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私立学校 > 少儿英语 > 剑桥少儿英语学习指导
大家都在关注:19年7月国际学校开放日全国优质国际高中国际初中国际小学推荐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德国发生了划时代的思想文化运动,那就是所谓
的“六八学运”。这个思想文化运动是十八世纪启蒙运动最后的、也是最猛烈的
一个余波,带着明显的左派自由主义特色。这个运动决定了德国乃至于整个欧洲
大陆最近三十来年与美国截然不同的社会风气。“六八学运”的重要精神之一就
是“反权威主义”。特别是在儿童的教育中,说一个家长很有威严几乎成了对他
的批评。有教养、有身份的人们都喜欢标榜自己宽容、谦和、开朗、毓智。这个
报道中的母亲都是中年人,女儿都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她们之间母女关系的
形成与发展都在这最近的三十年中,都明显地受到了这种左派自由主义的影响。
这个报道很明显地呈现了那些妈妈饰演“理想母亲”的努力。
其中一个细节很具有时代特色。所有的母亲都声称:不要改造孩子的行为、
品格。而女儿们或是感到异常惊喜,或者干脆不相信母亲的声明。可见,社会上
流行的理想模式与实际生活是有一段距离的。这个距离所造成的张力是父母们努
力改善亲子关系的根本动力。通过这个报道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努力是硕果累累
的。因此,尽管是在以宽容为理想的多元社会中,社会还是有所导向的,还是有
着理想的,而且,这些理想的存在也有着充分的合理性。
德国的父母们努力把对子女的抚养、教育建立在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的平面上,这个“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中产阶层家庭中的核心问题。
现代心理学、教育学等科学告诉我们,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互动的
关系。
这种互动关系的健康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将来是否具有平衡、开
朗的感情生活,是否具有良好的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是否具有较强的生活能力,
事业上是否能获得成功。我们可以说,目前德国社会流行的亲子关系的理想模式
与现代科学的结论有比较多的重合。
与德国不同,目前中国社会亲子关系的重心是完全别样的。这种亲子关系—
—如果我们说得极端一点儿——是以“神与人之间的关系”为主要特征的。在这
里,父母不仅创造(生育)了子女,而且肩负着塑造、监护子女,给他们创造物
质与精神条件的任务。父母是给予的一方,子女是接受的一方;父母是主动的一
方,子女是被动一方;父母是决定的一方,子女是被决定的一方。无论是管教严
厉、督促学业的父母,还是极端溺爱、竭力满足孩子物质欲望的父母,他们对亲
子关系的理解的出发点基本上是一致的。同时,亲子关系完全笼罩在拜金主义的
阴影之下。望子成龙是努力让孩子学好赚钱的本领,成为满身铜钱的“金龙”;
溺爱孩子是试图让他现在就获得充分的物质享受。这样的亲子关系模式将会带来
怎样的后果,中国人、中国社会将有怎样的未来,这些问题不是今天可以轻率回
答的。尽管如此,我个人完全没有找到乐观的理由,而是忧心忡忡。
入学帮助热线:400-805-3685010-51268841
咨询热线:010-51268841
国际学校择校
我要给孩子
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