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国际教育,提供高质量的择校服务。
微信小程序
国际学校小程序

快速择校

微信公众号
国际学校公众号

政策解读

010-51268841

400-805-3685

国际学校校长:忽视学生发展的教育意义何在?

来源:国际高中指南 发布时间:2017-04-13 09:08:11

       一直以来,关于“国际学校”总有个绕不开的热议话题:国际学校在中国教育圈究竟是种怎样的存在?大多数人理解为,国际学校是送孩子通往国外名校的捷径。

  而2017年4月6日,国际学校院长却表示,“我最反对‘国际学校’这四个字,它应该是中国教育国际化。”

  我在中国,

  从来不做国际教育,

  我一直做中国教育

  早在1996-2001年校长研究基础教育时,就奇怪:在那些汇集了各地优秀学生的实验班里,为什么孩子们高中时表现优秀,读到大学却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又为什么我们的老师从不研究这些孩子进入大学之后的发展?

  于是,校长开始研究中国教育改革,并发现国际学校在这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他眼里,国际教育或国际学校的责任并不是把孩子送出那么简单,国际学校应该为国内的教育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价值。

  目前,中国的教育体系中出现一些困难,众多学校/教育机构直接引进国外的教材、教学理念,校长认为“我们看国外(领先的教育理念)是学习,但不是把国外的东西直接拿过来。”

  因此,在谈到教育责任时,校长这样说道“我是做中国教育,不是国际教育。”

  国际教育的市场特别大?假的

  2016年中国孩子在美国上学花费110亿美金,这让不少投资人感到兴奋:中国国际教育的市场特别大!校长却说,“中国有很多孩子要出国求学,但这个市场是个假的市场。”因为无论如何,世界的好大学都无法消化中国所有要出国的孩子。

  以加州伯克利分校为例,2015年有8000名左右的国际学生申请该校,其中200名左右的中国学生被录取;2016年有12000多个国际学生申请该校,还是200个左右的中国孩子被录取。

  每年全世界有50万学生申请美国前十名的大学,留给中国的招生计划数并没有增加。因此无论每年有多少中国孩子要出国,国外有价值的学校招满后便不会扩招。

  校长透露,“那些拼命来中国招生的学校是在他们自己国家国内招不到学生的学校。”不是说学生都必须上top10大学,但是不得不考虑本科阶段花的钱能带来好的回报。许多孩子花“重金”出国深造,上的其实是国外二流、三流的大学,然后回国后发现仍然存在就业问题。

  中国国际教育的市场究竟如何?校长说出了他的看法,“需求是有的,市场是有的,但真正有价值的留学出路永远是有限制的。”

  深圳的国际教育乱?

  所以我们要“教育”这个市场

  校长在演讲中,还介绍了这样一个问题“每年广东省及周围城市就有14-15所学校倒闭,孩子被送去上野鸡大学的问题在深圳也是蛮多的。”至于其中的原因,国外名校的招生名额有限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深圳有许多的中介机构也在办国际教育,他们没有办校资格,就用培训机构的资格办学。

  有的甚至打出“免考试进六所美国大学”的广告噱头来吸引家长。事实上,这些免考学校都是排名三四百名之后的学校,这些学校本来没有那么多要求,比较容易上,并不需要什么中介给学生保证。那些被送去念野鸡大学的孩子,大多出自这样的机构之手,是这些人把深圳国际教育的名誉搞乱了。

  “因此我们要教育这个市场,让大家知道哪些是真新闻,哪些是假新闻。” 校长如是说。最初,北京、上海等城市的国际项目,大多是从公立学校的国际部走出来,相对较稳定,相比之下,深圳的国际教育市场则更加“年轻”。

  那要如何“教育”深圳的市场呢?首先就要了解市场,“我们的方向在哪?市场到底有多大?现在谁都要投资国际教育?”另一方面,在学校办学理念上,何道明抛出了这样的思考题:是老板办学还是校长办学?到底我们怎么做国际教育?有什么目标?如果你身后有一个投资方,你应该怎么看下一步?

  问题:如何做好国际教育?

  “国际教育不是为了把孩子送出去,而是怎么帮助更多的孩子发展,让他们真正变成人才。”但如何做好国际教育?这个问题值得每一位投身其中的教育人思考,何道明做了如下探索。

  关注影响孩子成长的“风险”因素,实行“双轨制”教育。不是所有孩子都适合出国,孩子高中阶段的“学籍”、“高考资格”……放弃其中任何一个,都有可能斩断他们的求学退路。有的国际学校要求孩子放弃学籍,但高二时如果孩子的心理出现问题不适合出国怎么办?

  如果孩子的家庭的经济条件有变化钱不够出国怎么办?却也失去了高考机会。因此,何道明要求孩子在准备出国的同时还要上国家课程,不放弃学籍。学校实行“双轨制”教育,使用校本课程,同时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

  培养有中国文化特点的优秀学生。国外招生办希望自己的大学是多元文化的,因此他们希望招到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来影响他们的小社会。

  国际学校要有自己的教学成果。如果做国际教育只是研究国外的教材,看国外的课堂怎么做的,却没有自己学校的教学成果。那是对国家的不负责,是对教育发展的不负责。做国际教育不应只考虑自身的小市场和学校,还应关注国内教育改革,并为国内教育提供“营养”。

  结语

  中国每年有3000万孩子参加中考,但全国每年的高一新生只有1000万左右,大一新生仅600万,两次考试淘汰了约2400万个孩子。与国际学校50万学生的市场相比,哪个市场更大?

  最终,校长说出了这番话“出国很简单,但做教育最大的风险是学生的未来发展、国家的教育改革,所以希望我们要看这些,而不是封闭的看自己的学校。

  这些没有办法在国内上高中或大学的学生也需要很好的教育,也需要18岁的时候自信地进入社会并对社有贡献。如果我们不考虑他们的教育以后他们都变成社会的负担。”

  想要了解更多国际学校相关招生资讯,可以关注本站或添加关注公众号(zxxzxb_yuloo)扫描下方二维码进行关注,掌握更多相关新闻资讯!

结束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经授权后方可发布,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联系邮箱:2498144268@qq.com

( 2023年春季招生报名正在进行中,为避免疫情结束后出现扎堆咨询,无学位等情况,建议家长登记抢先报名咨询!)
国际学校预约看校/在线报名入口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

用户评论
500字以内
发送
    国际学校院校库
    • 家长您好!“不适应应试”是很多孩子会遇到的问题,但转学不是“一拍脑袋”的决定,更需要结合孩子的真实需求、现有资源和未来规...

    • 关于“9月转国际学校来得及吗”这个问题,结合国际学校的招生节奏、课程体系特点以及学生适配性来看,大部分情况下是来得及的,...

    • 国际学校vs公立学校区别有哪些?在教育理念、课程体系、师资配置、升学路径、费用与资源等各方面都有区别,若孩子计划留学、追...

    • 开学不适应国际学校可以从应对语言障碍、适应教学模式差异、打开社交圈子、要给自己适应的时间几个方面让自己逐渐适应,很多新同...

    • 国际学校有哪些社团活动安排?学术类社团、艺术类社团、体育类社团、服务与领导力社团、特色创新社团等。国际学校社团活动的真正...

    • 家长您好,结合非京籍上国际学校家庭的实际就读反馈,常见弊端主要集中在4个方面:1、升学有限制2、经济压力大3、课程与社交...

    免费咨询

    在线咨询 报考资格测评 开放日免费预约
    电话咨询
    010-51268841 400-805-3685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
    微信咨询
    15910788502

    张老师

    用手机号进行搜索添加微信好友
    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招生政策随时看

    小程序
    关注小程序

    关注小程序

    学校简章学费随时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