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数量关系之追及问题
来源:中公教育发布时间:2012-06-11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追及问题近两年来逐渐成为行测试卷中数字运算部分的“座上客”,在此,中公教育专家针对此问题展开深入的探讨:
一、追及问题的特征
(一)两个运动物体同地不同时(或同时不同地)出发做同向运动。后面的比前面的速度快。
(二)在一定时间内,后面的追上前面的。
追及问题涉及两个或多个运动物体,过程较为复杂,一般借助线段图来理清追及问题的运动关系。
例题1: 小胖步行上学,每分钟行72米。一次小胖离家512米后,爸爸发现小胖的文具盒忘在家中,爸爸带着文具盒,立即骑自行车以每分钟200米的速度去追小胖。问爸爸出发几分钟后在途中追上小胖?
A.2 B.3 C.4 D.5
中公解析:此题答案为C.此题属同地不同时的追及问题,画线段图分析:
如上图所示,可知存在等量关系:小胖第一段的路程+小胖第二段的路程=爸爸走的路程。
设爸爸x分钟后在途中追上小胖,则有512+72x=200x→200x-72x=512→128x=512,解得x=4.
二、追及问题公式
由上例可知,爸爸与小胖的速度之差×时间=开始追及时拉开的距离。在追及问题中,我们把开始追及时两者的距离称为追及路程,大速度减小速度称为速度差。由此得出追及问题的公式:
例题2: 甲、乙两架飞机同时从一个机场起飞,向同一方向飞行,甲机每小时行300千米,乙机每小时行340千米,飞行4小时后它们相隔多少千米?这时候甲机提高速度用2小时追上乙机,甲机每小时要飞行多少千米?
A.100,260 B.120,320 C.160,360 D.160,420
【责任编辑:育路编辑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