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学校相关问题
快速择校
政策解读
010-51268841
400-805-3685
家长您好!“不适应应试”是很多孩子会遇到的问题,但转学不是“一拍脑袋”的决定,更需要结合孩子的真实需求、现有资源和未来规划一步步梳理。下面我会分步骤给您具体建议,帮您和孩子做更稳妥的选择:
在提“转学”前,先别急着替孩子做决定,建议您找个轻松的时机(比如散步、亲子聊天时),和孩子好好聊这几个问题,避免“家长以为的不适应,不是孩子真正的困扰”:
“你觉得应试教育里,哪件事让你最难受?”是“每天要背很多知识点,没机会做自己喜欢的事”(模式不匹配),还是“这次考试没考好,觉得压力大”(短期挫折),或是“和老师/同学相处不舒服,不想待在这个环境”(人际问题)?
“如果不转学,你希望现在的学习里能有什么变化?”比如“想每天多一点时间看科普书”“希望老师少布置点重复作业”——有时候孩子的需求没那么复杂,未必需要“转学”这个大动作,反而可以通过小调整缓解。
“你想象中的‘好学校’,是能让你做什么、感受到什么的地方?”是“可以自己选喜欢的课”“老师不会只看分数”,还是“有更多小伙伴一起做手工/搞实验”?这能帮您后续锁定目标学校的方向。
这一步的核心是:先排除“情绪性抵触”(比如一次考差了想逃),确认孩子是“长期不适应应试模式”(比如被动学习、缺乏兴趣、自我价值感低),再推进下一步。
很多时候,孩子的“不适应”未必需要“换学校”,可以先和现有学校沟通,看看有没有调整空间,毕竟转学对孩子来说是“环境剧变”,成本比校内调整高:
和班主任/任课老师沟通:比如告诉老师“孩子对填鸭式复习很抵触,能不能允许他用自己的方式整理知识点(比如画思维导图)”“孩子喜欢动手,能不能多给些课堂展示、实验操作的机会”——大部分老师愿意为孩子调整教学细节;
挖掘学校的“非应试资源”:比如学校有没有社团(科技、艺术、辩论等)、兴趣班、研学活动?让孩子多参与这些,既能弥补应试教育的“兴趣缺口”,也能帮他在擅长的领域找到自信,缓解对“学习”的抵触;
调整家庭的“应试期待”:如果家里一直强调“分数排名”,孩子的压力会更大。可以和孩子约定“我们不追求和别人比,只要你每天比昨天进步一点就好”,先帮孩子卸下心理负担,再看是否需要转学。
如果尝试了1-2个月后,孩子还是明确表示“不想待在这里,觉得很压抑”,再考虑转学也不迟。
不是所有“非应试学校”都适合孩子,关键要找“和孩子特点匹配”的方向,避免从一个“不适应”跳进另一个“不适应”:
如果孩子喜欢“自主探究”,讨厌被动灌输:可以优先看「国际学校/民办双语学校」(比如开设IB、A-Level、OSSD等课程的),这类学校通常更注重“项目式学习”“小组讨论”,孩子有机会自己选课题、做研究,比如IB的“CAS活动”(创意、行动、服务)就很适合喜欢实践的孩子;
如果孩子性格内向、需要更多关注:可以选「师生比高的小型民办学校」(比如每班20人以内),老师能更精准地关注到孩子的需求,避免像大校那样“孩子被淹没在集体里”;
如果家庭暂时不想走纯出国路线:可以看「兼顾国内高考和素质教育的民办学校」(比如部分双语学校有“双轨制”,既学国内课标,也加拓展课程),给孩子留“国内升学”的备选路径。
这里要特别提醒:别盲目跟风选“热门学校”——比如别人说“国际学校好”就选国际学校,但如果孩子英语基础弱、自主学习能力不足,突然进入国际学校,可能会跟不上,还是需要很长的适应时间,中间孩子可能还会反馈与“不适应”。一定要结合孩子的英语水平、自律性、兴趣点以及学校可以提供的增值服务(如:分层教学、课后辅导)来选。
选好方向后,调研目标学校时,建议您多走、多问、多看,避免被“包装”误导:
看“课程落地情况”:别只看学校挂了“IB授权”“A-Level考点”的牌子,要问“每周有多少节探究课/实践课?”“学生的课题作业是自己选的,还是老师指定的?”“有没有学生因为不适应课程,中途转走的情况?”——可以找在读家长聊聊,或参加学校的“开放日”,观察课堂上孩子是不是真的在主动参与,而不是“老师讲、学生听”的变相应试;
看“师生互动风格”:比如观察老师和学生说话时,是“命令式”(“你必须完成这个作业”)还是“引导式”(“你觉得这个问题可以从哪些角度解决?”)?孩子在这样的沟通模式里,会不会觉得“被尊重”?
看“往届学生的状态”:比如学校的毕业生是“按部就班升学,还是真的找到自己喜欢的方向”?可以问“有没有学生毕业后去学艺术、体育,或者做公益项目的?”——这能反映学校是否真的“不唯分数论”。
就算选对了学校,转学初期孩子也可能有“适应落差”(比如新环境没朋友、课程节奏不熟悉),建议您提前做这些准备:
提前“预热”新环境:带孩子去目标学校参加夏令营、开放日,让他提前认识几个同学;和新班主任沟通孩子的特点(比如“孩子喜欢天文,麻烦多关注他这方面的兴趣”),帮孩子快速获得老师的关注;
补“基础衔接课”:比如从应试转国际高中,提前补2-3个月的英语听说(比如日常对话、学术词汇),避免开学后因语言不通跟不上;如果转去素质教育学校,提前让孩子了解新学校的课程规则(比如“怎么选社团”“怎么提交探究报告”);
关注“心理衔接”:转学后1-3个月,每天和孩子聊“今天在学校有没有开心的事?”“有没有遇到难办的问题,我们一起想办法”——别总问“今天学了什么、考了多少分”,先帮孩子建立对新环境的安全感。
最后:转学的核心不是“逃离应试”,而是“给孩子找一个能发挥优势、获得自信的环境”。只要您和孩子一起梳理清楚需求,一步步调研、准备,孩子一定能在新环境里慢慢找到状态~如果后续您在选学校、做衔接时还有具体问题,也可以随时再聊!
>>>延展阅读推荐:
国际学校相关问题
答关于“9月转国际学校来得及吗”这个问题,结合国际学校的招生节奏、课程体系特点以及学生适配性来看,大部分情况下是来得及的,...
答国际学校vs公立学校区别有哪些?在教育理念、课程体系、师资配置、升学路径、费用与资源等各方面都有区别,若孩子计划留学、追...
答开学不适应国际学校可以从应对语言障碍、适应教学模式差异、打开社交圈子、要给自己适应的时间几个方面让自己逐渐适应,很多新同...
答国际学校有哪些社团活动安排?学术类社团、艺术类社团、体育类社团、服务与领导力社团、特色创新社团等。国际学校社团活动的真正...
答家长您好,结合非京籍上国际学校家庭的实际就读反馈,常见弊端主要集中在4个方面:1、升学有限制2、经济压力大3、课程与社交...
答北京爱迪和私立汇佳学校哪所学校更好?若追求学术深度与全球顶尖大学认可度,且孩子适应高强度学术训练,私立汇佳学校的IB课程...
答家长/同学你好!关于“本科出国留学是否一定要读国际学校”的疑问,答案明确——完全不是必需的。国际学校只是留学准备的路径之...
答国际学校强调全面发展,偏科的孩子适合报名吗?偏科的孩子报名国际学校,既可能因课程体系灵活性获得突破,也可能因评估标准差异...
国际学校择校指南
更多>国际学校入学必看
国际学校招生动态
免费咨询
张老师
关注微信公众号
招生政策随时看
关注小程序
学校简章学费随时查
报名咨询电话:400-005-1568
育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