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大纲解读

来源:发布时间:2011-03-18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公务员辅导咨询

汇集公务员培训权威机构,权威解答公务员考试相关问题

zaixuanzixun

  2011年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公共科目大纲已正式发布,为帮助考生及时把握大纲最新变化,准确理解其深刻内涵,制定合理的备考计划,专家第一时间为广大考生做深入解读。以下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部分相关内容:大纲中对《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表述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与公务员职业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主要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等内容。 

  结合最近几年辽宁省公务员考试大纲,我们发现,行测考试的目的和基本内容并没有明显的变化。依然注重考查应试者的逻辑思维能力、言语理解能力、数理应用能力、资料分析能力、常识应用能力。通过仔细分析近年来辽宁省公务员考试真题,发现行测部分的基本题型相对稳定,考生在复习时仍应全面准备,熟练掌握每一题型,方可万无一失。

  接下来我们结合大纲相关内容和辽宁省考真题,依次为大家说明行测各题型的作答关键以及相应的备考策略:

  一、言语理解与表达

  从2010与2011年的辽宁省公务员考试的大纲内容来看,我们发现,言语理解与表达这部分的大纲内容、结构、表述基本一样,且题型介绍部分的例题也是一样的。这说明了两点内容:一是,2011年辽宁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的考试题型与考查形式基本不变,继续延续2010年考试的题型与形式;二是,继续保持2010年辽宁公务员考试真题的难易程度,不会有太大变化。那么研究2010年辽宁公务员考试的真题就很有必要。

  【特点分析】与国考和其他省考不同的是,辽宁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的题目要求从来不对具体的题型划分,统一为“言语理解与表达”。但就其里面的具体题型来说,包含两种:

  1.选词填空

  选词填空作为辽宁公务员考试的常考形式,表现为:一段材料,中间去掉一个或几个词语,根据选项补充完整,其考查的综合性强,考查范围广,要求考生有一定的词语积累及词语辨析能力。从今年给出的例题看来,今年选词填空部分,应该会和2010年一样出现对实词、成语、实词+成语的考查。同时暗示了考生,题型的难度应该去去年持平,不会出现跌宕起伏的变化。

  例题:2010年辽宁行测真题

  民间文化同以官方为代表的正统文化和以知识分子为代表的精英文化并非(   ) 的。举例来说,它像无垠无际的沃土,(     )着正统文化和精英文化,而衰落了的正统文化和精英文化又如枯枝败叶一样,流落于民间,丰厚了它的土层。

  A.相依相伴  培育     

  B.全然隔绝  滋养

  C.此消彼长  维系     

  D.泾渭分明  培养

  解析:本题答案选B。由“举例来说”后对民间文化与正统文化及精英文化的关系的阐述可知,它们是相辅相成,互为包容与补充的。故首先可排除否认二者联系的A项。文句运用比喻的手法,将“民间文化”比作“无垠无际的沃土”,“滋养”一词正符合“沃土”的特征,形象地传达出了民间文化与正统文化及精英文化的互为包容互为受益的紧密关系,故答案选B。

  【备考策略】选词填空部分的主要考点有三个:实词、虚词、成语。这种题型的难点在于关联词、同义词和近义词的区分,考生要在备考过程中应该注意积累这方面知识,并多做练习,以培养对词语辨析的技巧和敏感性。

  2.片段阅读

  由大纲的稳定性可知,片段阅读这种题型仍然会出现在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且作为重头戏的地位不变。其考查形式是:给出一段文字,从四个备选选项中选出一个与题干要求相符的选项。根据大纲的要求,考生要能“根据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正确理解阅读材料中指定词语、语句的准确含义;概括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断新组成的语句与阅读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据上下文合理推断阅读材料中的隐含信息;判断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因此,考生应该具备准确而快速解题的能力。

  由此也可看出,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越来越重视对阅读理解的考查,迅速而准确地理解文字材料内涵成为言语理解与表达的制胜法宝。

  例题:2010年辽宁行测真题

  据初步统计,我国已经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点近47万处,博物馆约2900家,粗略估计,全国文物藏品不超过2000万件。这些数字是什么概念?英格兰面积只有我国的1/73,而其受到国家登记保护的文物点达到50万处,各类博物馆有3000余家,其中大英博物馆目前就拥有藏品700万件。建国历史仅200多年的美国,各类大小博物馆有16000余家,其中美国斯密森博物院收藏的文物藏品就多达1.3亿件。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我国对文物的保护和重视远远不够

  B.政府应成为保护文物的中坚力量

  C.我国应加大对文物的发掘和管理力度

  D.各国对文物的判定标准不尽相同

  解析:本题答案选A。文段通过列数据的方法,把我国在文物保护方面所做的工作与英国、美国进行比较。由数据间的巨大反差可知,我国对文物的保护和重视远远不够。故答案选A。C项中“对文物的发掘”表述不正确。

  【备考策略】片段阅读题型的综合性比较强,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与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迅速而准确地理解文字内涵。在考生备考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多阅读一些材料,尤其是一些社科类文章,在阅读中锻炼自己对材料的理解、分析、推理、总结、归纳能力。

  二、数量关系

  2011年辽宁公务员考试大纲中关于数量关系的描述是,“主要测查报考者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主要涉及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采用数字推理和数学运算两大基本题型进行考查。

  1.数字推理

  与往年相比,考试大纲中数字推理部分的说明没有太大变化。考查的题型,还是以基本数列及其变式为主,如等差数列变式、积数列变式、多次方数列及其变式。

  【特点分析】数字推理主要是考查考生对数字的敏感度和运算直觉,所以该部分的命题形式更加灵活,不再局限于一个题一种解法,考生会发现一个数列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进行解答,求出正确答案。

  例题:2010辽宁行测真题

  0,0,6,24,60,120,(  )

  A.180       

  B.196       

  C.210       

  D.216

  解析:本题答案选C。

   925586804.jpg

  【备考策略】数字推理部分题目主要围绕基本数列及其变式进行考查,考生在备考的过程中要熟记常见的质数、1-20内数字的平方等,了解基本数列的特征,掌握解数字推理题的各种方法,尤其是要培养个人对数字的敏感度和运算直觉。运算直觉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建议考生通过每天的练习来逐步提高。

  2.数学运算

  仔细阅读大纲,数学运算部分的出题方向仍然不会脱离传统题型的范围,计算问题、行程问题等基本题型出现的频率仍将很高。

  【特点分析】数学运算部分将从数学基础知识的应用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两方面入手,考查应试者对基本题型、扩展题型的掌握,对应试者的数理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

  在传统题型的基础上提高了题目的复杂性,强调考生的思考过程。解题过程中,要能够灵活使用方程法、作图法、特值法等解题方法,并运用计算技巧提升解题效率。

  例题:2010辽宁行测真题

  甲乙两人相约见面,并约定第一人到达后,等15分钟不见第二人来就可以离去。假设他们都在10点至10点半的任一时间来到见面地点,则两人能见面的概率有多大?

  A. 37.5%     

  B.50%        

  C.62.5%    

  D.75%

  

  【备考策略】数学运算部分更加强调方法和技巧,因此考生在复习过程中,建议每天定时定量的练习,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及时查漏补缺,逐渐锻炼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能力,稳步提升解题效率。

  三、判断推理

  从大纲的描述上看,判断推理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对图形、语词概念、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等。辽宁省公务员考试中判断推理部分主要有以下四种题型,分别是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下面将分四部分介绍着四种题型:

  1.图形推理

  在2011年辽宁公务员考试大纲的描述中,图形推理部分主要考查考生的形象推理能力。

  【特点分析】参考以往辽宁公务员考试,图形推理部分关于题型的考查已逐渐被模糊化,重点放在了图形推理常见考点及规律上。其中,图形中的位置关系、图形的叠加以及图形中的数量关系等是常考内容。

  例题:2010辽宁行测真题

   925587499.jpg   

  解析:本题答案选D。每组第一个图形中,第一、三列的黑色小方框顺次向上移动一格,第二、四列的黑色小方框顺次向下移动一格,依此规律选D。

  【备考策略】考生在备考时要熟悉图形推理常考题型,熟练掌握图形推理常见考点及规律。针对重难点及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各个击破。

【责任编辑:育路编辑 纠错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育路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育路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育路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育路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精彩专题

更多>>

全方位公考复习攻略

更多>>

公考交流

进入论坛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