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广东公考行测辅导:语句表达备考策略
来源:华图教育发布时间:2011-12-01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语句表达的考查范围包括病句辨析和歧义句辨析。这种题型在去年和今年的国考大纲言语部分均有出现,一些地方性公务员考试,如深圳市市考,这种题型也是每年必出现。因此,对于言语部分的备考,在重点攻破片段阅读和逻辑填空这两种题型的基础上,应了解语句表达的考查特点,避免在考试中措手不及。
首先,我们来看病句辨析。病句辨析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句子成分搭配不当
(一)主谓搭配不当
1.春风一阵阵吹来,树枝摇曳着,月光、树影一齐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声响。
「解析」这句话读来觉得可笑,原因就是“月光”和“树影”这两个主语不能搭配谓语“发出声响”。
(二)主宾搭配不当
2.童年的这段刻骨铭心的记忆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真情。
「解析」去掉所有的修饰语之后这句变成“记忆是真情”,这是主宾搭配不当。
(三)谓宾搭配不当
3.采取各种办法,大力提高和培养工人的现代技术水平,是加快制造业发展的一件迫在眉睫的大事。
「解析」“提高”可以和“水平”相搭配,但“培养”应该和“能力”相搭配。
(四)中心语和修饰语搭配不当
4.我们中华民族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曾经有过优越的贡献。
「解析」“贡献”应该与“卓越”相搭配,而能与“优越”相搭配的一般是“条件”或者“环境”。
(五)一面对两面搭配不当
5.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要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门技术人才。
「解析」一面对两面是口语中常犯的错误。这句话中,前半句是“能否迅速发展”,而后半句只说到“加速训练”,即只提到“能”这一层面的内容,没有提到“否”这一面的内容。
二、句子成分残缺或多余
6.这个问题解决得很好,但也存在着几个缺点需要我们努力。
「解析」“努力”后面缺少“改正”,如果不加上“改正”原句的意思只能理解为努力的对象是“缺点”,显然不符合逻辑。
三、语序不当
7.每一个立志成才的青年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对祖国建设事业有贡献的人。
「解析」“将来”的位置不对,应放到“成为”之前。
四、逻辑矛盾
8.《通知》严禁上级部门不得违反有关规定干预下级机关的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配置,强调机构改革涉及的人员要正确对待进退留转,服从组织分配。
「解析」“严禁上级部门不得违反”否定加否定等于肯定,原文的意思变成了“要上级部门违反”,显然与作者本意相矛盾。
五、用词不当
9.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武的海军战士,右边是一位莘莘学子。
「解析」“莘莘学子”指的不是一个人,而是很多人,因此用在这里形容一个学子是不恰当的。
六、句式杂糅
10.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起有伏、波浪式前进的,这是由于事物的内部矛盾以及自然和社会的种种外因影响所决定的。
「解析」句式杂糅是一种比较难识别和改正的病句,本句话杂糅了两个结构:“由于……的结果”和“……所决定的”。改正有两条途径,改为“……这是由于事物的内部矛盾以及自然和社会的种种外因影响的结果”或者改为“……这是事物的内部矛盾以及自然和社会的种种外因影响所决定的”。
语句表达的另一个考查方面是歧义句辨析,根据歧义产生的原因分为语法歧义、语汇歧义和语音歧义:
一、语法歧义
(一)定语修饰指代不清
1.一个学生的建议
「解析」“一个”可以修饰“学生”也可以修饰“建议”。因此这句话有两种理解方式:
(1)一个学生提出的建议;
(2)学生们提出的一个建议。
(二)主谓宾搭配歧义
【责任编辑:育路编辑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