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重要考点(10)

来源:育路教育网发布时间:2011-12-23 14:38:41

第十章 课外活动

  复习提要

  本章简要介绍了课外活动的含义与特点、任务与作用、内容和形式,论述了教师如何指导学生的课外活动。

  知识点梳理

  1.课外活动的含义

  课外活动是指学校在课堂教学任务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它是学生课余生活的良好形式。

  2.课外活动的特点

  (1)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自 愿选择性

  (2)课外活动内容和形式的灵活多样性

  (3)学生在课外活动组织上的自主性

  3.课外活动的任务与作用

  课外活动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课外活动有其自身特点,有独特的教育作用。

  (1)充实学生的生活,扩大学生活动领域,密切学生与社会的联系

  (2)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特长

  (3)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探索意识和创造才能

  4.课外活动的内容

  课外活动范围广泛,形式多样,按其性质可分为六类,即科技活动、学科活动、文学艺术活动、体育活动、社会活动、传统的节假日活动。

  5.课外活动的彤式

  (1)群众性活动

  群众性课外活动是组织多数或全体学生参加的一种带有普及性质的活动。它包括:①报告和讲座;②各种集会;③各种比赛;④参观、访问、调查、 旅行;⑤社会公益活动。

  (2)小组活动

  小组活动是学校课外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主要包括学科小组、技术小组、艺术小组、体育小组。

  (3) 个人活动

  个人活动是学生在课外进行单独活动的形式。它往往与小组或群众性活动相结合,由小组或班级分配任务,根据个人的兴趣、才能,个别单独地进行。

  个人活动是课外活动的基础,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特点,课外活动不可忽视的重要形式和方法。

  课外活动的形式和方法,根据时间长短,可分为长期性活动、短期性活动、临时性活动;根据活动场地,可分为室内活动、室外活动、校外活动;根据活动机能分,可分为接受性活动、创造性活动、训练性活动。

纠错

育路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育路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育路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育路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教师资格考试辅导资料

教师资格考试辅导课程报名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