,最高接近30%,棕榈油也提高到5%以上。聚乙烯作为大商所第一个工业品品种,2008年持仓量从几千手猛增到十几万手,交易量从日均几千手增长到几十万手,最高时突破110万手,上市仅一年多,已成为大商所主力品种,在发挥期货市场功能、服务产业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是涨跌停板数量空前,市场安全稳定运行。2008年全年大商所合约涨跌停板超过2232个,相当于2007年涨跌停板次数的10倍、2006年的20倍,防范风险的压力前所未有。大商所按照证监会的统一部署,沉着应对,全力以赴,确保了市场安全稳定运行。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