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择校
政策解读
010-51268841
400-805-3685
对待出现问题的学生,中国老师和外教采用什么不同的方式处理呢?下面就根据一个老师的亲身经历来感受一下:
事件回放:
小明在班级是一个后进生,他学业水平差,作业经常不能完成,课堂上也经常跟不上进度,我每次都耐心等待一下,让他不要着急,很怕伤害他的自尊心。
今天的科学课上,有一题他做对了,前面的一个女生做错了,他立刻就嘲笑道:“连这么简单也会做错!”
那名女生很难为情地低下头。
我看到这个情景很惊讶,因为他也是经常被老师批评、被同学嘲笑的,应该理解其中的滋味呀,为什么他也会这样自然地嘲笑别人呢?
转念一想也就明白了,因为他经常受到嘲笑,他也就学会了嘲笑,他认为这是正常的事情。
我小声对他说:“每个人都有不会的东西,我们不要嘲笑别人,好吗?”
他笑着点头,有些不好意思。
我的感想:
从这件事,我想到我们的老师、家长(微博)的言行一定要非常谨慎,我们希望孩子有什么样的言谈举止,我们自己就要用这样的言谈举止去对待他们。
当一个家长怒斥孩子不懂礼貌的时候,难道这个家长就是懂礼貌的吗?他在用行动告诉孩子,你是可以对他人发脾气的。
我们也发现经常打同学的学生在家里就是经常被父母打的,他从父母那里学会解决问题的方式就是暴力。
几年前的一幕经常出现在我脑海:那天到一所国际学校听课,经过一间实验室的时候看到一个班的小朋友站在外面排队准备进去上课,一名高大的外籍男老师将手指放在唇边轻声“嘘”着示意大家安静下来,当他从队伍前面“嘘”到队伍后面时,前面的孩子们又开始讲话了,他只好又“嘘”回来,结果后面的孩子又不安静了,他再“嘘”回去。
我当时在敬佩外教耐心的时候也觉得他太不了解中国国情了,对中国的孩子有时就要严厉一些,于是对那几个讲话的孩子瞪眼低声呵斥到:“没看到老师在吗?还讲话!”
那几个孩子立即闭嘴,我心里暗暗得意,中国教师的管教方法就是管用!
然而,当我发现孩子们大声嘲笑同学、家长呵斥孩子、老师训斥学生的时候,我觉得我们的行为是一种短视行为,见效快但后患无穷。
因为现在的家长和老师就是当初的孩子,我们从我们的老师和家长那里没有学习到如何耐心地对待孩子们出现的问题,我们只觉得孩子们有问题就要训斥,训斥后孩子果然会好几天,于是我们就认为这种方法是正确的,于是当我们长大后就会这样去做了,我们从来不思考这样做是否正确。
于是亲子矛盾、师生矛盾、同伴矛盾就会层出不穷。
而那个外教,也许他的做法见效慢,但他坚持自己不发脾气,只采取温和的提醒方式,这种教育方式从何而来?应该是从他的老师和家长那里来的,他小时候也会是一个调皮的孩子(很多孩子小时候都会调皮的,尤其是男孩子),但他的老师和家长就是用这种方式对待他,而不是简单的呵斥与恐吓,于是他习得了这种方式,他成为了一个有素养的成年人,一个温和的老师,他现在又将这种良好的品质传承下去。
想让孩子用什么方式对待他人,我们就要用这种方式对待他。
对待差生,我们更多的应该是包容、鼓励、提供帮助,让他拥有这些品质,让他将来成为一个合格的家长,一个友好的同事。
记得一位教授曾说过:人才不是培养出来的,是环境熏陶出来的。
愿我们这些成年人成为孩子的环境。
复制zxxzxb_yuloo添加关注公众号,或下拉扫描二维码进行关注,实时推送相关新闻资讯!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经授权后方可发布,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联系邮箱:2498144268@qq.com
答家长您好!“不适应应试”是很多孩子会遇到的问题,但转学不是“一拍脑袋”的决定,更需要结合孩子的真实需求、现有资源和未来规...
答关于“9月转国际学校来得及吗”这个问题,结合国际学校的招生节奏、课程体系特点以及学生适配性来看,大部分情况下是来得及的,...
答国际学校vs公立学校区别有哪些?在教育理念、课程体系、师资配置、升学路径、费用与资源等各方面都有区别,若孩子计划留学、追...
答开学不适应国际学校可以从应对语言障碍、适应教学模式差异、打开社交圈子、要给自己适应的时间几个方面让自己逐渐适应,很多新同...
答国际学校有哪些社团活动安排?学术类社团、艺术类社团、体育类社团、服务与领导力社团、特色创新社团等。国际学校社团活动的真正...
答家长您好,结合非京籍上国际学校家庭的实际就读反馈,常见弊端主要集中在4个方面:1、升学有限制2、经济压力大3、课程与社交...
免费咨询
张老师
关注微信公众号
招生政策随时看
关注小程序
学校简章学费随时查
报名咨询电话:400-005-1568
育路教育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