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关注:19年7月国际学校开放日全国优质国际高中国际初中国际小学推荐
1. 一些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为了少付报酬多获利,招用未满16周岁的少年儿童做临时工。这是( )
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
B. 帮助贫困家庭脱贫致富的有效方法
C. 严重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行为
D. 扩大就业,发展生产的合法行为
2. 所谓社会保护,是指( )
A. 父母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的抚养职责
B. 对未成年人实施保护的基本原则
C. 公安机关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
D. 在社会生活中对未成年人实施的保护
3. 奴隶社会后期,奴隶主庄园衰落的根本原因是( )
A. 奴隶大量逃亡
B. 奴隶主不关心生产
C. 奴隶起义此起彼伏
D. 奴隶制生产关系已不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4. 下列选项中属于生产关系的是( )
A. 母子关系
B. 杨利伟遨游太空
C. 资本家雇佣工人
D. 贝尔发明电话机
5. 1949年、1956年、1978年对中国来说,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下列对这三年表述正确的是( )
A.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B. 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彻底胜利
C. 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D. 这三年都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转折点
6. 党中央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做到:"群众利益无小事,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这体现了"三个代表"中的( )
A.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B.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C.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D. 代表各级领导干部的需要
7. 《乡愁》诗中有这样一句"……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下列选项中,最能反映作者诗中愿望的是( )
A. 实现海峡两岸的统一
B. 为横渡台湾海峡而发愁
C. 想到大陆来观光旅游
D. 孤独心情的表述
8. 2005年1月6日,中国内地第13亿个小公民降生。这一天被确定为中国13亿人口日。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我国有效地控制了人口过快增长。从而使我国13亿人口日和世界60亿人口日推迟4年到来。这说明我国必须继续坚持( )
A. 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B. 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C. 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D. 科教兴国的基本国策
9. 靠在教室门边的扫帚倒在了教室门口,出入门口的同学却视而不见,有的从上面跨了过去……;几个同学随手将瓜果皮扔在了干净的地面上……。针对上述现象,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
A. 公德意识应该从小培养
B. 创建优美环境是班主任的事,与学生无关
C. 我们不仅要学好知识,更要学会做人
D. 良好的环境,需要我们共同维护
10. 对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战争与恐怖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B.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C. 美国在引导世界走向民主与和平
D. 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在逐渐丧失
11. 三次科技革命使资本主义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始终没有改变的是( )
(1)资本主义国家的性质
(2)资本家剥削工人的手段
(3)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4)工人阶级被雇佣,受剥削的地位
A. (1)(2)(3)
B. (1)(2)(4)
C. (1)(3)(4)
D. (2)(3)(4)
12. 下图是一幅反映多年来我国人口与森林变化示意图,这幅示意图告诉我们( )
(1)从总体上看,人们在有效地利用森林资源
(2)我国人口逐渐增多,可森林资源逐渐减少
(3)人口增长过快,对自然资源的压力日益增加
(4)我们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A. (1)(2)(3)
B. (1)(3)(4)
C. (1)(2)(4)
D. (2)(3)(4)
二. 简答题(共16分)
13. 举例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6分)
14.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面对从未遇到的新问题、新事物,你认为辨别它的好与坏,对与错,是与非的根本标准是什么?(5分)
15. 震惊世界的印度洋海啸造成30万人死亡。由于灾区温度高,尸体腐烂快,很难确认他们的身份,丹麦开发的"遇难者身份确认系统",只须将遇难者的各种数据,如DNA,牙齿结构等输入电脑,很快就可以提供遇难者的可能身份。
上述材料中所涉及的科技革命成就属于第_____________次科技革命。这次科技革命对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哪些重大的影响?(5分)
三. 辨析题(先判断,后说明理由8分)
16. 经济发展必然带来环境污染。
四 探究与实践(12分)
17. 胡锦涛主席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要把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作为党和国家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抓紧抓好。
一位父亲在给正在读书的儿子的信中写道:……家,养活你是一种责任、义务,并不图你长大后对家有什么贡献;但对国家,每一个有责任感的中国人,不可不想到她的兴衰。当今世界是一个人才竞争的时代,当今的中国需要一批有志有才的青年,希望你在努力学习的同时,多储备一些知识和能力,在思想政治上严格要求自己,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国家和社会作出有价值的贡献,为了祖国的明天,努力吧!
九年级(2)班的同学,针对上述内容,举行了一堂讨论课,请你结合教材知识参与讨论:
(1)国家对青年人的希望是什么?(3分)
(2)党和国家为什么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5分)
(3)科学成就未来,时势造就人才。从国家对人才的需要出发,给自己设计一条人生之路。(4分)
参考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
1. C 2. D 3. D 4. C 5. C
6. B 7. A 8. A 9. B 10. B
11. C 12. D
二. 简答题
13. 列举事例(略)(提示:事例可以是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
(要点提示)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坚持改革开放是经济和建设必不可少的条件,坚持改革开放,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20多年来,我们坚持了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生产力,从而使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4. (要点提示)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面对从未遇到过的所有问题,都要把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三个有利于"作为总的出发点和根本判断标准。
15. 三
(要点提示)新的科技革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历史上的蒸汽革命和电力革命,这使生产劳动从电气化发展到自动化,智能化。生产工具的更新,也使劳动对象发生了重大变革,极大地扩展了劳动对象的范围,这就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天地。
三. 辨析题(参考要点提示)
16. 该观点是错误的。(判断相反不得分)
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是两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经济建设是在一定环境中进行的,环境既是经济建设的基础,又是其制约因素。如果只发展经济,不顾环境的承载能力,必然造成环境污染与破坏,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环境问题又必将影响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好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之间的关系,才能保证经济建设健康持久地进行。
四. 探究与实践
17. (要点提示)(1)①掌握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具有一定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事业。
③符合社会的发展要求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一切从实际出发。
(此小题具有开放性,只要成才目标正确,即可给分)
(2)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依靠科技进步,目前,我国的科技水平在某些方面还比较落后,迫切需要大量的各方面的人才。科技与人才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经济竞争说到底,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要大力发展经济,就必须重视科技发展和人才培养,国家要强盛,就必须贯彻落实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战略。
(3)(此小题答案不惟一。要求:立场观点正确,运用知识恰当,阐述符合逻辑,文字表达准确,有创意且符合题意即可给分)。
(围绕以下任何一方面均可)
①培养自己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把祖国和社会的需要放在第一位热爱祖国,报效祖国。
②树立崇高的理想,培养艰苦奋斗、艰苦创业的精神,培养刻苦学习,开拓创新的精神。
③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主人翁的责任感,做一名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④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和增强自己的综合素质能力,做一名综合型的普通的劳动者。
入学帮助热线:400-805-3685010-51268841
咨询热线:010-51268841
国际学校择校
我要给孩子
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