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迎来新机遇
来源:发布时间:2009-01-06
衍生品市场潜力巨大。仅从成交数据考察,在现今的衍生品市场结构中,场外衍生品市场的容量远大于交易所场内市场。国际清算银行(BIS)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二季度,全球场外交易(OTC)的衍生品未平仓合约的名义总额为683.725万亿美元,而同期交易所场内交易的衍生品未平仓合约的名义总额仅为82.817万亿美元,两者相差7倍多。
在本轮金融风暴中,场外信用衍生品交易给金融机构带来的冲击,凸显了活跃的场外衍生品交易所充满的不确定性。去年9月15日,全球信贷违约掉期(CDS)市场十大交易对手之一的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次日,在CDS领域涉足4410亿美元的美国国际集团(AIG)也因资金不足被政府接管。由于雷曼、AIG都是该市场的最大玩家之一,它们的出局给CDS市场造成极大混乱。
显然,从风险防范的角度考虑,受到更为严格监管,且交易更为透明的场内衍生品市场在未来也许能对交易者更具吸引力。事实上,在衍生品的场内交易中,交易所成为了所有交易者的交易对手,并负有最终的清算和履约责任。尽管交易所对于参与者的参与头寸均会有所限制,但总体来看,交易所场内衍生品市场的参与者面对的未知情况要少很多。
早在去年10月8日,CME Group即发布声明,称将与对冲基金Citadel公司(Citadel Investment Group)启动首个CDS电子交易平台。双方将在30天内启动一家合资公司,针对CDS交易推出首个综合性中央清算机构,全球最大的衍生品清算所CME清算部门将成为该解决方案的中央对手方。显然,这对于减少原本存在于场外衍生品市场的系统性风险是一种有益的探索。
在此基础上,作为场内衍生品交易重要组成部分的经纪商也将受惠其中。在经历了本轮金融风暴的冲击后。主要从事衍生品经纪业务的新际集团(Newedge Group)在去年8月末取代了高盛,成为了全美代理资金量最大的衍生品交易服务商。投资者对于系统性风险的恐惧更使得简单透明的经纪业务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市场环境中得以发挥其优势。
而对于年轻的中国衍生品市场来说,尽管我国的场外衍生品交易额还不足全球份额的1%,但场内商品期货交易已成为全球场内交易的重要组成部分。立足于这一现实,场内商品期货市场在2009年所蕴含的机遇可能值得国内期货公司仔细挖掘。北京工商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胡俞越教授此前曾表示,经历2008年市场剧烈波动后,2009年我国期货监管力度会有所加强。交易所相关的交易和风险控制制度,以及部分品种合约规则也会因此次波动而进行修订。这不仅意味着交易限制条件的增加,同时也有助于增强期市对于投资者的可信度,对于希望通过期货市场对冲风险的企业而言也增加了吸引力。“对于期货经纪公司来说,在做深期货交易服务的基础上,也许2009年期货市场带来的机遇会远大于监管强化带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