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保税加工货物
一、保税货物概述
1、含 义:境外进口料件、在境内加工装配后、成品运外境外的贸易,即“两头在外”,注意:保税物流货物和暂准进出境货物都是两头在外, 但不同。(注意判断)
加工贸易货物也不等同于加工贸易保税货物,因为加工料件有不保税的。(注意判断)。
2、形 式: (注意理解掌握)
来料加工:老外免费提供料件、出来成品后直接给了老外,利润也归老外,中方挣取加工费。
进料加工:中方购进料件、出来成品后卖到国外,利润和加工费都归国人。
3、特 征:(注意理解掌握,考判断)
(1)进口缓税,出口免税,正式进口补税;
(2)进口免证,但出口交证;
(3)放行不等于结关。
——保税:经核准后暂缓纳税,最后视情况来决定是否征税
4、保税范围:准予保税的料件、成品、半成品、副产品、残次品、边角料、剩余料件。(注意判断)
5、管 理:
(1)监管形式:(注意判断)
地域上的监管类型:
——物理围网监管:出口加工区、跨境工业园区(珠澳跨境工业区)(、保税区)实行电子账册管理
——非物理围网监管:实行纸质手册或电子手册管理;
监管手段上的监管类型:
——纸质手册监管:很多使用。中小企业使用。以合同为管理单元,执行保证金台帐制度。
——电子手册监管:正在推广。中小企业适用。以合同为管理单元,执行保证金台帐制度。
(纸质手册和电子手册是新时代下的替代关系)
——电子帐册监管:以企业为管理单元;大型企业和物理围网企业使用。围网企业不执行“保证金台帐”制度,否则执行。
(电子手册和帐册适用不同企业,它们的备案、进料、出口、核销都实行计算机联网管理)
(2)特 征:(注意多选)
商务审批:申请海关保税的前置程序。商务主管部门负责。
——手册管理向下,商务主管部门审核加工贸易合同,核发“加工批准证”和“生产能力证明”。
——账册管理项下,商务主管部门审核加工贸易经营范围,核发“经营范围批准证”、“生产能力证明”
备案保税:海关通过备案的形式来批准保税(加工区项下,一方面建立电子账册,另一方面通过备案清单,把备案和进口申报融合在了一起)(注意判断)
纳税暂缓:此为保税内涵。用于出口免税,转为进口补税,同时交纳缓税利息。暂缓纳税适用海关事务担保。表现为银行保证金台帐制度。(注意判断)
监管延伸:
——空间上:进出境现场监管扩展到了加工场地。
——时间上:从刚进境提货到复运出境或实际进境阶段并最终核销结案止。
核销结关:核销时要确认成品由料件加工、进出平衡。
5、备案原则:(注意多选判断)
(1)合法经营:资格合格、获得许可、料件不属禁止范围(如属限制类货物,须有许可证)
(2)复运出境:流向明确、进出平衡
(3)可以监管:指条件满足。
6、保税期限:(注意变形实务考判断)
(1)纸质和电子手册:1+1年;
(2)电 子 账 册:第一次进料开始到撤销账册止;
(3)加工区和珠海园区:从料件进区到成品出区结关止。
7、核销期限:(注意变形实务考判断)
(1)纸质和电子手册:手册到期日或最后一批成品出口后的30天内;
(2)电 子 账 册:180天1个核销周期,第一次是账册设立日满180天后的30天;以后是上一次的报核日期起180天后的30天;
(3)出 口 加 工 区:180天申报一次进出境或区情况;
(4)珠 海 园 区:开展加工业务始,每年报核一次。
8、 保证金台帐制度:
(1)保证金台帐制度的核心:将不同地区的加工贸易企业和进出口商品进行分类管理,对部分料件征收保证金。(注意判断)
(2)地区分为东部和中西部,东部指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几个沿海省市,其余为中西部。(掌握记忆,考综合实务)
(3)加工企业分为AA、A、B、C、D五类,参照报关单位中收发货人的分类标准。
(4)货物分为禁止、限制、允许三类(深加工结转中属于限制类的货物按照允许类执行)(注意判断)。
禁止类货物:禁止进出口商品、为养殖种植进口的商品、易高能耗高污染商品、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商品。
——深加工转入的,从加工监管区域加工后进入的属于禁止类货物不能当做禁止类货物管理;(注意判断)
——深加工转出的,进入加工监管区域的属于禁止类货物,不能当做禁止类商品管理;(注意判断)
——以上货物未经实质性加工不能直接出境。
加工贸易限制商品
——限制出口商品: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初级形状聚苯乙烯、初级形状环氧树脂、初级形状氨基树脂的化化工品;拉敏木家具、容器等制成品、玻璃管(棒、块、片、型材和异型材)、羊毛纱线、旧衣服、铜及其合金型材(异型材)、镍及其合金(型材、异型材)、铅及其合金(型材、异型材)等 (记忆,考实务)
——限制进口商品:冻鸡、植物油、初级形状聚乙烯、聚酯切片、天然橡胶、糖、棉、棉纱、棉坯布和混纺坯布、化学短纤、铁和非合金钢材、不锈钢、电子游戏机等; (记忆,考实务)
——以深加工结转方式转入、转出属于限制类的,按允许类商品管理(注意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