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公务员面试相关知识备考辅导(42)
来源:华图教育发布时间:2011-11-23 11:33:52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理想的面试结果是面试官全面而准确地了解到了考生的优势所在,这是每一位面试者所期望的结果。但在面试中,多数的面试者是一半苏醒,一半沉睡。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由于认知的偏差、焦虑、恐惧等莫名的情绪引起的。在面试之前,明智的考生应该挖掘自己潜在的力量,用积极的心态来消除负面心理的影响,在面试中满怀信心地展现自己的风采。
一、充满自信
面试还没有开始,很多人的信心大厦就已经垮掉。他们知道在公务员的录用中,面试是最最关键的一环;因而习惯性地无限度地夸大面试中的每一个因素,把每个因素都当成难以逾越的大山。结果,他们不战而败,弃甲投降。他们对面试因素的误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面试考官。面试考生经常把考官想像成为“冷面杀手、阴阳怪气、笑里藏刀、盛气凌人、挑三捡四、傲慢无礼……”的人,考生必须要无条件地接受考官的百般责难和挑剔。
其次,同一职位的竞争者。考生总是把他的竞争对手想像成为个个服装整齐、年轻俊逸、学历不凡、气质潇洒、无懈可击的人,总觉得自己浑身都是毛病,处处不如对手。
第三,考生自己。“我可能运气不好,我说话过于紧张,我的西装不够漂亮,我个子太矮,我缺乏应变力,我……”。总之,自己到处都不行。
面试前在心理上对各种因素过分夸大,会让面试者无法自如地展现自己。一旦面试考生在心理上接受某个假设,他将一步一步地踏入自我设定的陷阱中,从而严重地影响到面试者的理性判断力,而这正是面试中至关重要的内容。
那么,如何跨越这个心理难关呢?我们来分析一下。
面试官的确握有生杀大权。但是,面试者和面试官之间,面试者和面试者之间,更有一个核心——面试单位,面试官要为面试单位招录合格的公务员,面试者则希望成为面试单位中的优秀成员,面试考生学会站在面试单位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就能够摆脱假想的敌对状态。
面试考生可以把面试官想像为你的上级,把竞争者设想为你的同事,把你自己看成是一个负责的国家公务员。这时,面试的场景将化为一种互动的人际情境,考生就能够在一种轻松的心理状态下从容应对。
我们习惯于构想出形形色色的敌人,是因为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常常将自己固定在几种不健康的人际交往模式中。我们习惯性地说:“我不好——你好,我不行——你行”;或者,我们一贯认为“我不好——你也不好,我不行——你也不行”;或者,我们经常以为“我好——你不好,我行——你不行”。承认一方,否认另一方,就必然会将你带入不必要的敌对状态中。
真正健康的、成熟的人际交往模式应该是“我行——你也行,我好——你也好”。这种心态的特点是:去发现自己、他人和世界的光明面,从而使自己保持一种积极、乐观进取的精神状态。一旦拥有了这种态度,面试者不必劳神费力地去讨好主考官,压制别人,他将能坦然自若地表现自己的所有优势,他将能理性地绕过自己和主考官有意无意设下的陷阱。
“我行——你也行,我好——你也好”也意味着,面试者还没进入面试单位,就已经把面试单位当成家了。
【责任编辑:育路编辑 纠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