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关注:19年7月国际学校开放日全国优质国际高中国际初中国际小学推荐
2017年的幼升小已经结束,家长们也是有人欢喜有人愁,2017年幼升小政策频出。就近入学,多校划片,电脑派位等入学方式的多管齐下,使得一些京籍非京籍的家长们此时的心情也像北京的天气一样非常的焦躁不安,他们一方面无法直观理解最新政策所代表的意义,一方面也找不到任何可以给出权威指导的人士做解答,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能做的就是焦急的搜集着各种幼升小相关的信息,以保证不错过孩子的升学。
但是在小编看来2017北京幼升小总体概括下来也就3个要点:
1。教育资源基本满足京籍适龄儿童入学,非京籍适龄儿童入学依旧严峻;
2。优质教育资源稀缺现状并无改善;
3。幼升小政策更加严格,对非京籍适龄儿童更甚;
这3个要点并非空穴来风,而是从大数据得出,一起来看看最新的数据表明:
图中详细列出了目前北京全市各区的小学学校名称、数量及在校生的情况(2016-2017学年),同时数据也表明北京现有的小学资源基本可以满足常住人口的入学需求。
2016年北京户籍人口适龄入学人数为104165,常住人口可入学适龄儿童人数为139020。成功入学人数为145274。(当年幼升小教育资源利用率为99.587%)。
2017年北京户籍人口的适龄入学人数为117112,常住人口可入学适龄儿童人数为156312。17年新学年暂无数据支持,成功入学人数暂无法统计。
以2016年幼升小实际入学人数作为参考,假设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都需要入学,那么北京户籍人口入学无压力,但常住人口就压力山大了,基本上是4个适龄孩子只有1个能上学,这就是25%的概率。
看到这里你是否感知到幼升小入学的严峻了?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北京市在应对适龄儿童入学问题上采取的是优先解决户籍适龄人口的上学问题,合理解决部分常住适龄人口上学问题。那么家有适龄儿童的家长们可以明确自己的努力目标了。那就是:
京籍的家长该如何给孩子争取到教育资源较为优质学校的上学资格!
非京籍的家长该如何给孩子争取到在北京上学的资格,然后再看是否有好运气去好学校!
其实从政策上我们也能看出针对北京籍幼升小的学生,政策上主要限制的是防范大家争抢名校名额,针对非京籍幼升小的学生,十多年来政策上严格要求其家长必须提供各种信息,一旦有不满足就将失去入学资格。“五证齐全”是流动儿童入读公办学校的门槛,包括家长该区域务工就业证明、全家户口簿、该区域实际住所居住证明、该区域办理的北京市居住证、户籍所在地街道或者乡镇人民政府出具的在当地没有监护条件的证明。
您可通过点击链接来了解《2017年北京各城区幼升小五证审核政策》。
2014年,在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的要求下,北京市“痛下决心遏制北京人口无序快速增长”,出台“以业控人”、“以房管人”、“以证管人”等多项举措,明确了2020年北京市常住人口须控制在2300万以内的“硬指标”,六城区人口要下降15%。对外地户籍常住人口子女的入学政策骤然收紧,入学门槛大幅提高。打工子弟学校的招生和办学进一步受限。另外随着二胎政策的开发,对“学位”的需求越来越大。但“学位”的数量是固定的,京籍的家长们在疯狂地想占据一个好位子,非京籍的孩子又能去哪儿呢?
除了公办学校,北京还有私立学校和国际学校可供非京籍家长们选择。
私立学校的好处在于即使您家孩子孩子“五证不全”也可以接收孩子入学,并注册北京周边地区的学籍,且一直能读到高中毕业,将来回老家正常高考,参加国内大学的招录。
读国际学校的好处在于不需要五证,学校可以给孩子注册国外学籍,一直读到高中毕业,然后申请国外的顶尖名校。
私立学校和国际学校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仍是体制内教育,以应试为主,学生压力很大。后者则是国际教育,以培养学生成为国际化人才为目标,更加符合孩子成长规律和未来世界对人才的要求。
无论是私立学校和国际学校,本质上并无高下优劣之别,只是两种不同的教育路线选择而已。家长们在给孩子选学校的时候切忌不可攀比,要根据自家情况来选择。适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选择!
如果您是非京籍,如果您家孩子将参加2018年幼升小,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北京国际教育(ID:zxxzxb_yuloo),我们会在公众号上及时发布2018年非京籍在京上学的政策要求。
您也可以现在拨打我们的择校帮助电话,来了解有哪些学校招生非京籍学校。我们的择校帮助电话是:010-51268841
预祝大家都能给孩子选择到满意的学校!
入学帮助热线:400-805-3685010-51268841
咨询热线:010-51268841
国际学校择校
我要给孩子
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