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关注:19年7月国际学校开放日全国优质国际高中国际初中国际小学推荐
2006年湖北省孝感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
文科综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计66分)
1、
A、神舟五号 杨利伟 B、神舟六号 聂海胜
C、神舟五号 杨业功 D、神舟六号 费俊龙
2、
A、调整 B、颁布 C、实施 D、废止
3、
A、常务理事国 B、理事会成员 C、理事国理事 D、主席国
4、某班社会调查小组对初三年级60名同学进行了诚实守信的问卷调查,结果是
哄骗过 |
考试作过弊的 |
抄袭过作业的 |
有过不守承诺的 |
被同学哄骗过的 |
5人 |
4人 |
3人 |
8人 |
3人 |
上述调查结果表明
A、增强青少年的法制观念刻不容缓
B、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任务艰巨
C、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非常必要
D、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5、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具体表现在
①宪法规定人们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②普通法律依据宪法制定
③一切法律、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④违宪行为都要受到最严厉的处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刘备临死前曾告诫自己的子女:“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恶小而为之”告诫我们
A、小错误也是犯罪
B、小错误不断,有错不改,就可能铸成大错
C、违法必然导致犯罪
D、违法与犯罪有严格的界限
7、下列行为中不能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处罚的行为是
A、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
B、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C、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的行为
D、危害国家安全的行这
8、14岁的学生小阳,迷上网络游戏,他经常欺骗学校老师和家长,谎称上学却半路溜去网吧上网。一天小阳的父亲发现他不在学校,就寻至网吧找到了他,劝他回校上课。下列对此事认识不正确的是
A、小阳的父亲违反了义务教育法的有关规定
B、小阳父亲的行为侵犯了小阳的合法权益
C、小阳父亲的行为是正确的
D、网吧老板的行为是违法的
9、2006年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将全部免除学杂费,对其中的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课本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2007年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这一政策。这一举措表明
①国家高度重视义务教育
②国家为义务教育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
③教育乱收费现象将得到根除
④今后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上学时将不花一分钱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②
10、在今年的“助残日”,初三学生小芳将自己平时积攒的压岁钱捐献给了本地特殊教育学校。小芳此举是在行使对自己合法财产的___。
A、使用权 B、占有权 C、处分权 D、收益权
11、如果你伸出一千只手帮助别人,那么别人也会伸出一千只手来帮助你。这是舞蹈《千手观音》的主题。用这一主题来理解我国公民权利和义务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
A、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
B、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平等性
C、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双重性
D、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法定性
12、关于税收,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我国税收具有无偿性和随意性 ②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③每个公民都是纳税人④征税必须有明确的法律依据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3、人民代表大会
A、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B、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C、是我国的行政机关 D、是我国的司法机关
14、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举行立法听证会所体现的公民政治权利是
A、立法权 B、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C、人身自由权 D、批评建议权
15、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举行立法听证会
①有利于进一步密切国家机关与人民群众的关系②有利于公民直接参与决定国家大事③有利于充分发扬民主,增强立法透明度,推进立法民主④能够让法律得到大多数公民的批准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6、______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①大力发展生产力②加强民族团结③实现共同富裕④维护国家统一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7、当今世界,世界要和平,人类要合作,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已成为历史的潮流。这表明
A、当今世界已实现了完全的和平
B、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C、国际新秩序已经建立
D、国际合作已取代国际竞争
18、古人云:“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国维艰。”这句话实质上强调
A、人活着就是为了含辛茹苦
B、人生在世,吃穿二字
C、牢记并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D、做任何事情都要三思而后行
19、清朝前期,清政府设置驻藏大臣和伊犁将军,其主要意义是
A、第一次把西藏和新疆地区纳入了中央政权版图
B、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藏和新疆地区的有效管理
C、打击了外来侵略势力,巩固了祖国的边防
D、加强了君主专制统治,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
20、近代史上,西方列强首次将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中部地区的是
A、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21、中共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根本出发点是
A、缓和国内阶级矛盾 B、粉碎亲日派企图
C、实现全民族抗日 D、寻找发展时机
22、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运动起步于
A、洋务运动时期 B、“一五”计划时期
C、十年“文革”时期 D、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23、“2006中国意大利年”主题海报――“意向中国”中的大卫像取自于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该作品所体现的社会思潮是
A、人文主义 B、理想主义 C、自由主义 D、社会主义
24、蕴含“团结、和平、友谊”主旨精神的是
A、长征 B、第二次国共合作 C、波茨坦会议 D、万隆会议
25、19世纪中期俄国的改革和日本的明治维新均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其主要依据是
A、两国的改革都是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进行的
B、两国的改革都是采取自上而下的形式
C、改革使两国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D、改革使两国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26、2006年是中印文化友好交流年。下列有关中印两国历史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两国都曾沦为西方大国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②独立后,两国都走上了社会主义民主化道路
③两国都属于发展中国家
④当今两国在经济、科技领域均取得较大成就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7、为纪念“中原突围”胜利60周年,2006年孝感市某中学组织学生前往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参观学习。他们应去的地方是
A、大悟宣化店 B、安陆赵棚 C、应城汤池 D、汉川汈汊湖
28、从云梦出土的秦简中,我们不可能得到的信息是
A、秦朝时期的政治、军事斗争形势
B、秦朝官员的行为准则
C、孝感名称的由来
D、秦朝时期的环保意识
二、简答题(10分)
34、“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阅读这首唐诗,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这首唐诗蕴含着父母子女之间有什么样的权利和义务?(4分)
(2)作为中学生,你打算怎样孝敬父母?
三、分析说明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35、材料一:世界人口、资源、环境污染关联图。(略)
材料二:我国各类主要资源的人均占有量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均耕地面积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人均水资源为1/4,人均森林面积为1/6,人均草地面积为1/3,矿产资源只及世界人均的1/2,排在世界第80位。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概述材料一所示人口、资源、环境污染三者的关系(4分)
(2)联系材料二,运用初三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8分)
36、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情况
进口产品名称 |
高科技含量产品 |
高科技含量装备产品 |
||||||
航天 设备 |
精密 仪器 |
医疗 设备 |
集成 电路 |
数控 机床 |
轿车制 造装备 |
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设备 |
光纤制 造设备 |
|
进口所占百分比 |
80%以上 |
85% |
70% |
70% |
95% |
100% |
注:目前我国医药95%、芯片80%以上,数控机床和纺织机械70%以上,汽车90%以上专利都是外国的。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在全世界49个主要国家中位居第28位,不仅低于发达国家,也落在巴西、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之后,处于中等偏下水平。
(1)阅读上述表格(含注),联系初三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增强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6分)
(2)作为当代中学生,你打算怎样使自己逐步成为创造型人才?(6分)
四、材料分析题(第37题10分,第38题10分,共20分)
37、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8世纪后期开始,人们听说了一连串英国人的名字,是他们用自己的发明创造推动完成了英国乃至世界的第一次飞跃,以至于当以展示先进技术发明为主的第一届万国博览会筹划举行时,世界各国都认为它在伦敦举办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至19世纪中叶,英国的煤、铁、棉花加工都占世界产量的一半,制成品占世界市场的二分之一。然而在19世纪将尽的时候,英国……的供应已不敷厂家和商人的需要,不仅数量不足,本国的产品质量低劣 而价格反而高昂。20世纪初,英国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下降到1.4%。
材料二:现代世界大国在航天领域取得的重大成果表
年份 |
国家 |
成果 |
1957年 |
苏联 |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
1961年 |
苏联 |
第一艘载人飞船 |
1969年 |
美国 |
宇航员第一次登上月球 |
1970年 |
中国 |
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上天 |
1971年 |
苏联 |
建立第一个空间站 |
1981年 |
美国 |
第一架航天飞机升空 |
2005年 |
中国 |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
(1)材料一中的“飞跃”是指哪一重大历史事件?(2分)
(2)依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末以后英国国际经济地位的变化,并简要分析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4分)
(3)解读材料二提供的有关信息,对其理解正确的是____。(2分)
①第三次科技革命方兴未艾②在空间技术上美苏领先,中国奋起直追③世界大国在航天技术方面通力合作,共存共荣④当今科技领域形成了美、苏、中三强鼎立局面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从上述材料中你能得到什么重要启示?(2分)
38、材料一:大会强调在经济建设上既反保守又反冒进,贯彻在综合平稳中稳步前进的方针。
材料二:(图片略)图一:“小、土、群”炼钢铁;图二:“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头毛驴拉不动”
(1)材料一中“大会”是指党的哪次代表大会?简要指出该大会召开的主要历史意义。(3分)
(2)材料二中的现象是否违背了材料一中指导方针?简要说明理由。(5分)
(3)下列结论与材料一、材料二相符合的分别是____(2分)
A、忽视客观经济规律,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B、符合科学发展观,遵循了“实事求是”的原则
五、综合题(本大题10分)
39、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要求。
(1)美国在独立战争结束后,制定了一部宪法,史称______,这是一部具有___性质的宪法。根据宪法规定,美国举行了大选,____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组成了_____政府。(4分)
入学帮助热线:400-805-3685010-51268841
咨询热线:010-51268841
国际学校择校
我要给孩子
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