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例题解析11
来源:中大网校发布时间:2012-03-08
1.「2006年试题」政府对进出口贸易进行干预的手段包括( )。
A.财务核算 B.关税壁垒 C.非关税壁垒 D.出口退税 E.出口补贴
答案:BCDE
2.「课后题第6题」非关税壁垒的措施包括( )。
A.实行进口配额制度
B.实行进口许可证制度
C.自愿出口限制
D.歧视性公共采购
E.技术标准和卫生检疫标准
答案:ACDE
3.「课后题第4题单选」国际资本流动的内在动力是( )
A.资本过剩 B.资本不足
C.利用货币利差及汇率变动获得利益 D.给流出国和流入国都带来收益
答案:D
4.「多选—课后第7题」对资本流入国来说,资本流入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是( )。
A.短期资本流入易造成国内金融秩序混乱
B.加重外债负担
C.有可能引发债务危机和金融危机
D.对长期投资利用不当,还可能沦为资本输出国的附庸
E.导致经济停滞,减少就业机会
答案:ABCD
5.「单选」在我国,用( )来特指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财政
A.生产建设性财政 B.公共财政 C.特殊财政 D.家政
答案:B
解析:公共财政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财政形态,特指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财政。
6.「课后题第4题」我国计划经济条件下的财政明显的具有( )的特点
A.家计 B.私人 C.公共财政 D.生产建设性
答案:D
解析: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是资源配置的主体,财政的职能范围既涉及公共物品和服务的生产提供,也涉及大部分私人物品的生产和提供,财政集中了整个社会相当份额的财力,整个社会扩大再生产资金的大部分是直接预算拨款方式提供的,仅基本建设投资支出就大体占国家预算支出的40%多。所以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财政明显具有“生产建设性”特点。
7.「08年单选」条件相同的经济主体应当享受同等的税收政策,这体现了公共财政的( )特征
A.法制化
B.弥补市场失灵
C.为市场提供一视同仁服务
D.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作为其出发点和落脚点
答案:C
解析:公共财政必须为市场提供一视同仁的服务,表现在财政支出方面,意味着公共财政提供的服务是适用于所有的市场活动的,或者服务于所有市场活动主体的根本利益,表现在税收方面,意味着条件相同的经济主体应当享有同等的税收政策。
8.「07年单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照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基础性作用的要求;公共财政要以满足( )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A.私营经济需要
B.社会公共需要
C.国有经济需要
D.涉外经济需要
答案:B
解析:考核公共财政的基本特征。公共财政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作为公共财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9.「课后题第3题」公共财政以( )为活动目的。
A.部门利益 B.企业利益 C.家庭利益 D.社会利益
答案:D
解析:公共财政具有非市场营利性的性质,只能以社会利益为活动目的。
10.「课后题第5题」公共财政活动的领域主要是在( )领域。
A.市场有效 B.市场失效 C.经济 D社会
答案:B
解析:公共财政活动领域主要是市场失灵领域,即市场失效的领域
11.「课后题第10题」公共财政是法治化财政,其要求是( )
A.要以法律为基础 B.政府全部收支要编入预算
C.政府预算要经同级政府批准后执行 D.要接受公众的监督
E.预算要经同级人大常委会审查批准
答案:ABD
解析:政府预算要经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批准,政府要严格按经同级人大批准的预算执行,并接受公众和人大的监督。
12.「05年多选」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担负的职能有( )。
A.资源配置职能 B.收入分配职能 C.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
D.综合平衡职能 E.货币发行职能
答案: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