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速择校

政策解读
010-51268841
400-805-3685
国际学校课程一直以来都是家长们比较关心的问题,由于没有参照,所以大家不清楚国际学校开设的课程体系与国内学校课程有什么区别。为此,我们整理了关于2023年教育部关于国际学校课程的最新规定,大家可以提前作为了解!

从2022年3月开始,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构建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提供了具体的行动指南。新课标融合了国内外基础教育实践和教学理论成果,更加凸显国家和民族基本价值观,强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民办国际学校课程体系在融会贯通中外先进教育理念、探索前瞻性的教育体系方面,具备一定的先发优势。
在新规定中,要求民办国际学校在课堂教学中落实新课标,有五条重要路径:
教育现代化的目标是人的现代化。核心素养是通过课程学习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如何让核心素养真正落地?要通过超学科探究、学科探究、阶段性评估等形式各异的教育教学活动和丰富的校内外场景、渠道,将培养目标融入教、学、评的各个环节,用学生学习成果来检验教学质量和效果。
随着课程目标由知识本位转向素养本位,教学设计需要通过大概念、大任务、大观念与大问题,把具体的教学内容与抽象的素养目标连接起来,让学习者经历“从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的学习过程,将学到的知识、技能与思维等融合起来,最终形成核心素养。大概念克服了过去只见树木、难见森林的教学难题,建构了学科知识体系,促进了深度学习和意义理解,使学生具备技能应用和知识迁移的能力,提升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
新课标强调,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经验、社会生活的联系,强化学科内知识整合,统筹设计综合课程和跨学科主题学习。而国际文凭项目中的超学科学习强调穿越学科界限并与真实世界相关联。超学科探究强化了知识间的关联和学科内的知识整合,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经验、社会生活的联系,大大增强了课程协同育人功能。
强化学科育人功能,新课标确立了学科实践的重要地位。国际文凭项目文件《学习与教学》同样强调在真实的情境中面对挑战,体验学习过程,采取真实和有意义的行动,培养学生应对现实世界挑战的各种能力。世界即课堂,生活即教材。通过学科实践让学生亲身参与、学以致用、知行合一,能更好地实现学科的育人功能。
新课标提出要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开展差异化教学,加强个别化指导,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民办国际学校在这方面大有可为。比如,在探究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分小组,从不同角度围绕主题概念进行探究,选择适合自己的探究工具和方式,教师对不同小组进行差异化指导。在评估方面,教师根据不同的评估对象采用差异化的评估工具和策略,实现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估,加强实时考察、动态记录、系统测评和定期总结报告,以确保评估的信度和效度。
国际教育领域一个显著的变化正在发生,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的一批国际学校更加重视教育教学的中国特色和中国底蕴,着力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在课程方面,开始从购买、引进国际课程向融合、建设国际课程转变,也即从最初的国际课程借鉴者、消费者向国际课程的共建者、生产者转变。
以上内容就是教育部关于国际学校课程规定的有关说明,可以看出国际学校的课程开设在教育部的强监管下也会越来越规范,家长们再让孩子选择国际学校就读也会更加放心。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经授权后方可发布,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联系邮箱:2498144268@qq.com
答IB、AP和Alevel三门国际课程,哪门更难?需结合课程体系设计、考核方式及学生能力适配性综合分析。从整体难度框架看,...
答同学们好呀!国际学校ib生的出路有很多,因为IB文凭是全球认可度最高的国际课程证书之一,能为大家打开的出路远比想象中多元...
答就英语成绩好点,其他科目一般可以上国际学校吗?答案是肯定的。国际学校的录取标准通常更注重综合素养,而非单一学科成绩。而且...
答家长您好!很多在择校阶段的家庭都会困惑“国际学校和普通学校该怎么驯,其实只要理清国际学校和普通学校的区别,就能结合孩子的...
答家庭收入不足百万可以上国际学校吗?可以,通过选择中低学费项目、小语种课程或公立国际部,并合理控制杂费支出,普通家庭完全能...
答什么人适合去国际学校?四类学生适合,第一类:有明确海外升学规划的学生;第二类:适应自主学习、反感“填鸭式”教学的学生;第...
免费咨询
张老师

关注微信公众号
招生政策随时看

关注小程序
学校简章学费随时查
报名咨询电话:400-005-1568
育路教育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