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教育网,权威招生服务平台
新东方在线

2009考研西医冲刺:西医综合辅导讲义017

来源:来源于网络 时间:2009-11-07 09:58:39

细胞生理

   1.红细胞生成的调节
   (1)红细胞生成的部位在成人,骨髓是生成红细胞的唯一场所。
   (2)红细胞合成的原料红细胞合成过程中,需要足够的蛋白质、铁、叶酸和维生素B12的供应。若铁摄入不足、吸收障碍、长期慢性失血等导致机体缺铁,可引起低色素小细胞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叶酸和维生素B12缺乏可导致巨幼细胞性贫血。
   (3)红细胞生成的调节红细胞生成的大致过程为:骨髓多潜能造血干细胞→造血干细胞→早期红系相细胞→晚期红系祖细胞→网织红细胞→红细胞。该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调控,其中EP0为主要调节因素。
   正性调节——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爆式促进激活物(BPA)、GM-CSF、IL-3、雄激素、甲状腺素等。
   负性调节——TNF、TGF-13、IL-1等。
   整体调节——外环境变化(动脉氧含量降低、循环容量减少、心功能减低等) →反馈氧感受器→肾产生EP0→红细胞数量增加。
  【例l0】2005N04A下列选项中,能有效刺激促红细胞生成素血浆含量增加的是
   A.缺02
   B.C02潴留
   C.雌激素
   D.肾脏疾病
   E.再生障碍性贫血
   2.红细胞的生理特性
   (1)膜的通透性O2、C02、尿素可自由通过细胞膜,Na+、K+需经钠泵帮助。
   (2)可塑变形性指正常红细胞在外力作用下具有变形的能力。红细胞可经过变形通过比自身直径小的毛细血管和血窦孔隙。
   (3)悬浮稳定性血沉试验时,红细胞在第l小时末下沉的距离称红细胞沉降率(血沉ESR)。
   ESR与红细胞叠连有关,而后者又主要取决于血浆成分的变化,因此ESR与血浆成分的变化有关,而与红细胞本身无关。
   ESR加速——见于血浆中纤维蛋白原↑、球蛋白↑、胆固醇↑。
   ESR减慢——见于白蛋白↑、卵磷脂↑。
   (4)渗透脆性指红细胞在低盐溶液中发生膨胀破裂的特性。
   A.增快
   B.减慢
   C.在正常范围
   D.先不变后增快
   E.先不变后减慢
  【例ll】1996N0938将血沉快的人的红细胞放入血沉正常的人的血浆中,红细胞的沉降率
  【例l2】1996N0948将血沉正常的人的红细胞放入血沉快的人的血浆中,红细胞的沉降率解题:这种题目可考查学生的应用能力,其实解题的金钥匙就是书上的一句话:“决定红细胞叠连形成快慢的因素不在于红细胞本身,而在于血浆成分的变化”。因此,只要血浆正常,ESR就正常。
  【例l3】2003N03A红细胞悬浮稳定性差会导致
   A.溶血
   B.红细胞凝集
   C.血液凝固
   D.血沉加快
   E.出血时间延长
  【例l4】2002N04A红细胞沉降率加速主要是由于
   A.血细胞比容增大
   B.血浆卵磷脂含量增多
   C.血浆白蛋白含量增多
   D.血浆球蛋白含量增多
   E.血浆纤维蛋白原减少
  【例l5】1997N018A关于淋巴细胞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占白细胞总数的20%~30%
   B.B淋巴细胞与体液免疫有关
   C.T淋巴细胞与细胞免疫有关
   D.B淋巴细胞从骨髓迁移,在胸腺中胸腺激素的作用下发育成熟
   E.T淋巴细胞寿命较长,可达数月至一年以上
   3.红细胞的破坏

血管外破坏

血管内破坏

所占比例

90%

10%

破坏部位

血管外(脾、骨髓)

血管内

破坏机制

衰老红细胞被巨噬细胞吞噬

衰老红细胞在血管中受机械冲击而破损

主要产物

血红蛋白(1)铁、氨基酸→重新利用
(2)胆红素→肝脏→胆汁→体外

血红蛋白→与触珠蛋白结合→被肝摄取

   4.白细胞的生理特性和功能
   根据胞质中是否含有嗜色颗粒,将白细胞分为有颗粒和无颗粒两类。有颗粒细胞又分为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无颗粒细胞分为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
   白细胞的主要功能为吞噬和免疫。前者由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执行,后者由淋巴细胞执行。T细胞主要参与细胞免疫,8细胞主要参与体液免疫。
   目前对淋巴细胞生成的调节机制了解不多。粒细胞的生成受一组集落刺激因子(CSF)的调节。
   5.血小板生理
   (1) 血小板的生理特性血小板具有粘附、释放、聚集、收缩和吸附等生理特性。
   粘附 血小板与非血小板表面的粘着称为血小板粘附。血小板粘附需要血小板膜上的糖蛋白(GP)、内皮下成分(主要是胶原纤维)及血浆von Willebrand因子(vWF)的参与,其中vWF是血小板粘附于胶原纤维的桥梁。
   释放 血小板受刺激后将贮存在致密体、a-颗粒或溶酶体内的物质排出的现象,称血小板的释放。从致密体中释放的物质主要有ADP、ATP、5-HT、Ca2+;从a-颗粒中释放的物质主要有B-血小板巨球蛋白、血小板因子P4、PF5、vWF、纤维蛋白原、凝血酶敏感蛋白、PDGF等;临时合成并释放的物质主要有血栓烷A2(TXA2)。
   聚集 血小板与血小板之间的相互粘着,称为血小板聚集。这一过程需要纤维蛋白原、ca2+及血小板膜上GPⅡh/Ⅲa的参与。生理性致聚剂主要有ADP、肾上腺素、5-HT、组胺、胶原、凝血酶、TXA2等;病理性致聚剂主要有细菌、病毒、免疫复合物、药物等。血小板释放的TXA2具有强烈的聚集血小板和缩血管作用。
   收缩 血小板具有收缩能力。血小板活化后,胞质内的ca2+增高可引起血小板的收缩反应。当血凝块中的血小板发生收缩时,可使血块回缩。当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下降时,可使血块回缩不良。
   吸附 血小板表面可吸附血浆中多种凝血因子(如凝血因子I、V、Ⅺ、XⅢ等)。
   (2)血小板的功能血小板在血液凝固、生理性止血等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3)血小板的生成和调节血小板是骨髓中成熟的巨核细胞胞质裂解脱落下来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块胞质。
   血小板的生成主要受血小板生成素(TPO)的调节。体内TP0的水平与血液中血小板的数量成负相关,表明TP0是体内调节血小板生成的重要因素。体内TP0的产生部位不清,可能由肾脏或肝脏产生。
   (4)血小板的破坏血小板的平均寿命为7—14天,但只在比较初两天具有生理功能。
  【例16】2007N04A血凝块回缩的主要原因是
   A.红细胞发生叠连而压缩
   B.白细胞发生变形运动
   C.血小板发生收缩
   D.纤维蛋白发生收缩

结束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

有用

25人觉得有用

阅读全文

2019考研VIP资料免费领取

【隐私保障】

育路为您提供专业解答

相关文章推荐

07

2009.11

2009考研西医冲刺:西医综合辅导讲义016

血液的理化性质
正常值 临床意义 血液比重 全血比重1.050~1.060
血浆比重 l.o25~1.030
红细胞比......

07

2009.11

2009考研西医冲刺:西医综合辅导讲义014

肌细胞的收缩   根据形态学特点,可将肌肉分为横纹肌和平滑肌,横纹肌包括骨骼肌和心肌。骨骼肌的收......

07

2009.11

2009考研西医冲刺:西医综合辅导讲义012

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   1.基本概念
  第一信使指激素、神经递质、细胞因子等信号分子。
  ......

07

2009.11

2009考研西医冲刺:西医综合辅导讲义010

  掌握解题技巧
  1.要学会“猜”
  作出答案的方法无外乎三种:直选法、排它法及“猜猜看”......

07

2009.11

2009考研西医冲刺:西医综合辅导讲义009

横向联系记忆法   例如:①coQ是线粒体中不同底物氧化呼吸链的交汇点。
  ②6.磷酸葡萄糖是糖代......

07

2009.11

2009考研西医冲刺:西医综合辅导讲义008

顺序记忆法   (1)关于烧伤愈合时间Ⅰ。、浅Ⅱ。、深Ⅱ。、Ⅲ。烧伤愈合时间分别记忆为1、2、3、4周。......

您可能感兴趣
为什么要报考研辅导班? 如何选择考研辅导班? 考研辅导班哪个好? 哪些北京考研辅导班靠谱? 2019考研辅导班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