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艳女士对HR过去十年的分享
来源: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发布时间:2011-10-20
编者按:2011年9月17日、18日,中国人力资源100人2011年(第八届)秋季论坛在北京未名湖畔奘师禅修中心如期召开。数十位优秀企业的人力资源部最高负责人、知名管理学者、人社部官员齐聚一堂,回顾过去十年作为老板的“参谋”、直线经理的“政委”和员工的“支持者”所经历的酸甜苦辣咸,展望未来十年中国政策、经济、劳动力人口发展趋势,聆听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结果与前景,并深入探讨在此环境下HR的使命和价值观、愿景和角色定位、能力体系以及执行计划。
以下是IBM人本管理总经理,“100人第一届年度主席”白艳女士在本次论坛上的精彩分享。
国玉让我准备两个故事,外企跟国企不太一样,很多时候我们不谈利益、命运,更多谈的是做事,因此没有特别的故事,便准备了一个议题:回顾一下我们过去的十年。
过去十年国际上的重大事件
根据白氏调研报告,从国际上来看,2000年,我们经历了“网络泡沫”破灭、加入世贸组织、对整个世界都造成巨大的震动9.11恐怖袭击,从以国家为中心看世界转变为所有的人联合起来看世界的非国家行为。2002年,欧元正式流通;2003年,美国对伊拉克宣战、2004年,对亚洲影响非常大的南亚海啸。2008年,奥运在北京成功举办的历史性印记,对于中国人来讲,这是我们的骄傲和自豪,大家多年的努力实现了。金融风暴,我们深切地感受到金融风暴对我们的冲击,同时也看到中国的经济和管理体制的价值,金融风暴时,我们没有像很多国家似的,很深的陷进去,世界对中国体制另眼相看。
2010年,美国的第一位黑人总统,美国是一个超级大国,他在多元文化和人的平等对待上有特别好的体现,如果把这个事情放到中国,估计还要等待一段时间。2011年,本拉登被击毙。
关于加入世贸组织,当年我们请龙永图做分享,问:中国加入世贸,他最大感触是什么?他说:加入世贸,更多的耗费不是跟外面的谈判,而是内部的谈判。很多时候你在同意或者不同意某个条款,背后都有很多利益分割,大家只有把个人利益、自有利益贡献出来,才能达成国家的利益。
过去十年国内的重大事件
2001年,加入世贸;2003年,民族凝聚力空前高涨的全民抗击非典;2003年,与世界先进技术并行的神州号载人航天飞行;2005年,我国步入股份制的新经济机制,人民币采取弹性汇率机制;2006年,中国2600多年的皇粮国税机制的农业税条例废止;2008年,汶川5.12地震;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2009年创业板开板。2010年,具有纲领性指导的“十二五”规划出台。
中国HR的过去十年
对于我们中国的HR,过去十年,触动最大的就是劳动法和劳动法细则的实施,每个企业都在调整自己HR的策略。其中,工会是很大的议题,尤其对于外企来讲,成立和不成立,到现在为止褒贬两议。51job在美国上市,这是第一个人力资源的平台在美国上市,我们愈演愈烈的人才争夺战与大学扩张带来的就业难。国企、民企和外企共存的情况下HR不一样的性质,大学生最中意的首选雇主由外企转变为民企和国企;80后进驻企业,而且慢慢的变成了企业的主力军,他们的特点、烙印和文化背景,每一个企业都对此产生了思考。
知识型的员工能不能成为主流,更多的取决于知识型的员工是否能提升他们的生产力。人力资源从早期更多的关注人力资源的资本建设转变为关注领导力发展,,我们必须具备国际化的人才视野,如何帮助企业走出国门,我们需要的国际化人才到底是什么?
我们经历了HR不同的发展阶段,一些公司的HR,仍旧作为一个行政管理人员对政策进行制定,管理人员的进职、离职,在工作场所中扮演保护劳动关系的“警察”角色;一些公司的HR转变为专门型人才,有自己的招聘,用很多HR的理念,解读并应用HR政策、行动帮助达成业务战略,激励员工积极主动完成业务目标,帮助公司建立管理机制;也有一些公司的HR真正做到了业务的合作伙伴,当业务出现问题时,第一个找的就是HR,HR能给很多有影响力的建议,对HR部门,HR专业人员及HR的实践活动进行梳理、创造、激发并提升组织能力,这个是HR的最高境界,HR能够真正做到成为公司的合作伙伴。这个里程是阶梯性的,在中国,我们同时经历了管理发展史、业务发展史等所有的过程。中国的环境对我们特别有价值,给了我们一个机会,我们十年间经历了国外七、八十年的历史,
我们有幸参与HR的变革历程。整个HR的成长史,就是HR的变革史,我们从一开始的什么都做转变为对专业的加强,到现在把低价值的东西变成一个外包,或者是变成一个服务中心的,让它在低价值的领域里面变成高业务合作的模式,让我们的管理人员能够有更多的精力支持和战略的发展。
随着我们的专业性越来越强,我们通过理论影响了很多企业的组织建设,对整个社会最大的贡献包括我们提出了胜任力、绩效管理理念、薪酬架构应该怎么建立的理论,多元文化怎么做,组织建设,怎么做继任者计划,怎么做人才规划。我们也开始有自己的方法论,有业务的战略,也有HR的战略,更重要的是我们基于什么样的方法论,让大家的理解有一个共识,在共识的影响下,大家做同样的事情。
过去十年中值得HR读的好书
我们在过去的十年里面有幸拜读了关于管理学及人力资源相关的很好的书,诸如:汤姆斯。弗里德曼的《世界是平的》,因为IT信息系统的改变,让我们的信息交替变得更快,世界变的更小;《人力资源冠军》,第一个提出了HR,人力资源首先应该是业务伙伴的合作者,同时提高了我们自我要求;《从优秀到卓越》、《基业常青》告诉我们企业成长阶段是什么;《平衡积分卡》,把人力资源财务和业务放到一起;《第五项修炼》,让我们怎么帮助企业成为一个学习型的企业;《组织设计》,交给我们很多方法论;《未来领导者》,在国际化人才上面,提出了他们非常独特的见解,还有《赢和赢的答案》
IBM人本管理
过去十年,不论是国外还是国内,我们也被一些人影响,很多公司在整个成长的过程当中有沉有浮。
今年是IBM公司的百年,回顾百年历史。
1962年,IBM的前CEO汤姆 沃森在哥伦比亚大学分享IBM公司50年历史。他用一组惊人的数据开始他的演讲 – 在1900年美国最顶尖的25家公司中,只有两家还在1961年的顶尖25家公司名单上,其中一家收购了原名单中的6家公司, 2家公司已经不存在了,另外15家公司的业绩已经远远落后了。 50年后的今天,2011年,IBM公司庆祝其百年华诞。IBM现任CEO彭明顿先生给了我们另外一组数字。 1962年在世界500强公司名单上的顶尖25家公司中,只有6家还留在排行榜上。而IBM在1962年还没有在世界500强名单中。IBM是在1963年入选的。 历史告诉了我们什么? 一家公司可以辉煌,可以非常成功,但也可以滑出掌控。对IBM来讲,支持公司成功100年的精神是创新。创新成就人才,人才造就创新。
未来十年,HR的发展机会
未来十年,我们的机会在哪里?借用Dave Ulrich的一句话,“什么样的公司能赢?在这个不断变化着的高科技驱使下的商业环境中,不靠产品特色,不靠成本领先,发现和留住人才才是竞争的重点。”这在IBM意义越来越深刻。 2008年在IBM,我们参考高速发展中国家,评估我们最大的风险在哪里。着手建立一个流程,企业中的风险掌控如何做,HR在整个项目中承担非常重要的角色。我有幸参与了这个项目,我们提出企业成功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人才。在整个过程中,我们一直挑战自己,寻找好的方法论,寻找好的流程,我们是不是有能力说服我们的企业和人员关注这个市场。经过几年的努力,IBM的企业战略中,HR成为很重要的一章,从中国开始影响全球。从去年开始,我们在做年的规划或者未来短期规划的时候,HR的作用都起到关键作用,这是一个巨大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