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储”的必要性与必然性

来源:发布时间:2008-12-26

  如果说2008年对于中国是不平静的一年,相信不会有人反对以此来概括今年国内玉米市场的行情走势。在经历了南方特大冰雪灾害以及“5·12”大地震之后,又遭遇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注定玉米市场要长期“过冬”。国内玉米行情似乎被“冻僵”,国家频频出台的各大政策始终难以令其复苏。自2008/2009年度新玉米开秤以来,国内玉米价格持续下滑,受饲料行业及深加工行业整体不景气的拖累,国内玉米市场长期处于供大于求的局面,市场供需面再无更多热点。于是市场关注的焦点转向国家政策,各种市场传闻纷纷而至,截止到目前,这些所谓的传闻,有的被证实,有的则被权威部门否定。不过,笔者认为,其中增储的可能性依然较大,因为“增储”有其实施的必要性及必然性。

   必要性——助农促农,调控市场

   今年是国内粮食总产量连续第五年增长,玉米同样迎来丰产年,不过在国内整体需求疲软的背景下,丰产给玉米行情趋弱埋下伏笔,经济危机对国内的影响迅速蔓延连累了玉米价格进一步下行,玉米行业问题上升到了整个玉米产业的问题。在经济前景不明朗的情况下,粮食生产绝不能再出现问题,退一万步说,困难时期人可以勒紧肚子,但总还是要吃饭才能生存。为防止粮贱伤农,鼓励农民明年继续多种粮、种好粮,“国储”是国家为粮食埋单的重要手段之一。另外,我国14亿人口中,农民就占70%之多,农民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也是庞大的消费主体。受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国家拉动内需,刺激全民消费,首先应该从农民开始,只要农民收入增加了,生活水平提高了,从粮食到蛋白再到生活必需品的需求才能更直接地被带动起来。对玉米产业来说,饲料需求占国内玉米消费的70%之多,蛋白需求增加直接影响到养殖业对玉米原料需求的增加,从而间接解决了国内玉米供需危机。此前有专家建议,国家农业补贴应该更为直接地补贴到户——把钱放在农民手里。于是有市场传言称,国家将给每个农民发放50元/吨的烘干费用,该消息并不是没有道理,但这种过于直接的方式,不排除会有个别农民对种植产生懈怠心理,那么将可能带来负面效应。由此可见,用正确的方式让农民安心售粮、积极种粮显得异常重要。
   早在20世纪20—30年代的经济危机时期,美国政府有感于农业作为私人物品经营对国计民生的灾难,开始介入农业生产。当时最主要的标志是逐步建立农业常平仓制度以稳定农产品价格、提供农业信贷、稳定农地规模和粮食产量。农业常平仓制度的一个核心机制是“低吸高抛”的粮食储备体系,使得粮食价格平滑化的同时也为政府带来了巨额的财政盈余。这项制度让农民有了稳定的收入预期,使粮食的年产量稳定在一个大体均衡的水平上。农产品的加工体系、城市居民的消费体系,也可以维系在一个稳定的数量和价格上。但与美国不同的是,我国国储收购除完成保护粮食安全的基本意义外,更主要的还是为“顺价销售”,使其成为调控市场的重要手段。如果一定要跟美国“低吸高抛”的做法对比的话,我国则是“高吸低抛”,完全摒弃了西方粮食储备体系中盈利的目的。2007/2008年度,国家增储800万吨玉米的政策,以高于当时市场价格的标准,在东北产区进行托市收购,有效制止了国内玉米价格持续下跌,并在粮食价格出现强劲上涨苗头初期分别在南方销区及东北地区以低于市场价格的标准竞价销售,防止价格不合理上涨。尽管800万吨的数量对比1.5亿的产量来说微乎其微,但这次增储完成了国家调控粮食市场价格平稳运行的任务。有了这次经验,今年国家分两次共收储玉米1000万吨,尽管目前来看,国内玉米价格仍然没有停止下滑的脚步,但从国储收购的情况来看,政策还是大大提振了市场信心,一定程度上对价格起到了支撑作用。

   必然性—— “紧平衡”将成常态,保持可稳粮食价格

   因水稻种植传统悠久、自然条件优越,享有“国际水稻研究所”之誉的菲律宾,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稻米仍足以自给并且出口。当时世界银行与亚洲开发银行的贷款给菲律宾的条件之一,就是要限缩粮食局的功能,使菲律宾的粮食市场更加去管制化与自由化,粮食局的功能被重新定位为“促进”市场力量的运作。原本粮食局依法要收购本国生产粮食的至少12%,但1977—1983年间仅收购了7.59%,1984—2000年间减少至3.63%,2001—2006年再减少至0.5%。粮食局目前仅流通全国所需稻米的6%,且许多还是粮食局进口买来的,对于粮食市场的干预、调节能力十分有限,反倒促进了菲律宾对进口粮食的依赖,使菲律宾所需粮食的10%都依赖进口。1995年加入WTO之后,情况进一步恶化。依据WTO的农业协定(AOA),菲律宾被迫增加稻米进口,不论本国稻米生产是否足以自给。结果,稻米进口从1994年的0变为1995年的25万公吨,美国的绿色能源政策终于将菲律宾推到粮食绞架面前,2007年大米进口增至170万公吨。2008年3月27日,作为全球大米价格基准的泰国大米在一天内从每吨580美元涨到了每吨760美元。而去年年底时,泰国大米的售价是每吨360美元。此次菲律宾稻米的惨痛教训,为我国粮食安全敲响警钟,加入WTO,则为粮食国际化打开大门,对于我们这个泱泱大国来说,弊大于利。正如前面提到过的,粮食安全是立国之本,刨除自己自足的这一层面,也刨除如美国那样利用大量廉价的粮食出口利润获得经济的飞速增长这一层面,我国是世界少数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发展中国家,由于第三世界粮食短缺,粮食援助也不失为一个良好的维系政治关系、保护政治利益一致的有效措施。
中国现在粮食自给仍在95%左右,所以若中国政府能恰当处理的话,美国的手段暂时对中国没影响,但并不保证对今后没影响。之前人大代表就提出5—10年后中国至少缺粮1—2亿吨,现在世界粮食产量仅20亿吨,那么谁给中国14亿人提供1—2亿吨粮食?
   也许有人会质疑,“国储”会不会由积极的意义转变为垄断。这就要站在新的角度审视粮食在生活中的位置。如果食物像汽车、CD、电影一样,是有弹性的消费品,按照经济规律,将其全面开放和市场化,本身无可厚非。但是,“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粮食是唯一能够联系人和物以及价值的品种,它由人种植后成为商品,具有相应的价值,最后再被人以各种形势消费,包括口粮、蛋白、化工用品等等。所以,把食物提高到比国防更高的人民主权和国家主权地位,一点都不过分。
   上半年商务部政研室曾发布的调研报告显示,未来10年内世界谷物价格将至少上涨10%—20%,整体价格仍有较大上涨空间。国际能源价格高企,正通过直接拉升粮食生产成本、加剧粮食能源化趋势以及大幅增加运输成本等三个渠道,对粮价上涨推波助澜。全球粮食库存已降到近25年来的最低点,将进一步加剧市场波动。商务部专家称,未来粮食“紧平衡”将成为一个常态,中长期看中国将成为粮食净进口国。所谓“紧平衡”是指国家粮食实际上是刚刚满足基本需要。处于“紧平衡”状态下,一旦供需发生较小变化,价格就会发生比较大的波动,保护粮食生产,保证安全的储备体系,在全球闹粮荒的时期,可以避免因进出口而受到来自国际的影响。另外适度保持“紧平衡”的和平年代,也有利于市场价格稳定运行,防止粮食价格过分上涨或下跌。
综上所述,“增储”不仅在当前有着非凡意义,而且今后也必将成为助推国家经济发展,维护粮食市场秩序的重要手段。针对今年玉米市场出现的供应过剩的形势,“增储”一方面能够提振国内玉米行情,另一方面,考虑到今年气候异常,明年能否继续创造6年连续丰产奇迹,会不会出现减产甚至绝产的情况还不确定。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曾表示“手里有粮,心中不慌”,这是对“增储“必要性及必然性最生动的诠释。

纠错

期货从业资格考试辅导权威名师团队 助你通关! 咨询:010-51294794

环球网校:期货从业资格考试套餐震撼推出 咨询:010-51294794

  • 优惠活动:2012期货辅导套餐 五折优惠热招中  详情>>

课程名称 主讲老师 精讲班
模考班 报名
课时 学费 试听 课时 学费
基础知识 何志良 37讲 300元 二套题 100元
期货法律 刘伦 20讲 300元 二套题 100元

2012期货从业资格考试优惠活动进行中 咨询:010-51294794

  • 保过班全科:全程强化班+应试点题班 详情>>

辅导科目 教师 全程强化班 应试点题班
课时 试听 报名 课时 试听 报名
期货投资分析 魏伟 30 6
期货从业资格(基础知识) 郑春时 15 6
期货从业资格(法律法规) 张晔 29 6

报造价工程师辅导可免费获赠上一年同科目辅导! 咨询:010-51268840

  • 精品班:当期考试未通过 下期学费减半。  详情>>
  • 实验班:入学签协议 考试不过返学费。    详情>>

造价师课程名称
试听
主讲老师
普通班
精品班
实验班 考前特训班 报名
真题解析 模考点评
基础理论与相关法规 刘 菁 300元 800元 1500元 120元 120元
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 高 华 300元 800元 1500元 120元 120元
工程技术与计量(土建) 李毅佳 300元 800元 1500元 120元 120元
工程技术与计量(安装) 陈伟珂 300元 -- -- -- --
工程造价案例分析 王 英 300元 800元 1500元 120元 120元

育路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育路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育路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育路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