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活动的体液调节
1.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1)肾素、血管紧张素的大致转换过程
肾上腺素 | 去甲肾上腺素 | |
来源 | 肾上腺髓质 | 肾上腺髓质、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释放 |
比例 | 占80% | 占20% |
作用机理 | 可与a、B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 | 与血管a1结合能力>与心肌B1结合能力 |
对心肌作用 | 与B1受体结合(正性变时、正性变力) | 与心肌B1受体结合(次要作用) |
对血管作用 | 取决于血管平滑肌上a、B受体的分布情况 | 与血管a1受体结合(主要作用) |
生理效应 | 静注后,外周阻力降低 | 静注后,全身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加 |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
25人觉得有用
07
2009.11
心血管活动的神经调节 1.心脏的神经支配
支配心脏的传出神经为心交感神经和心迷走神经。 ......
07
2009.11
淋巴液的生成及回流 1.淋巴液的生成
组织液进入淋巴管即成为淋巴液。正常成人每日生成的淋......
07
2009.11
组织液的生成 1.组织液的生成
有效滤过压=滤过系数×[(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血......
07
2009.11
静脉 1.静脉的功能
①血液回心通道;②贮存血液(容纳60%一70%的血容量);③调节回心血量......
07
2009.11
微循环 1.微循环的组成
微循环是指循环系统中在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部分。微循环由微动脉......
07
2009.11
动脉血压 1.动脉血压的形成动脉血压形成的基本因素为循环系统血液充盈和心脏射血,影响因素为外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