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教育 育路教育-专注国际教育,提供高质量的择校服务。
微信小程序
快速择校

快速择校

微信公众号
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010-51268841

全国统一招生热线

新府学数学+项目式探究:与AI融合,中外教携手,促跨学科联动

来源:北京新府学外国语学校 时间:2025-03-31 16:15:17

  在科技飞速革新的当下,AI 以超乎想象的速度迅猛发展,深刻地重塑着各个领域的面貌,教育领域亦不例外。新府学敏锐地捕捉到这一时代趋势,积极主动地将AI融入教学体系之中,各年级学生已有序开展与 AI 相关的课程。

  作为一所数学+学校,数学老师们凭借着对教育趋势的敏锐洞察与对教学创新的不懈追求,精心设置了一系列丰富的趣味数学课、及系统的AI数学课程。带领孩子们开展了一系列跨学科融合项目式探究。

  从KG到9年级,每一个年级的课程都紧密围绕数学核心知识,巧妙融入AI技术,环环相扣、循序渐进,为学生构建起从基础认知深度应用的完整学习体系,让学生在充满趣味的课程体验中逐步提升数学能力综合素养。

新府学数学

01XFA教具:源自数学专家   

  在新府学“数学+”的创新理念引领下, XFA数学课摒弃了传统枯燥的刷题模式,转而采用游戏、建模、实践运用多元化方式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

新府学数学

  在数学资源丰富的新府学,孩子们上课所采用的教学用具均来自国内顶尖数学专家。这些令孩子们赞不绝口的“独一无二”的教学游戏、教具的背后,是数学专家们多年数学教学经验的验证与革新。

  “老师,这也太好玩了吧!”。课堂上,孩子们通过搭建特制的积木玩具、幽灵模仿等过程,在摆弄形状、组合结构的过程中,直观地理解空间几何知识,感受数学的奇妙魅力。课堂互动环节中,趣味数学游戏让孩子们踊跃参与,在竞争与合作中,数学思维被充分调动,不知不觉间就掌握了运算技巧。

  正因如此,新府学的孩子们对数学满怀热忱。他们在丰富多样的趣味学习中,逐渐构建起强大的逻辑思维体系。

新府学数学

02  与AI互动中,将数学具象化 

  数学与AI二者堪称同源共生,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为AI的诞生与发展提供了核心算法与理论支撑,从数据建模到逻辑运算,无一不是数学智慧的结晶。而AI则像是数学的具象化表达,借助先进技术将数学的抽象概念与复杂运算转化为实际应用。

  在数学课中融入AI,就像是让AI走向现实。AI 为数学学习提供了生动、直观的呈现方式,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具象化,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在与 AI 工具的互动中主动探索,增强了自主学习能力。其次,通过解决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数学问题,学生能够深刻体会数学的实用性,提升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场景的能力,为未来的生活和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新府学数学

03   中外教携手创数学项目 促学子思维成长

  本次数学项目的设计,由中外教共同进行。外教带来了国际前沿的数学教学理念,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在探究式学习中构建解决问题的思维。在老师们的思维碰撞下,既启发了学生进行大胆猜想与发散思维,又培养了孩子的严谨逻辑与步步推导的能力,这种思维的激烈碰撞,从多个维度促进了孩子的思维成长。

新府学数学

  在跨学科项目中,中外教老师凭借对多元学科融合的理解,引导学生将数学与环保、金融等领域相连,让学子们在老师们共同营造的数学世界里,思维不断拓展,从单一的解题思维逐步成长为具备创新、逻辑、批判性等多元思维的数学学习者。

新府学数学

04  为科创未来 埋下兴趣的种子 

  根据年龄不同,老师将数学AI课程进行分阶段教学,且都对AI的实际应用给予了高度重视,这与XFA数学+理念相契合——强调数学的实际应用。

新府学数学

  低年级阶段,AI课程精心设计了诸多实用体验环节,旨在让孩子们在趣味互动中感受AI魅力,启蒙他们对AI与数学的兴趣。而高年级的AI课程,则巧妙地将AI与运算深度融合,同时紧密关联未来职业场景,让学生提前适应未来职场对数学及AI技能的需求,为他们的长远发展赋能。

  当复杂的数学运算在AI的帮助下变得直观明了,孩子们内心对科技的浓厚兴趣就此被点燃。

微信图片_20250331155812.jpg

05  分层AI教学 体验与应用兼具 

  小学部本次活动的主题是:Maths in Action: Sustainability, Tech, and Trade(数学在行动:可持续性、技术与贸易),围绕这一主题,展开了对数学跨学科项目式探究

  在充分考量学生年龄差异的前提下,老师们设计了不同内容。

截图20250331155822.jpg

  KG:城市规划师

  KG 阶段,孩子们开启了创意无限的数学之旅。他们尝试建造一座属于自己的城市。借助 AI 绘图工具,孩子们能够轻松生成城市蓝图,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仅认识了各种形状的特征,还锻炼了空间想象能力和创造力。从规划街道布局到安排建筑位置,每一个决策都蕴含着数学思考,妙趣横生。

截图20250331155834.jpg

微信图片_20250331155840.jpg

  一年级:数字杂货店

  一年级的学生则走进了 “数字杂货店”。在这里,他们模拟购物场景,练习货币计算,将数学运算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而 AI 价格对比功能的引入,更是为学习增添了新的维度。学生们通过 AI 工具了解不同商品在不同平台的价格差异,在比较分析中深化对数字运算和价值概念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经济意识和理性消费观念。

微信图片_20250331155846.jpg

截图20250331155854.jpg

微信图片_20250331155859.jpg

  二年级:分类回收站

  二三年级学生们积极参与到可回收物的分类工作中,通过称重物品、测量重量和体积,并使用数字工具记录结果,他们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AI 图像识别技术在此发挥了重要作用,帮助学生快速准确地对回收物进行分类。

微信图片_20250331155904.jpg

  Teacher Josh Ira and Jared Ackerman:

  Our second-grade class recently completed an exciting Math Month project that combined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with practical math skills. The "Recycling by the Numbers" initiative showed students how mathematics helps us understand and improve our world.

  二年级最近完成了一个令人兴奋的数学月项目,该项目将环境教育与实用的数学技能相结合。“分类回收站” 倡议向学生展示数学如何帮助我们理解并改善我们的世界。

  The project featured two key components:  

  这个项目有两个关键部分:

  1. Classroom Math Explorations

  · Students collected actual data on our classroom recycling habits  

  · Created simple bar graphs to visualise which materials we recycled most  

  · Solved story problems, such as "If we recycle 10 cans each week, how many cans will we have in a month?"  

  · Learned how recycling saves trees and reduces pollution  

  1.课堂数学探索

  学生们收集了回收习惯的数据。

  创建了简单的条形图,以直观呈现回收最多的材料。

  解决应用题,比如 “如果我们每周回收 10 个易拉罐,一个月我们会回收多少个易拉罐?”

  了解到回收如何拯救树木并减少污染。

  2. At-Home Measurement Challenge

  · Children became "Recycling Detectives" at home, collecting and weighing recyclables  

  · Made predictions about weights were made before measuring  

  · Uploaded photos to our class platform where AI technology helped analyse actual weights  

  · Compared estimates to real measurements, discussing why some items were heavier  

  2.家庭测量挑战

  孩子们在家里设置 “回收侦探”,收集并称量可回收物品。

  在测量之前还需对重量进行预测。

  之后将照片上传到我们的班级平台,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分析实际重量。

  比较估计值和实际测量值,并讨论为什么有些物品更重。

  Key Learning Outcomes

  ·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measurement and data skills  

  · Understanding of recycling's environmental impact  

  · Experience with technology-assisted learning  

  · Development of estimation and prediction abilities  

  The innovative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math skills with modern AI technology created unique engagement. Students were particularly fascinated when the computer analysed their recycling photos and revealed the actual weights.  

  One parent noted, "My child now points out recyclables everywhere we go and guesses how much they weigh - it's made math real for them."  

  While highly successful, we identified opportunities to enhance future projects:  

  · Including school-wide recycling data for broader impact  

  · Adding comparison activities (e.g., "Is this milk jug heavier than your math book?")  

  · Potential partnerships with local recycling centres  

  This project proved that even our youngest students can grasp important mathematical and environmental concepts through hands-on, relevant activities. By connecting classroom learning to real-world applications, we've helped develop both math skills and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in our second-graders.  

  The enthusiastic response from students and parents suggests we've found a winning formula for making math meaningful. We're excited to build on this success in future projects!  

  主要学习成果

  测量和数据处理技能的实际应用。

  理解回收对环境的影响。

  体验技术对学习的辅助。

  培养估算和预测能力。

  传统数学技能与现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结合带来了独特的参与体验。当计算机分析学生们的回收照片并显示出实际重量时,学生们特别着迷。

  一位家长指出:“现在无论我们走到哪里,我的孩子都会指出可回收物品,并猜测它们有多重 —— 这让数学变得真实了。”

  尽管项目非常成功,但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可以在未来项目中需要改进的地方:

  今后可纳入更广阔的的回收数据,以产生广泛影响。

  增加“比较”活动(例如,“这个牛奶罐比你的数学书重吗?”)。

  与当地的回收中心建立潜在的合作关系。

  这个项目证明了,即使是最年幼的学生,也可以通过亲身实践与活动掌握重要的数学概念、环保概念。通过将课堂学习与现实世界的应用联系起来,我们帮助二年级的学生发展了数学技能和环保意识。

  学生和家长们的热情反馈表明,我们找到了让数学变得有意义的成功模式。很期待在未来项目中延续这一成功!

微信图片_20250331155909.jpg

  综素二年级:过山车工程师

  孩子们亲自动手搭建过山车模型,从挑选材料到精心拼接轨道,每一个步骤都饱含着专注与期待。当亲手搭建的过山车完工后,他们手持测量工具,认真测算过山车的长度,精确记录过山车运行的时间。在这一系列实操中,孩子们自然而然地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将长度与时间数据代入公式,算出速度。

  孩子们既享受了动手实践带来的无穷乐趣,又在轻松愉悦的氛围里学到了关于速度计算的知识,让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触手可及。

微信图片_20250331155915.jpg

截图20250331155925.jpg

  三年级:分类回收站

  三年级的学生在二年级的基础上,还需要进一步分析回收趋势,探索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在学习数学的同时增强了环保意识,理解数学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微信图片_20250331155931.jpg

微信图片_20250331155935.jpg

  本次数学活动对学生和我来说都是一段丰富且充满活力的经历。从一开始,学生们就展现出高度的参与度和热情,尤其是在探索测量知识并将其应用于实际场景的时候。他们渴望学习,急切地收集各种材料,使用不同的单位和工具进行测量,这一点显而易见。这种亲身体验的方式不仅强化了他们对重量和测量的理解,还培养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制作回收机器人让孩子们非常着迷。学生们全身心投入到这个项目中,充满了兴奋和创造力。他们积极地考虑不同物体的重量和平衡,仔细斟酌如何组装机器人以确保其稳定性。通过对测量概念的实际应用,他们看到了数学在实践中的运用,加深了对重量如何影响结构和设计的理解。 

  这项活动的关键优势在于它与英语课程的跨学科联系。学生们将以 “成为发明家” 为主题的第五单元项目与数学项目结合起来。他们探索了发明家和回收行动者的概念,拓宽了他们对数学与创造力如何在现实世界的问题解决中相互交融的认知。看到他们运用英语课上学到的词汇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无论是与同学讨论设计方案,还是向老师展示他们的作品,都让人感到很有成就感。

  在这一个月里,学生们展现出了很强的团队合作、领导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有效地合作,共同决定使用哪些材料以及如何组装机器人。当面临挑战时,比如挑选质量最好的物品或确保稳定性,他们能够批判性地思考并相应地调整计划。这些解决问题的时刻非常宝贵,因为它们激发了学生们的韧性和创造性思维。

  总体来说,这次数学项目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学生们不仅加深了对测量和重量的理解,还培养了包括合作、沟通和批判性思维在内的重要生活技能。我相信,他们所获得的知识和经验将为未来学习数学概念和实际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看着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充满热情并不断成长,我感到非常有成就感,我期待着未来能融入更多亲身体验式的跨学科项目。

  四年级:城市规划与预算

  四年级学生们在管理成本空间限制的双重约束下设计城市,这需要他们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进行精密计算和合理规划。借助 AI 生成城市蓝图,学生们能够直观地看到自己的规划成果,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优化,提升了逻辑思维问题解决能力。

微信图片_20250331155940.jpg

截图20250331155949.jpg

  在这个为期四周的项目期间,学生们在实用数学技能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这些技能包括预算编制、测量以及乘法运算。他们对城市的运行机制,以及城市建设和维护成本高昂的原因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真实的现实情境让数学变得更有意义、更具吸引力,尤其是对于那些常常在传统数学学习方式中感到吃力的学生而言。 

  该项目还提供了与数学团队进行宝贵的跨学科合作的机会,突显了许多在创造力、团队合作以及解决问题方面的精彩时刻。看到那些在英语授课的数学课上通常不太自信的学生能积极参与并做出有意义的贡献,着实令人欣慰。总体来说,这个项目激发了批判性思维,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还让他们对自己的成果产生了一种主人翁意识和自豪感。

  五年级:预算规划师

  投身于 “小型商业挑战”的五年级学习,他们设计小型商业项目,制作产品,并精心规划材料预算。这一过程涉及成本核算、利润预估等多个数学环节,学生们在实践中深入理解数学与商业运营的紧密联系。最终产品将在下个月的家庭日上进行销售,这不仅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检验,更能让他们在真实的商业环境中体验数学的价值。

微信图片_20250331155956.jpg

截图20250331160007.jpg

  在四周的时间里,五年级学生通过 “微型商业挑战” 项目探索了创业的世界。这个项目将预算编制、利润计算、市场营销和数字工具融入到了一个亲身体验的、真实的数学实践当中。

  在整个项目过程中,学生们在实用数学技能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这些技能包括预算编制、乘法运算以及成本利润分析。学生们没有使用谷歌表格,而是亲手制作了练习预算表,以此来规划他们的开支和潜在利润。

  I 5-1班,Ken表现突出,他全身心投入为自己小组的企业 “现代实验室” 设计了一个专业且引人注目的标志。而在I 5-2,情况变得有点复杂,因为两个小组都想运营各自独立的公司。经过一番协商,在Dion老师收购了其中一方后,两个小组合并成了一家公司。

  I 5-2专注于一种买卖模式,他们选择了像宝可梦卡片这样受欢迎的商品,通过购买再转售来获利。相比之下,五年级一班(I 5-1)追求原创性,他们集思广益,想出了一些在即将到来的家庭日摊位上不容易找到的产品。他们的创意包括 3D 打印作品、人工智能生成的故事书,以及定制护手霜之类的手工制品。

  这次挑战有意义的是见证了中国数学教师和国际数学教师之间的合作。双语教学的方式确保了学生既能用母语培养专业技能,又能用英语提升数字应用和展示技能。这种合作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用两种语言将数学概念与现实世界中的应用联系起来。

  真正的转折点出现在学生们必须像在《鲨鱼坦克》(美国一档创业投资真人秀节目)中那样,向老师们推销他们的商业创意的时候。就在那一刻,一切都豁然开朗 —— 他们突然明白了自己之前完成的所有小任务(品牌塑造、预算编制、制作原型和市场营销)是如何汇聚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商业计划的。那是一个充满领悟和自豪的时刻,充分展示了他们通过亲身实践所学到的知识之多。

  这次挑战不仅巩固了数学概念,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数字素养和沟通技巧,为我们的学生成为未来的创业者和问题解决者奠定了基础。

微信图片_20250331160014.jpg

06   初中“数学+经济”  构建多元商业场景 

  初中数学老师以“数学+经济”为主题精心设计课程体系,并巧妙借助AI技术赋能教学。从成本售价剖析、折扣策略探秘、函数优化生产,到采购组合建模……

  学生们在一系列实践活动中,深度参与到商业逻辑的探索中。他们通过AI软件处理数据、构建模型,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切实应用到商业场景里。这不仅使学生们透彻理解了商业运营背后的数学原理,更极大地提升了他们的数据处理、逻辑思维、团队协作等综合

  素养,有力地推动学子从容应对未来多元化的挑战 。

微信图片_20250331160018.jpg

  国际贸易集市:

  在全球化浪潮汹涌的当下,跨学科素养已然成为孩子们未来竞争的核心优势。为了给学生提供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宝贵契机,初中数学老师精心策划并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金融贸易集市”。活动以“初中数学‘E’起来,畅享经济新世界”为主题,巧妙模拟真实商业场景,将数学、经济、营销等多学科知识深度融合,彻底打破传统课堂的枯燥乏味。

  3月14日数学日当天,初中学子们化身为来自不同国家的贸易家,在数学集市中热情招揽生意,全身心投入到成本核算、活动策划以及利润计算等商业运作环节中。集市充满了各式趣味游戏、摊位,甚至还特别设置了“银行”,学生们在此进行各国货币的汇率换算,沉浸式体验金融交易流程。

截图20250331160031.jpg

  孩子们在购买商品、核算成本、依据合适利润率定价等实操过程中,不仅学会了精确计算成本与利润,熟练掌握数据统计分析方法,还深入认知了供需关系,能够敏锐分析市场竞争态势、洞察消费者行为。在这一过程中,他们的合作、沟通、创新以及问题解决能力都得到了全方位锻炼,真正实现了知识的融会贯通,为未来应对复杂多变的社会挑战奠定了坚实基础。

  经济学讲座: 

  为助力孩子们更好地探索经济与贸易领域,初中部邀请经济学领域的专家家长走进校园。丰富的行业经验与专业知识,为孩子们开启了一扇知识之窗。

截图20250331160041.jpg

  在讲解过程中,通过分享实际案例,家长将复杂的经济原理、贸易规则生动展现,拓宽了孩子们的视野,让他们认识到经济与贸易在生活中的多元呈现。深入浅出地讲解启发了孩子们的思维,激发了他们对经济现象的好奇与探索兴趣,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播下种子。

  六年级:成本售价剖析

  六年级学生借助 AI 数据处理软件,将各班商品成本、售价数据转化为直观的柱状图、折线图等统计图。这一过程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他们不再局限于简单的数据罗列,而是能够通过图表清晰洞察各班盈利差异及畅销商品特点。在操作软件与讲解图表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加深了对数学统计知识的理解,更学会从数据背后挖掘商业策略,为日后参与商业活动或进行更复杂的数据分析奠定了坚实基础,培养了敏锐的商业洞察力数据解读能力。

  Maximus Ma老师:这次实践中,六年级的学生们表现相当出色。他们熟练运用 AI 数据处理软件,将各班商品成本、售价数据转化为直观图表。通过解读图表,精准分析出各班盈利差异与畅销商品特点,还洞悉了背后的商业策略。这极大提升了学生的数据处理和商业思维能力。

  七年级:折扣策略探秘

  聚焦于不同折扣模式对商品价格和销量的影响,孩子们通过 AI 分析工具模拟商业场景数据并绘制价格杠杆变化曲线。这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数学在商业运营中的动态应用,学会运用数学思维探讨如何制定折扣策略以吸引顾客、提升销售额。在讨论场景与数据模型推导过程中,学生的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得到锻炼,他们学会从多种角度分析问题,为未来从事市场营销、商业管理等领域的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PengTao老师:这次活动充分结合了理论(折扣策略)与实践(数据建模),展现了用AI工具解决商业问题的创新思维;针对不同折扣模式(如满减和买一送一)的对比分析,初步揭示价格杠杆对销量的影响规律;孩子们在探究过程中,锻炼了表达能力,同时能将抽象数学工具与真实商业场景关联,体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

  八年级:函数优化生产

  运用一次函数知识结合 AI 算法,孩子们分析了资本货物与消费品生产关系,通过构建数学模型,借助 AI 软件模拟生产数据变化,来寻找资源有限条件下的生产最优解。这不仅深化了学生对函数知识的掌握,更让他们学会运用数学工具解决实际生产中的优化问题,理解数学在工业生产、资源配置等领域的关键作用。在推导函数公式与讲解模型应用的过程中,学生的科学思维、创新思维得以激发,为未来投身工程技术、经济管理等专业领域做好准备,提升了运用数学模型解决复杂现实问题的能力。

  Una Zhang老师:本次实践中,八年级的同学们展现出了非凡的创造力与学习能力。他们巧妙运用函数知识,结合AI算法构建数学模型,精准分析资本货物与消费品生产关系,成功推导出函数公式,还借助AI软件模拟数据变化,找到了资源有限下的生产最优解,为实现利润最大化提供了新思路 ,这一探索对培养学生跨学科思维、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意义重大。 

  跨年级课程:采购组合建模

  六七年级收集数据,八九年级基于成本约束条件运用 AI 辅助构建采购组合优化模型。跨年级小组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数据整合能力以及运用 AI 技术构建复杂数学模型的能力。学生们在跨年级协作中学会沟通交流、分工合作,将前期收集的数据转化为有价值的信息,通过构建优化模型找到最佳采购方案。这不仅提升了学生在数学、信息技术等学科的综合素养,更为他们未来参与大型项目策划、企业运营管理等工作提供了实践经验,锻炼了在多学科交叉背景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Lewis Liu老师:九年级学生在项目中展现了优秀的跨学科能力,将数学建模与商业决策相结合,基于成本约束和市场需求构建了科学的采购组合模型。他们灵活运用函数分析、微积分求极值等数学工具,借助AI技术辅助求解最优方案,体现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素养。这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仅提升了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也培养了团队协作和创新思维,为未来应对复杂挑战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学期,新府学的课堂将持续为孩子们带来更多人工智能的内容,AI的深度与广度将进一步拓展,全方位激发孩子们的探索热情。同时,AI领域的权威专家也将陆续走进校园,为孩子们带来前沿的行业资讯,搭建起通往科技前沿的桥梁。

  在新府学丰富资源的滋养下,在AI与学科融合的知识沃土里,孩子们定能汲取养分,成长得愈发茁壮。

>>>新府学数学教学成果

  1. 新府学初小部英国数学测评UKMT-IMC再获佳绩

  2. 北京区域轮第一!3奖杯39金58银!新府学5组学子全部晋级世界学者杯全球轮

北京新府学外国语学校 预约看校申请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

用户评论
500字以内
发送
    新府学

    学校适合孩子吗?去学校试听免费课即知开班倒计时

    :
    :
    稍后会有专业老师给您回电,请保持电话畅通

    新府学最新动态

    免费咨询

    在线咨询 报考资格测评 开放日免费预约
    电话咨询
    010-51268841 400-805-3685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
    微信咨询
    15910788502

    张老师

    用手机号进行搜索添加微信好友
    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招生政策随时看

    小程序
    关注小程序

    关注小程序

    学校简章学费随时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