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最新心理学辅导资料 第11章心理健康教育

来源:网络发布时间:2009-07-06 15:29:58

第十一章 心理健康教育

  1、心理健康: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生命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有效发挥个人身心潜能及作为社会的一员积极的社会功能。

  2、中学生易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焦虑、抑郁、恐怖、强迫、人格障碍与人格缺陷、性偏差、进食障碍、睡眠障碍

  3、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预防心理疾病,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
  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健全发展的需要
  对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配合与补充

  4、心理评估:据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的过程。评估的参考架构:健康和疾病模式

  5、标准化成就测验

  6、评估性会谈:倾听、鼓励、询问、澄清、面质、反映(教师将辅导学生表达出的思想、观念或流露情绪,加以综合整理,用自己的语言再表达出来的会谈技术)

  7、其他方法:
  ①观察法:项目检核表、评定量表、   
  轶事记录(教师对学生观察后,及时对观察到的重要事实,以叙述性文字所做的简明记录)
  ②自述法:日记、周记、作文、自传、内心独白

  8、心理辅导:学校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学校教育目标是一致的。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可归纳为:学会调适和寻求发展。

  9、影响学生行为改变的方法:
  ①原则:面向全体学生、预防与发展相结合、尊重与理解学生、学生主体性、个别化对待、整体性发展原则。
  ②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强化、代币奖励、行为塑造、示范、处罚、自我控制

纠错

育路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育路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育路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育路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教师资格考试辅导资料

教师资格考试辅导课程报名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