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课程  书店 学校  题库 论坛  网校  地方分站: 北京 | 上海 | 郑州 | 天津 | 山东
报名咨询热线:010-51268840、51268841
 监理工程师
 考试动态  报考指南   考试大纲   政策解析   成绩查询   考试教材   考试论坛   网络课程
 合同管理: 考试辅导|真题|模拟题 质量投资进度控制:考试辅导|历年真题|模拟题  案例分析:考试辅导|真题|模拟题  理论与法规:考试辅导|历年真题|模拟题
地区信息

2012年监理师考试三项控制知识点辅导18

作者:   发布时间:2011-09-06 17:59:53  来源:育路教育网
  • 文章正文
  • 网校课程
  • 调查
  • 热评
  • 论坛

    第二节  调查表法、分层法、排列图法与因果图法

    一、统计调查表法

    统计调查表法又称统计调查分析法,它是利用专门设计的统计表对质量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粗略分析质量状态的一种方法。

    在质量控制活动中,利用统计调查表收集数据,简便灵活,便于整理,实用有效。它没有固定格式,可根据需要和具体情况,设计出不同统计调查表。常用的有:

    (1)分项工程作业质量分布调查表;

    (2)不合格项目调查表;

    (3)不合格原因调查表;

    (4)施工质量检查评定用调查表等。

    应当指出,统计调查表往往同分层法结合起来应用,可以更好、更快地找出问题的原因,以便采取改进的措施。

    二、分层法

    分层法又叫分类法,是将调查收集的原始数据,根据不同的目的和要求,按某一性质进行分组、整理的分析方法。分层的结果使数据各层间的差异突出地显示出来,层内的数据差异减少了。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层间、层内的比较分析,可以更深入地发现和认识质量问题的原因。由于产品质量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而对同一批数据,可以按不同性质分层,使我们能从不同角度来考虑、分析产品存在的质量问题和影响因素。

    常用的分层标志有:

    (1)按操作班组或操作者分层;

    (2)按使用机械设备型号分层;

    (3)按操作方法分层;

    (4)按原材料供应单位、供应时间或等级分层;

    (5)按施工时间分层;

    (6)按检查手段、工作环境等分层。

    [例7-1]:钢筋焊接质量的调查分析,共检查了50个焊接点,其中不合格19个,不合格率为38%。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试用分层法分析质量问题的原因。

    现已查明这批钢筋的焊接是由A、B、C三个师傅操作的,而焊条是由甲、乙两个厂家提供的。因此,分别按操作者和焊条生产厂家进行分层分析,即考虑一种因素单独的影响,见表7-2和表7-3.

    由表7—2和表7—3分层分析可见,操作者B的质量较好,不合格率25%;而不论是采用家厂还是乙厂的焊条,不合格率都很高且相差不大。为了找出问题之所在,再进一步采用综合分层进行分析,即考虑两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见表7-4.

    分层法是质量控制统计分析方法中最基本的一种方法。其他统计方法一般都要与分层法配合使用,如排列图法、直方图法、控制图法、相关图法等,常常是首先利用分层法将原始数据分门别类,然后再进行统计分析的。

    [例题]:(  )是质量控制统计分析方法中最基本的一种方法。其他统计方法一般都要与之配合使用。

    A. 排列图法

    B. 分层法

    C. 直方图法

    D. 相关图法

    答案:B

    三、排列图法

    1.排列图法的概念

    排列图法是利用排列图寻找影响质量主次因素的一种有效方法。排列图又叫帕累托图或主次因素分析图,它是由两个纵坐标、一个横坐标、几个连起来的直方形和一条曲线所组成。实际应用中,通常按累计频率划分为(0%—80%)、  (80%—90%)、  (90%-100%)三部分,与其对应的影响因素分别为A、B、C三类。A类为主要因素,B类为次要因素,C类为一般因素。

    2.排列图的作法

    下面结合实例加以说明。

    [例7—2]:  某工地现浇混凝土构件尺寸质量检查结果是:在全部检查的8个项目中不合格点(超偏差限值)有150个,为改进并保证质量,应对这些不合格点进行分析,以便找出混凝土构件尺寸质量的薄弱环节。

    (1)收集整理数据

    首先收集混凝土构件尺寸各项目不合格点的数据资料,见教材141页表7—5.各项目不合格点出现的次数即频数。然后对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将不合格点较少的轴线位置、预埋设施中心位置、预留孔洞中心位置三项合并为“其他”项。按不合格点的频数由大到小顺序排列个检查项目,“其他”项排在最后。以全部不合格点数为总数,计算各项的频率和累计频率,结果见教材142页表7-6.

    (2)排列图的绘制

    1)画横坐标。将横坐标按项目数等分,并按项目频数由大到小顺序从左至右排列,该例中横坐标分为六等份。

    2)画纵坐标。左侧的纵坐标表示项目不合格点数即频数,右侧纵坐标表示累计频率。要求总频数对应累计频率100%。该例中150应与100%在一条水平线上。

    3)画频数直方形。以频数为高画出各项目的直方形。

    4)画累计频率曲线。从横坐标左端点开始,依次连接各项目直方形右边线及所对应的累计频率值的交点,所得的曲线即为累计频率曲线。

    5)记录必要的事项。如标题、收集数据的方法和时间等。

    图7-4为本例混凝土构件尺寸不合格点排列图。

    3.排列图的观察与分析

    (1)观察直方形,大致可看出各项目的影响程度。排列图中的每个直方形都表示一个质量问题或影响因素。影响程度与各直方形的高度成正比。

    (2)利用ABC分类法,确定主次因素。将累计频率曲线按(0%—80%)、  (80%—90%)、(90%—100%)分为三部分,各曲线下面所对应的影响因素分别为A、B、C三类因素。该例中A类即主要因素是表面平整度(2m长度)、截面尺寸(梁、柱、墙板、其他构件),B类即次要因素是水平度,C类即一般因素有垂直度、标高和其他项目。综上分析结果,下部应重点解决A类质量问题。

    4.排列图的应用

    排列图可以形象、直观地反映主次因素。其主要应用有:

    (1)按不合格点的内容分类,可以分析出造成质量问题的薄弱环节。

    (2)按生产作业分类,可以找出生产不合格品最多的关键过程。

    (3)按生产班组或单位分类,可以分析比较各单位技术水平和质量管理水平。

    (4)将采取提高质量措施前后的排列图对比,可以分析措施是否有效。

    (5)此外还可以用于成本费用分析、安全问题分析等。

    [例题]: 排列图法是利用排列图寻找影响质量主次因素的一种有效方法。实际应用中,通常按累计频率划分为三部分,与其对应的影响因素分别为A、B、C三类,其中A类是指(  )。

    A. 0%—60%

    B. 0%—80%

    C. 80%—90%

    D. 90%-100%

    答案:B

辅导科目
精讲班
冲刺班
串讲班
报 名
主讲老师
课时
试听
主讲老师
课时
试听
主讲老师
课时
试听
 齐宝库
王双增
24
齐宝库
王双增
20
王双增
12
夏立明
40
夏立明
20
夏立明
12
吴海帆
32
吴海帆
20
吴海帆
12
杜 军
32
王 英
20
王 英
12
刘尔烈
32
刘尔烈
20
刘尔烈
12
孙玉保
40
孙玉保
20
李京玲
12
 每科学费:精讲班200元 冲刺班100元 习题班100元   套餐:精讲班+冲刺班+习题班=300元/科(原价400元)
 VIP套餐:同科目精讲班+冲刺班+习题班+内部课件+教材+在线模考=500元/科
 [单科]新学员报三科及以上9折;老学员多享一折;报全科7折优惠!(VIP套餐、套餐与单科优惠不能同时享用)
以下网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立即发表评论
提交评论后,请及时刷新页面!               [回复本贴]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监理工程师论坛热贴:
【责任编辑:育路编辑  纠错
课程咨询电话:010-51260174
报考直通车
 
·考试科目:《建设工程监理基本理论与相关法规》、
《建设工程合同管理》、《建设工程质量、投资、进度
控制》、《建设工程监理案例分析》。
·2010年监理工程师考试时间预计为:5月22、23日
                       MORE>>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