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题: 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方法,既指教师教的方法,也指学生学的方法。( ) [判断题] • 正确 • 错误 第40题: 根据一节课完成的任务的数量可以将课的类型分为( )。 [单选题] • 演示课和联系课 • 单一课和综合课 • 技能课和检查课 • 新授课和巩固课 第41题: 我国教育内容的规范形式体现在( )。 [多选题] • 参考书 • 教学大纲 • 教科书 • 练习册 • 课程计划 第42题: 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有相一致的地方是( )。 [单选题] • 同是一种活动 • 方向一致,但课外活动不是一种正规教育活动 • 是一种正规教育活动,且方向一致 • 都是一种正规教育活动,但方向不一致 第43题: 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如果只看到学生差的地方,认为无可救药,那就违背了( )原则。 [单选题] • 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 • 发扬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 • 对学生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 • 统一要求与从实际出发相结合 第44题: 教师指导下的有组织的课外活动是实现教育目的的主要途径之一。( ) [判断题] • 正确 • 错误 第45题: 下列课程属于综合课程的有( )。 [多选题] • 融合课程 • 潜在课程 • 活动课程 • 核心课程 • 广域课程 第46题: 孔子提出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体现了教学的( )。 [单选题] • 巩固性原则 • 循序渐进原则 • 启发性原则 • 直观性原则 第47题: 注重教育的后天培养,主张“有教无类”的中国古代教育家是( )。 [单选题] • 朱熹 • 墨子 • 孔子 • 王夫之 第48题: 一位家长在星期一发现儿子上学时磨磨蹭蹭,遂追问是怎么回事,孩子犹豫了半天才道出实情。原来在上个星期二早上,班主任老师召开全班同学会议,用无记名的方式评选3名“坏学生”,因有两名同学在最近违反了学校纪律,无可争议地成了“坏学生”;而经过一番评选,第三顶“坏学生”的帽子便落在儿子头上。这个9岁的小男孩,居然被同学选出了18条“罪状”。当天下午初二年级组长召集评选出来的“坏学生”开会,对这三个孩子进行批评和警告,要求他们写一份检查,将自己干的坏事都写出来,让家长签字,星期一交到年级组长手中。该家长当着孩子的面,没有表示什么,签了字便打发孩子去上学。随后,她打通班主任的电话,询问到底是怎么回事,班主任说:“你的孩子是班上最坏的孩子,这是同学们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出来的。”当她质疑这种方法挫伤脑筋孩子的自尊心时,老师却回答:“自尊心是自己树立的,不是别人给的”,并说他们不认为有什么不对,其目的也是为了孩子好。自从这个9岁的孩子被评选为“坏学生”后,情绪一直非常低落,总是想方设法找借口逃学。依据上述材料完成以下四道题目。 [情景题] 1、以上案例说到的事实是( )。 [不定项选择题] • 9岁的小男孩被评选为“坏学生” • 学校的一个班用无记名的方式评选“坏学生” • 班主任虽然认为评选“坏学生”不对,但仍然执行学校的决定 • 孩子被评选为“坏学生”后,情绪非常低落,总是想方设法逃学 2、材料中班主任的错误之处在于。( )。 [不定项选择题] • 违背了德育过程中的尊重性原则 • 错误地运用了学生互评的作用 • 对学生不良行为的负强化 • 违反了德育过程中要以正面引导为主的原则 3、材料中班主任老师的正确做法应该是。( )。 [不定项选择题] • 深入了解学生,找出问题背后原因,有的放矢进行教育 • 尊重学生和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 • 任其自然,孩子长大了就好了 • 用更加严厉的方法对待这个“坏学生” 4、以上情景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 )。 [不定项选择题] • 学生是人,他们也有自尊,要尊重学生 • “坏学生”就是要让他逃离学校 • 中小学存在的这种不尊重学生而又司空见惯的现象应引起我们重视 • 学生是受教育者,不存在尊重学生的问题 第49题: 学校教育不仅影响着学生发展的水平,也影响着学生发展的方向。( ) [判断题] • 错误 • 正确 第50题: 学科课程也称为是核心课程,重视儿童的兴趣、需要和教材的心理组织,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组织活动课程内容。( ) [判断题] • 正确 • 错误 第51题: 资本主义教育与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课程设置不同。( ) [判断题] • 正确 • 错误 第52题: 活动课程特点表现在( )。 [多选题] • 课程具有偶发性质 • 尊重学生的主动精神 • 是针对学科课程而提出来的 • 重视儿童的兴趣、需要和教材的心理组织 • 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组织活动课程内容 第53题: 在师生关系上提出“儿童中心主义”西方现代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 [单选题] • 裴斯泰洛齐 • 杜威 • 布鲁纳 • 斯宾塞 第54题: 个体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认为人的认知发展一般要经历感知运算水平、前运算水平、( )和形式运算水平。 [单选题] • 直觉运算水平 • 具体运算水平 • 动作运算水平 • 表现运算水平 第55题: “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出自于( )。 [单选题] • 《孟子》 • 《论语》 • 《学记》 • 《大学》 第56题: 教师教育不但要使教师学会教学,而且还要学会学习、学会研究,使教师成为“教者”、“学者”、( )于一身的专业人员。 [单选题] • 服务者 • 讨论者 • 研究者 • 协作者 第57题: 认为教育目的是为完满生活作准备的是( )的主要观点。 [单选题] • 教育准备生活说 • 个人本位 • 社会本位 • 教育适应生活说 第58题: 分组教学是为了克服班级授课制的弊端而提出的,因此比班级授课制优越。( ) [判断题] • 错误 • 正确 第59题: 教学大纲的主体部分是( )。 [单选题] • 习题 • 说明部分 • 本文 • 目录 第60题: 教育具有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育人功能等多种功能,在这些功能中属于教育本体功能的是( )。 [单选题] • 文化功能 • 政治功能 • 经济功能 • 育人功能 第61题: 试卷的难度越大越能提高区分度,拉开学生得分的差距。( ) [判断题] • 错误 • 正确 第62题: 德育要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品德上的消极因素,这体现了德育的一致性原则。( ) [判断题] • 正确 • 错误 第63题: 近代社会教育的巨大变化表现在( )。 [多选题] • 教育的世俗化 • 公立教育迅速崛起 • 教育的阶级性 • 教育的全民化 • 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 第64题: 根据课程的开发和管理分类,可以把课程分为( )。 [单选题] • 相关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 • 基础课程、拓展课程、研究课程 • 必修课程、地方课程、活动课程 •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 第65题: 不同专业、不同性质、不同层次学校要完成的具体任务是( )。 [单选题] • 教育目的 • 教学目标 • 教育方针 • 培养目标 第66题: 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普遍实施一定程度的基础教育的义务形式称为( )。 [单选题] • 普及基础教育 • 普及义务教育 • 普及教育 • 普及国民教育 第67题: 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是( )。 [单选题] • 教学目的 • 教学方法 • 教学原则 • 教学内容 第68题: 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是( )。 [多选题] • 发展的匀衡性 • 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 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 • 发展的被动性 • 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第70题: 德育要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品德上的消极因素,这体现了德育的方向性原则。( ) [判断题] • 错误 • 正确 第71题: 美国教育家杜威的主要教育思想主张是“教师中心”“生活即教育”。( ) [判断题] • 正确 • 错误 第72题: 遗传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的大小与其本身是否符合常态有关。( ) [判断题] • 正确 • 错误 |
热门资料下载: |
教师资格考试论坛热贴: |
【责任编辑:育路编辑 纠错】 |
|
阅读上一篇:2011年山东中学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第一章 |
|
阅读下一篇:下面没有链接了 |
|
|
报考直通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