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上海市公务员考试专业科目考试大纲
来源:21世纪人才网发布时间:2011-11-25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五。城建管理与依法行政:城市建设管理领域内依法行政,行政法律关系,行政行为的分类与成立的条件,行政许可设定范围与程序,行政处罚的种类与程序,行政复议的范围、管辖与程序,行政诉讼的原则、受案范围及主要程序。
第三部分 城市建设管理相关专业知识
一。城市规划基本理论:城市形成的动因,城市化进程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城市规划的任务和作用,城市用地分类与评价,城市用地的构成和空间布局,项目建设规划控制,城市规划实施的目的与作用,城市规划实施的机制、原则。
二。建筑学基本知识:中国建筑的主要分类与特征,公共建筑的空间组织与场地要求,住宅建筑、工业建筑的功能空间组合,场地选择的基本原则,场地规划控制要点,场地空间布局,建筑结构的基本类型与特点,建筑材料的分类、基本性质和组成构件,建筑项目策划与设计。
三。市政公用设施管理:城市市政公用设施的系统构成,市政公用设施的性质和作用,城市用水分类,主要给水设施布局的原则与要求,城市用水量预测与计算,城市水源保护,城市排水工程的内容,排水体制的选择,污水量预测与污水处理,城市电源的类型,城市用电负荷预测与计算,城市供电网络,燃气种类,燃气输配设施布局,城市电信工程,城市垃圾收集和处理,城市工程管线分类、特征与布置原则,城市灾害的种类、防灾减灾系统的构成和设置要求。
四。城市道路和交通管理:我国城市道路的分类,城市道路横断面的组成、类型、选择与组合原则,城市综合交通的组成,城市交通的特征及交通调查,城市公共交通结构,我国城市交通发展的政策,上海市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的基本内容,上海市陆上立体化综合交通网络体系,上海市构筑国际大都市一体化交通的基本特征、基本任务与设施的内容,城市交通枢纽设施的分类与特点,城市轨道交通的分类和技术特征,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标准。
五。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生态学及城市生态学的基本知识,城市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与基本功能,环境问题的类型,造成城市环境问题的主要因素及综合治理措施,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内容、程序与基本方法,生态工程基本知识,环境规划编制的原则和程序,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基本内涵,清洁生产的主要内容。
六。信息网络技术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中的应用: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数据来源与输入,数据储存与管理,遥感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其在城市建设管理中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基本概念、构成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电子政务在城市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数据库技术在数字化城市建设中的应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城市交通管理中的应用,城市网格化管理的基本知识。
《农村建设管理》
第一部分 农村建设管理政策法规
一。十七大报告:农村综合改革逐步深化,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技术创新体系,统筹城乡发展,支农惠农政策,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加强基层党的建设。
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方针、政策、长效机制,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保障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乡村治理机制。
三。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意义,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加强和改善党在农村的领导。
四。建国前后土地改革历程和农业经济体制改革:互助合作组织的宗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内容,农业经济体制改革的路线与方针。
五。改革开放以来有关“三农”的若干“一号文件”: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内容;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内容,建设新农村的要求;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内容,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内容,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内容;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内容;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内容。中央对建设新农村的深层次的三大考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的两条根本原则。
六。相关政策:“三支一扶”的重要意义、“三支一扶”计划的含义、内容。
第二部分 农村建设管理相关理论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特征,基本框架,经济运行机制,经济体制,宏观调控,收入分配与保障制度。
二。城乡发展与城乡关系理论:农村经济发展一般规律,城乡关系界定,城乡关系结构,二元结构理论,城乡关联理论。
三。我国城乡经济现状:城乡二元结构,城乡关系失调,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四。城乡统筹与经济协调发展:城乡统筹的内涵、出路,城乡社会整合与社会和谐,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模式,区域工业化、城市化与市场发育的关系,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关系,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五。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新农保”)体系构建:新农保政策的内容、原则和意义,新农保和老农保的区别、新农保的建立方法,新农保政策的创新。
六。社会管理:社会管理的内涵,社会管理的方法与形式,社会管理的重点和难点,社会管理创新中的理念更新、方法创新和机制创新,社会管理创新的路径,社会管理创新对政府强化社会服务功能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第三部分 农村实务和综合管理
一。农业农村管理知识: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农业生产与粮食安全,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权益保护,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土地总体规划,耕地保护,国家和本市有关村民委员会组织相关法规,农村基层组织工作相关法规。
二。信息与调查研究:收集信息的主要内容和形式,信息处理的程序和方法,调查研究的内容、类型与方法,调查研究的程序和步骤。
三。公文写作概述:公文的主题、构成要素、类型、格式,公文写作的格式和规则,公文主题的特点,公文结构的特点和形式。
四。行政机关公文的写作:命令,议案,决定,意见,公告,通告,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函,会议纪要。
五。机关事务性文书的写作:计划,记录,总结,调查报告,简报。
六。行政公文的处理:行政公文的办理,公文的行文规则,行政公文的整理与归档,电子文件的管理。
【责任编辑:育路编辑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