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关注:19年7月国际学校开放日全国优质国际高中国际初中国际小学推荐
2005年山西省临汾市中考政治试卷
一. 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将其字母标号填入后面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30分)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据此回答1~4题。
1. 带着好心情进入考场,提醒自己:我能行,我最棒。这种调控情绪的方法是( )
A. 自我暗示 B. 转移注意力
C. 学会升华 D. 心理换位
2. 胡锦涛指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全党全社会共同承担的重大任务,这体现了( )
A. 对未成年人的家庭保护
B. 国家高度重视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培养
C. 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
D. 国家和社会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3. 下图告诉我们( )
A. 强烈的好奇心有助于学习
B. 广泛的兴趣能促进学习
C. 学习中要善于收集信息
D. 学习中要自觉克服干扰
4. 2004年8月21日,首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颁奖典礼在京举行,这①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具体体现②有利于激发青少年的创新热情③有利于营造青少年创新的社会氛围④体现了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指引性措施( )
A. 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公民学法、守法、用法,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现代法制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在依法治国的征程上,共和国的脚步扎实而清晰。据此回答5~8题。
5. 日常生活中,你总会受到诸如学校纪律、交通规则等约束,这是因为( )
A. 不遵守规则就是违法行为
B. 规则限制人们的自由
C. 社会生活要有共同的准则
D. 规则是由国家制定的
6. 小亮同学把自己积攒的120元钱捐献给灾区人民,这是对自己合法财产的( )
A. 占有权 B. 使用权 C. 处分权 D. 收益权
7.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从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来看,体现了二者的( )
A. 合一位 B. 真实性 C. 平等性 D. 一致性
8. 《反分裂国家法》第一条明确规定,“依据宪法,制定本法”。这是因为宪法( )
A. 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B. 是普通法律的总和
C. 规定了国家所有问题
D. 是我国最严厉的法律
回顾历史,风云翻卷而过。55载沧桑巨变抒写激情岁月,中日共产党领导亿万人民艰苦创业,从贫穷落后到总体小康……据此回答9~15题。
9. “石器→金属工具→铁制农具→机器→……”,这一变化反映了( )
A.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B. 生产工具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因素
C. 人类社会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
D. 生产工具成为第一生产力
10. 下列对资本主义社会认识正确的是( )
A. 资本主义国家性质始终没有改变
B. 工人被雇佣、受剥削的地位已经改变
C. 科技成为资本家发财致富的秘密
D. 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将永远共存和斗争
11. 几代人的英勇奋斗,开创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新时代。中国人民开始当家做主的标志是( )
A.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B.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 抗日战争的胜利
D. 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12. 从建立经济特区、开放沿海城市,到实施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等战略,充分体现了( )
A. 国家鼓励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
B.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
C.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三步走的战略
D.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13. 55年来,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在第28届奥运会上我国首次以金牌榜第二的战绩向世人昭示了①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②中国体育健儿顽强拼搏,为国争光的精神③中国已跨入发达国家行列④中国已迈入世界体育强国之列( )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4. 选择并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这是因为它( )
A. 适合我国现阶段社会发展的要求
B. 是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
C. 能始终促进社会生产力向前发展
D. 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
15. 初中生活即将结束,我们正确选择成才目标的前提和标准是( )
A. 个人需要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B. 社会发展要求和人民的利益
C. 个人爱好和祖国的发展要求
D. 社会发展要求和个人的志向
二. 简答题(16题9分,17题9分,共18分)
16. 今年我市对初中毕业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每个同学通过陈述、展示、鉴定等形式对自己三年来的成长经历作回顾和总结。
(l)下面是杨阳同学自我陈述片段:进入初中时,我的学习成绩处于中游,但我能以灿烂的笑脸从容面对每一天,凭着浓厚的学习兴趣、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不断努力,学习成绩明显上升。我与牛顿一样,凡事总想问个为什么。闲暇时我自编自创故事、漫画,与同学共享。平时注重仪表,但不与他人攀比,生活节俭,从不乱花一分钱……
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杨阳同学具有哪些良好品质?(4分)
(2)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和学业成绩将作为今年初中毕业和高中招生的主要依据,这与以往将学业成绩作为初中毕业和初中招生唯一依据的做法相比,你更赞同哪一种?为什么?(5分)
17. 阅读漫画,请对画中邻居及王刚的言行发表看法。(9分)
三. 辨析题(8分)
18. 新星中学师生围绕“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展开讨论,有同学认为,既然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就应当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请对上述认识进行评析。
四. 分析说明题(14分)
19. 初三(2)班同学在进行社会调查时了解到以下信息:
改革开放以来,某村农民收入明显提高,居住条件明显改善,村容村貌明显改观。但是,村民生活满足于现状,仍然采用传统耕作、饲养技术,秸秆、杂草等得不到科学有效利用,引进的优良品种没有获得应有的效益,继续发展受到制约……
结合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下列任务。
(l)该村的发展变化说明了什么?(2分)
(2)分析制约该村继续发展的主要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至少三个方面)。(8分)
(3)“只有放错地方的资源,没有真正的垃圾”。遵循高效、节能、环保的科学观念,为该村秸秆、杂草等有效利用设计一个方案。(4分)
参考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
1. A 2. B 3. D 4. B 5. C 6. C
7. D 8. A 9. C 10. A 11. B 12. D
13. C 14. A 15. B
二. 简答题
16. 本题以学生亲身经历为背景设置题目,考查学生概括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引导学生提升生活经验,以全面发展的目标规划自己的人生。
(1)自尊自信;乐观开朗(性格良好);意志坚强,开拓进取(开拓创新);高雅情趣;勤俭节约。
(说明:考生只要能从以上任意四个方面作答即可得4分,否则每少答一个方面扣1分。)
(2)赞同将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和学业成绩作为初中毕业和高中招生主要依据的做法。因为这种做法:
①有利于青少年既重视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又重视思想道德修养,培养实践能力,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做“四有”新人。
②有利于促进学校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保证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全国发展的合格人才。
③体现了国家对青少年的关怀,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了有利条件。
(说明:考生若赞同上述做法并能从以上任意两方面说明原因,即可给5分;仅从某一个方面说明原因,且说理清楚,给3分,否则酌情扣分。若考生赞同将学业成绩作为唯一依据的评价方法,且说理清楚,给1分。)
17. 本题考查公民依法享有人身权利、正确行使言论自由和依法维权等知识,考查运用上述知识观察、发现问题及辨别是非的能力,引导学生增强法制观念。
①邻居侵犯了王刚的人格尊严(或名誉权)。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或我国法律规定:公民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的名誉。
②邻居对言论自由的认识是错误的。言论自由不是无限制的绝对自由。我国法律规定:公民不得利用言论自由来侮辱、诽谤其他公民的人格。
③王刚的言行是正确的。当自已的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时,能运用法律武器,采取合法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 辨析题
本题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这一时政热点为载体,将时政热点与经济建设这一教材重点内容有机组合、考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经济建设及二者的关系,考查学生判断、推理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引导学生重视时政热点,关心国家大事。
18. 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1)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2)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因此,认为应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一切工作中心的认识是错误的
(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举措,能为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因此,我们既要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又决不能动摇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说明:考生作答在层次上、文字上不要求与本答案完全一致,只要其基本意思与答案要点一致且用语准确,说理清楚即可给满分;若答案不完整或说理不清楚,可酌情扣分;判断不正确本题不得分。)
四. 分析说明题
本题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以农村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我国现阶段基本国情、基本国策和主要发展战略等知识,考查学生阅读、理解、通过活动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整合相关知识及实践探究能力,引导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鼓励学生创新。
19. (1)只有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党的基本路线的正确性;发展才是硬道理等。
(说明:考生只要从以上任一方面作答,即可得2分。如能从其他方面作答,符合题意,表述正确也可。)
(2)制约的主要原因:农业技术水平低,农村科技人才缺乏;农民文化素质不高等。
(说明:考生只要从两个方面说明且符合题意,即可给2分。)
建立: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村民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素质;走科教兴农之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把农村发展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重视农业先进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通过开办农民技校等形式对农民进行农业科技知识培训;重视农村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说明:考生所提建设不要求与答案完全一致,只要符合题意,观点正确,能恰当运用学科术语,每条建议给2分,总分不超过6分。否则酌情扣分。)
(3)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故不拟订参考答案。
(说明:考生设计方案只要符合题目要求,即可得4分,如建沼气池等;考生设计方案只体现对秸秆、杂草等有所利用,但不符合题目要求者,给2分,如秸秆杂草直接焚烧还田等。)
入学帮助热线:400-805-3685010-51268841
咨询热线:010-51268841
国际学校择校
我要给孩子
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