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关注:19年7月国际学校开放日全国优质国际高中国际初中国际小学推荐
当下幼儿教育入园难、入园贵的社会现实,已经令政府焦虑,从国家到地方,相继出台多项应对政策缓解入园难问题。北京重点启动学前教育四项工程,包括公办幼儿园新建工程、公办幼儿园改扩建工程、办园条件改善工程、师资培养培训工程等,提高公办幼儿园接收能力。上海针对非上海户籍的适龄儿童的增长,尝试采取政府向民办幼儿园购买“学位”和鼓励、规范兴办收费较低廉的三级民办园或“看护点”的办法,补足公办学前教育资源的不足。
广东省东莞市石排镇从2009年起,实现了从幼儿园到高中免费教育的有益尝试,学前教育完全纳入公共财政开支。绍兴市出台民办教育补助办法,民办幼儿园与公办幼儿园同样享受已设立的学前教育专项发展经费和幼儿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经费补助;在职非公办幼儿教师补助经费逐年有所提高。这些都是政府为解决问题而进行的有益尝试。
不论是新建园舍还是培养师资,学前教育难题得以缓解的前提,在于政府投入加大。有专家指出,应该清醒意识学前教育具有的保教合一、福利性、公益性与社会服务性、补偿性等功能特点,决定了学前教育应该走社会化之路。而政府加大学前教育财政收入的服务重心,应该是努力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也就是说,政府应该大力发展面向大量的城乡贫困家庭、低收入家庭儿童、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等各类困难群体的公办幼儿园,切实保障农村和城市低收入、贫困家庭儿童能够享有具有一定质量的学前教育。同时,要积极出台政策鼓励和扶持提供普惠性服务的企事业单位、集体办园和民办幼儿园,并帮助其提高公共教育服务能力。
除了加大投资,政府更迫切需要进行管理制度的创新,变管制限制而为放宽政策环境,降低准入门槛,转变对民办教育的管理模式。“对民办教育应当区分盈利与否,研究适宜和相应配套的管理办法,限制民办幼儿园的收费水平,从而鼓励和扶持非盈利性的平民化的学前教育,保证更多儿童受教育权益。对民间兴办的平民化的学前教育可以以发放教育券或委托购买服务的方式,给予相应的资金扶持,使幼儿教育形成多元供给、良性竞争的发展格局。”张燕教授说。
同时张燕教授还指出,在公办和民办幼儿园的基础上,也可以探索以民间公益组织的方式为弱势群体提供非正规学前教育的形式,将大大解决农村和流动人口子女的学前教育问题。目前,由北京师范大学志愿者组成的四环游戏小组,已经通过6年多的实践,探索出一条面向流动学前儿童具有文化适宜性的学前教育道路,也已经在北京流动人口聚居的石景山刘娘府社区和海淀区肖家河社区进行项目推广,使有效经验能够辐射到更大范围,让更多流动的学前儿童受益。遗憾的是,这类公益组织同样面临着注册难、和难以获得资金支持的发展困境,迫切需要政策环境的开放宽松。政府应持客观公正的态度承认其价值,并采取适宜方式加以扶持。
可喜的是,2010年6月21日经中共中央政治局表决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把学前教育作为单独的一章做了全面的表述,明确提出了政府要重新担当起学前教育的责任。并提出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城镇、新农村建设规划。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积极发展公办幼儿园,大力扶持民办幼儿园……实行成本合理分担机制,对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入园给予财政补助。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努力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程度。
温家宝总理在7月13日至14日举行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会上也提出,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推动全国城乡学前教育普遍发展,公办民办并举,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入园难”问题。
这无疑让诸多为“入园难”发愁的家长迎来了曙光。著名教育专家孙云晓认为,“幼儿的教育是人类最重要的教育,6岁之前是人一生中最具有决定性的阶段,真正的基础教育在学前”。而让拥挤的“人生起跑线”变得平坦起来,是每一个人的愿望。
入学帮助热线:400-805-3685010-51268841
咨询热线:010-51268841
国际学校择校
我要给孩子
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