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上海市公务员考试专业科目考试大纲
来源:21世纪人才网发布时间:2011-11-25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五)房地产法:房地产与房地产法,国有土地使用权划拨和出让,房地产转让、商品房预售、房地产抵押和房屋租赁,房地产权属登记。
第九部分 社会法
一。劳动法:劳动基本法,劳动合同法。
二。社会保障法: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法律制度。
三。社会保险法:社会保险和社会保险法,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社会保险费征缴,社会保险基金,社会保险经办,社会保险监督,法律责任。
四。环境资源法:环境保护基本法,自然资源法。
第十部分 诉讼法
一。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刑事诉讼中的专门机关和诉讼参与人,管辖和回避,辩护与代理,刑事证据,强制措施,附带民事诉讼,期间和送达,立案、侦查和起诉,刑事审判程序,死刑复核程序,审判监督程序,执行。
二。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主管和管辖,诉的概念,诉讼当事人和诉讼代理人,民事证据,民事诉讼中的证明,期间、送达,法院调解,财产保全和先予执行,强制措施,民事审判程序,督促程序和公示催告程序,执行程序。
三。行政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的基本原则,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和管辖,行政诉讼参加人,行政诉讼基本程序,行政诉讼的证据和法律适用,行政案件的裁判与执行。
《综合管理》
第一部分 公共行政
一。公共行政概述:公共行政的涵义,公共行政的主体,公共行政的客体,行政主体的职能。
二。行政组织和行政体制:行政组织的涵义,行政组织的类型,行政组织设置的原则,行政组织体制。
三。行政领导:行政领导的涵义,行政领导者的职位、职权和职责,行政领导和管理理论,行政领导体制,行政领导的方式,行政领导者的素质、技能、艺术,行政领导集体的结构。
四。公共政策:公共政策的涵义和功能,公共政策的类型,公共政策的主体和客体,公共政策的制定,公共政策的执行,政策执行的合法性与政府形象,公共政策的评估,公共政策的终结。
五。行政执行与依法行政:行政执行的涵义,行政执行的原则,依法行政的内涵,依法行政与政府行政能力,依法行政与政府合法性,行政沟通的涵义,行政沟通的类型、障碍和模式,行政协调的涵义,行政协调的类型,行政协调的方式,行政控制的涵义,行政控制的方式,行政监督的涵义,行政监督体系。
六。行政方法与技术:行政方法的涵义,行政方法的类型,行政技术的涵义,行政技术的类型。
七。人事行政:人事行政的涵义,人事行政的基本原则,人事行政的过程,西方公务员制度的主要特点,中国公务员制度的基本内容。
八。公共财政:公共财政的涵义,公共预算的涵义,公共预算管理的基本模式,税收管理的涵义和特点,非税收管理的形式,公共支出的类型,我国公共财政的体制。
九。行政改革与发展:行政机构改革,行政体制改革,公务员制度改革,地方政府改革与创新,行政发展模式,行政发展的新趋势,民主行政。
第二部分 行政法学
一。行政法概述:行政法的涵义,行政法的调整对象,行政法的渊源,行政法的基本原则,行政法律关系的涵义和特征。
二。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行政主体的涵义,行政主体的范围,行政相对人的涵义。
三。行政行为:行政行为的涵义,行政行为的类型,行政行为的构成要件和合法要件,行政行为的效力。
四。行政立法:行政立法的涵义,行政立法的种类,行政立法的原则,中国的行政立法体制,行政立法的效力关系。
五。行政许可和行政确认:行政许可的涵义,行政许可的种类,行政许可的程序,行政确认的涵义,行政确认的种类。
六。行政处罚和行政强制:行政处罚的涵义,行政处罚的种类,行政处罚的程序,行政强制的涵义,行政强制的种类。
七。行政征收、行政补偿和行政裁决等:行政征收的涵义,行政征收的种类,行政补偿的涵义,行政补偿的性质,行政裁决的涵义,行政裁决的种类,行政裁决的程序,行政指导的涵义,行政合同的涵义,行政事实行为的涵义及种类。
八。行政程序:行政程序的涵义,行政程序的基本原则,行政程序的基本制度。
九。行政复议:行政复议的涵义,行政复议的基本原则,行政复议的基本制度,行政复议的法律关系,行政复议的受案范围,行政复议的管辖,行政复议的程序。
十。行政赔偿:行政赔偿的涵义,行政赔偿法律关系,行政赔偿责任的构成,行政赔偿的范围,行政赔偿的程序。
十一。行政诉讼:行政诉讼的涵义,行政诉讼法律关系,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行政诉讼的管辖,行政诉讼的证据,行政诉讼的程序,行政诉讼的法律适用,行政诉讼的判决、裁定和决定。
第三部分 综合管理实务
一。秘书理论概述:秘书的涵义和特征,秘书工作的性质、内容和作用。
二。秘书工作机构的职能与工作要求:秘书工作机构的性质,秘书工作机构的设置,秘书工作机构的职能和工作要求,秘书部门及其人员的管理。
三。秘书机构的日常工作:沟通与协调,办公室管理,公文管理,会议管理,信访工作,督查工作,保密工作。
四。信息工作与调查研究:收集信息的主要内容和形式,信息处理的程序和方法,调查研究的内容、类型与方法,调查研究的程序和步骤。
五。公文写作概述:公文的主题、构成要素、类型、格式,公文写作的格式和规则,公文主题的特点,公文结构的特点和形式。
六。行政机关公文的写作:命令,议案,决定,意见,公告,通告,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函,会议纪要。
七。机关事务性文书的写作:计划,记录,总结,调查报告,简报。
八。行政公文的处理:行政公文的办理,行政公文的行文规则,行政公文的整理和归档,电子文件的管理。
《经济管理》
第一部分 资源配置与管理
一。市场机制:效用和成本,最优生产要素组合,要素边际报酬,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垄断竞争、寡头垄断的市场特征,经济行为博弈分析。
二。资源配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资源配置,市场类型,生产要素供求及价格决定,经济效率和经济福利,市场失灵。
三。微观经济管理:企业的性质、边界与目标,组织管理,企业成本与利润,供求法则,需求分析与估计,供求关系,生产决策分析,企业决策与政府管制。
第二部分 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与产业政策
一。市场结构:市场结构的基本类型,行业进入壁垒的概念和分类,行业退出壁垒的概念和分类,交易费用理论基本观点,博弈论基本概念,信息不对称及其解决。
二。市场行为:定价行为、倾销与反倾销,企业并购的形式与动因,企业纵向一体化的收益和成本,企业技术创新的目的,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的关系。
【责任编辑:育路编辑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