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训练试题(单选题)
来源:发布时间:2009-02-16 14:16:38
1.所谓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材料是指( )
A、最新的内容
B、最形象、生动的内容
C、学科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D、事例或案例
2.下列能代表高成就需要者的描述是( )
A、喜欢对问题承担自己的责任
B、宁愿担任专业工作而不愿做企业家
C、倾向于选择风险较小的工作
D、倾向于将自己的失败归因于运气不佳
3.“学会如何学习”实质上是指( )
A、培养对学习的浓厚兴趣
B、学会在适当的条件下应用适的认知策略
C、掌握系统的科学概念与原理
D、掌握大量而牢固的言语信息
4.从规则到例子的学习实质上是一种( )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发现学习
5.奥苏贝尔提倡在教学中采用“先行组织者”这一技术,其精神实质是( )
A、强调直观教学
B、强调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知识的相互联系
C、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
D、引导学生的发现行为
6.下列属于元认知的实例是( )
A、学生考试后,能准确地预测自己的分数
B、学生在学习中能举一反三
C、学生能利用复述策略进行记忆
D、学生在阅读时,遇到难点立即停下来思考或回到前面重新阅读
7.经过人类复杂的认知操作活动形成的既有一定的信息意义又有一定的智能意义的命题,称为( )
A、联结性陈述知识
B、联结性程序知识
C、运算性陈述知识
D、运算性程序知识
8.关于认知策略能力的培养,得到心理学家们较一致赞同的方法是( )
A、独立开设思维训练课
B、象形式训练说所主张的那样,培养一般的观察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等
C、在教学中侧重学生的思维结果
D、结合教材的内容,训练具体的策略并使之迁移
9.某同学背一首诗,读12遍刚好成诵,要取得最佳的记忆效果,他应该继续读( )
A、4遍
B、6遍
C、8遍
D、9遍
10.关于动机水平与学习效率的关系的正确陈述是( )
A、动机水平越高,学习效率也越好
B、学习难度大时,学习动机水平高,学习效率好
C、学习任务容易时,学习动机水平高,学习效率好
D、不管学习任务的难度如何,均是中等程度动机水平时学习效率最好
11.提出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
A、桑代克
B、巴甫洛夫
C、托尔曼
D、斯金纳
12.掌握概念的行为指标是( )
A、能记住概念的定义
B、能理解同类事物的共同关键特征
C、能区分概念的正反例
D、ABC都对
13.关于“态度与品德的关系”的正确陈述是( )
A、两者是本质上不相同的东西
B、态度是一种比品德更稳定的心理特征
C、态度所涉及的范围要比品德大
D、品德是态度形成与改变的条件
14.客观测验的主要优点是( )
A、能测量学生掌握知识的广度
B、出题简单和方便
C、能测量学生的分析综合、组织等能力
D、可以避免学生作弊
15.教育心理学内容体系中核心问题是( )
A、学生的智力开发
B、教师的教学活动
C、学生的学习活动
D、学生的心理健康
16.原有观念为上位,新学习的观念是原有观念的下位观念,这种学习称为( )
A、下位学习
B、上位学习
C、并列学习
D、结合学习
17.经过人类复杂的认知操作活动形成的既有一定的信息意义又有一定的智能意义的命题,称为( )
A、联结性陈述知识
B、联结性程序知识
C、运算性陈述知识
D、运算性程序知识
18.根据陈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9岁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属于( )
A、自我中心阶段
B、权威阶段
C、可逆性阶段
D、公正阶段
19.一般来说,偏爱自然科学,且成绩较好的学生的认知风格大多数属于( )
A、场依存性
B、场独立性
C、沉思型
D、冲动型
20.关于智力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的正确陈述是( )
A、智力越高,学业成绩越好
B、在所有因素中,智力是影响学业成绩的最重要因素
C、中等智力水平的学生学业成绩最好
D、智力与学业成绩存在中等程度的正相关
21.设计问题促进学生对教材的学习,最适当的理由是( )
A、问题可以控制和引导学生的注意
B、问题可以起到复习旧知识的作用
C、问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考试大
D、问题可以对不认真的学生起惩戒作用
22.“学会如何学习”实质上是指( )
A、培养对学习的浓厚兴趣
B、学会在适当的条件下应用适应的认知策略
C、掌握系统的科学概念与原理
D、掌握大量而牢固的言语信息
23.掌握概念的行为指标是( )
A、能记住概念的定义
B、能理解同类事物的共同关键特征
C、能区分概念的正反例
D、ABC都对
24.关于焦虑与学习效率的关系的正确陈述是( )
A、高焦虑同高能力相结合会抑制学习
B、高焦虑同一般能力相结合会促进学习
C、不管学习难度如何,均是中等程度焦虑水平时学习效率最高
D、难度大的学习,低焦虑效率好
25.下列能代表高成就需要者的描述是( )
A、喜欢对问题承担自己的责任
B、宁愿担任专业工作而不愿作企业家
C、倾向于选择风险较小的工作
D、倾向于将自己的失败归因于运气不佳 26.关于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的正确陈述是( )
A、高智力者其创造性也高
B、高创造性者必有高智商
C、低创造性者其智商可能高也可能低
D、创造性与智力是一种相对独立,在一定条件下又有相关的线性关系
27.被认为教育心理学奠基人的心理学家是( )
A、冯特
B、华生
C、桑代克
D、赫尔巴特
28.“理解别人”是教师的良好个性品质,这其中最核心的是( )
A、客观性
B、移情作用
C、敏感性
D、心胸豁达
29.研究表明,最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的问题情境的难度在( )左右。
A、50%
B、60%
C、70%
D、80%
30.所谓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材料是指( )
A、最新的内容
B、最形象、生动的内容
C、事例或案例
D、学科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31.假如有这样一个教学目标:“继续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其错误在于( )
A、陈述的是难以观察的内部变化
B、陈述含糊不清
C、陈述的是教师的行为
D、陈述的是外显行为变化
32.关于教师的智力水平与教学效果的关系的正确陈述是( )
A、教师的智力水平越高,其教学效果越好
B、教师的智力水平与其教学效果无关
C、教师的智力水平与其教学效果只有较低的正相关
D、教师的智力太高,反而抑制其教学效果
33.提出“试误说”学习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
A、斯金纳
B、桑代克
C、巴甫洛夫
D、布鲁纳
34.某同学背一首诗,读6遍刚好成诵,要想取得最佳的记忆效果,他应该继续朗诵( )
A、6遍
B、4遍
C、3遍
D、2遍
35.讲授式教学方法的主要优点是( )
A、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智力
B、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责任心
C、经济实用
D、有利于培养学生内在动机
36.在维纳的归因理论中,属于内部而稳定的因素是( )
A、努力
B、能力
C、难度
D、运气
37.学习为了获得教师、家长或同伴的赞许和接纳,这是一种( )
A、认知内驱力
B、附属内驱力
C、自我提高内驱力
D、生理性内驱力
38.课堂里学生间的竞争的一个不利方面是( )
A、不利于提高个人的抱负水平
B、导致紧张和焦虑
C、不利课堂气氛活跃
D、不利激发学生个人的努力
39.下列陈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有创造性的学生一般都是适应良好的学生
B、低创造性与高智力的学生是学业成就的强有力获得者
C、高创造性与高智力的学生一般都是适应良好的学生
D、低创造性与低智力的学生则被许多防御机制所困扰
40.从规则到例子的学习实质上是一种( )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发现学习
41.关于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的正确陈述是( )
A、高智力者其创造性也高
B、高创造性者必有高智商
C、创造性与智力是一种相对独立,在一定条件下又有相关的线性关系
D、低创造性者其智商可能高也可能低
42.被认为教育心理学奠基人的心理学家是( )
A、华生
B、冯特
C、赫尔巴特
D、桑代克
43.从例子到规则的学习实质上是一种( )
A、接受学习
B、下位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上位学习
44.某教师对喜欢打小报告的学生采取故意不理会的方式,这是一种(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消退
45.认为顿悟情境中的关系是产生迁移的根本的迁移理论是( )
A、关系转换说
B、概括说
C、共同元素说
D、定势说
46.短时记忆的容量大约是( )
A、5±2个组块
B、6±2个组块
C、7±2个组块
D、9±2个组块
47.发现式教学方法的最大缺点是( )
A、会导致学生注意力分散
B、导致学生机械学习
C、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
D、太耗费时间 考试大
48.把学习成就看作是赢得地位和自尊的根源,这是一种( )
A、认知内驱力
B、自我提高内驱力
C、附属内驱力
D、生理性内驱力
49.“理解别人”是教师的良好个性品质,这其中最核心的是( )
A、心胸豁达
B、敏感生
C、移情作用
D、客观性
50.奥苏贝尔提出了三个主要影响迁移与保持的认知结构变量指标,下列指标中不属于的是 ( )
A、可利用性
B、可辨别性
C、稳定性和清晰性
D、目的性和合理性
A、最新的内容
B、最形象、生动的内容
C、学科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D、事例或案例
2.下列能代表高成就需要者的描述是( )
A、喜欢对问题承担自己的责任
B、宁愿担任专业工作而不愿做企业家
C、倾向于选择风险较小的工作
D、倾向于将自己的失败归因于运气不佳
3.“学会如何学习”实质上是指( )
A、培养对学习的浓厚兴趣
B、学会在适当的条件下应用适的认知策略
C、掌握系统的科学概念与原理
D、掌握大量而牢固的言语信息
4.从规则到例子的学习实质上是一种( )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发现学习
5.奥苏贝尔提倡在教学中采用“先行组织者”这一技术,其精神实质是( )
A、强调直观教学
B、强调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知识的相互联系
C、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
D、引导学生的发现行为
6.下列属于元认知的实例是( )
A、学生考试后,能准确地预测自己的分数
B、学生在学习中能举一反三
C、学生能利用复述策略进行记忆
D、学生在阅读时,遇到难点立即停下来思考或回到前面重新阅读
7.经过人类复杂的认知操作活动形成的既有一定的信息意义又有一定的智能意义的命题,称为( )
A、联结性陈述知识
B、联结性程序知识
C、运算性陈述知识
D、运算性程序知识
8.关于认知策略能力的培养,得到心理学家们较一致赞同的方法是( )
A、独立开设思维训练课
B、象形式训练说所主张的那样,培养一般的观察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等
C、在教学中侧重学生的思维结果
D、结合教材的内容,训练具体的策略并使之迁移
9.某同学背一首诗,读12遍刚好成诵,要取得最佳的记忆效果,他应该继续读( )
A、4遍
B、6遍
C、8遍
D、9遍
10.关于动机水平与学习效率的关系的正确陈述是( )
A、动机水平越高,学习效率也越好
B、学习难度大时,学习动机水平高,学习效率好
C、学习任务容易时,学习动机水平高,学习效率好
D、不管学习任务的难度如何,均是中等程度动机水平时学习效率最好
11.提出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
A、桑代克
B、巴甫洛夫
C、托尔曼
D、斯金纳
12.掌握概念的行为指标是( )
A、能记住概念的定义
B、能理解同类事物的共同关键特征
C、能区分概念的正反例
D、ABC都对
13.关于“态度与品德的关系”的正确陈述是( )
A、两者是本质上不相同的东西
B、态度是一种比品德更稳定的心理特征
C、态度所涉及的范围要比品德大
D、品德是态度形成与改变的条件
14.客观测验的主要优点是( )
A、能测量学生掌握知识的广度
B、出题简单和方便
C、能测量学生的分析综合、组织等能力
D、可以避免学生作弊
15.教育心理学内容体系中核心问题是( )
A、学生的智力开发
B、教师的教学活动
C、学生的学习活动
D、学生的心理健康
16.原有观念为上位,新学习的观念是原有观念的下位观念,这种学习称为( )
A、下位学习
B、上位学习
C、并列学习
D、结合学习
17.经过人类复杂的认知操作活动形成的既有一定的信息意义又有一定的智能意义的命题,称为( )
A、联结性陈述知识
B、联结性程序知识
C、运算性陈述知识
D、运算性程序知识
18.根据陈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9岁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属于( )
A、自我中心阶段
B、权威阶段
C、可逆性阶段
D、公正阶段
19.一般来说,偏爱自然科学,且成绩较好的学生的认知风格大多数属于( )
A、场依存性
B、场独立性
C、沉思型
D、冲动型
20.关于智力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的正确陈述是( )
A、智力越高,学业成绩越好
B、在所有因素中,智力是影响学业成绩的最重要因素
C、中等智力水平的学生学业成绩最好
D、智力与学业成绩存在中等程度的正相关
21.设计问题促进学生对教材的学习,最适当的理由是( )
A、问题可以控制和引导学生的注意
B、问题可以起到复习旧知识的作用
C、问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考试大
D、问题可以对不认真的学生起惩戒作用
22.“学会如何学习”实质上是指( )
A、培养对学习的浓厚兴趣
B、学会在适当的条件下应用适应的认知策略
C、掌握系统的科学概念与原理
D、掌握大量而牢固的言语信息
23.掌握概念的行为指标是( )
A、能记住概念的定义
B、能理解同类事物的共同关键特征
C、能区分概念的正反例
D、ABC都对
24.关于焦虑与学习效率的关系的正确陈述是( )
A、高焦虑同高能力相结合会抑制学习
B、高焦虑同一般能力相结合会促进学习
C、不管学习难度如何,均是中等程度焦虑水平时学习效率最高
D、难度大的学习,低焦虑效率好
25.下列能代表高成就需要者的描述是( )
A、喜欢对问题承担自己的责任
B、宁愿担任专业工作而不愿作企业家
C、倾向于选择风险较小的工作
D、倾向于将自己的失败归因于运气不佳 26.关于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的正确陈述是( )
A、高智力者其创造性也高
B、高创造性者必有高智商
C、低创造性者其智商可能高也可能低
D、创造性与智力是一种相对独立,在一定条件下又有相关的线性关系
27.被认为教育心理学奠基人的心理学家是( )
A、冯特
B、华生
C、桑代克
D、赫尔巴特
28.“理解别人”是教师的良好个性品质,这其中最核心的是( )
A、客观性
B、移情作用
C、敏感性
D、心胸豁达
29.研究表明,最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的问题情境的难度在( )左右。
A、50%
B、60%
C、70%
D、80%
30.所谓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材料是指( )
A、最新的内容
B、最形象、生动的内容
C、事例或案例
D、学科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31.假如有这样一个教学目标:“继续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其错误在于( )
A、陈述的是难以观察的内部变化
B、陈述含糊不清
C、陈述的是教师的行为
D、陈述的是外显行为变化
32.关于教师的智力水平与教学效果的关系的正确陈述是( )
A、教师的智力水平越高,其教学效果越好
B、教师的智力水平与其教学效果无关
C、教师的智力水平与其教学效果只有较低的正相关
D、教师的智力太高,反而抑制其教学效果
33.提出“试误说”学习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
A、斯金纳
B、桑代克
C、巴甫洛夫
D、布鲁纳
34.某同学背一首诗,读6遍刚好成诵,要想取得最佳的记忆效果,他应该继续朗诵( )
A、6遍
B、4遍
C、3遍
D、2遍
35.讲授式教学方法的主要优点是( )
A、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智力
B、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责任心
C、经济实用
D、有利于培养学生内在动机
36.在维纳的归因理论中,属于内部而稳定的因素是( )
A、努力
B、能力
C、难度
D、运气
37.学习为了获得教师、家长或同伴的赞许和接纳,这是一种( )
A、认知内驱力
B、附属内驱力
C、自我提高内驱力
D、生理性内驱力
38.课堂里学生间的竞争的一个不利方面是( )
A、不利于提高个人的抱负水平
B、导致紧张和焦虑
C、不利课堂气氛活跃
D、不利激发学生个人的努力
39.下列陈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有创造性的学生一般都是适应良好的学生
B、低创造性与高智力的学生是学业成就的强有力获得者
C、高创造性与高智力的学生一般都是适应良好的学生
D、低创造性与低智力的学生则被许多防御机制所困扰
40.从规则到例子的学习实质上是一种( )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发现学习
41.关于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的正确陈述是( )
A、高智力者其创造性也高
B、高创造性者必有高智商
C、创造性与智力是一种相对独立,在一定条件下又有相关的线性关系
D、低创造性者其智商可能高也可能低
42.被认为教育心理学奠基人的心理学家是( )
A、华生
B、冯特
C、赫尔巴特
D、桑代克
43.从例子到规则的学习实质上是一种( )
A、接受学习
B、下位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上位学习
44.某教师对喜欢打小报告的学生采取故意不理会的方式,这是一种(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消退
45.认为顿悟情境中的关系是产生迁移的根本的迁移理论是( )
A、关系转换说
B、概括说
C、共同元素说
D、定势说
46.短时记忆的容量大约是( )
A、5±2个组块
B、6±2个组块
C、7±2个组块
D、9±2个组块
47.发现式教学方法的最大缺点是( )
A、会导致学生注意力分散
B、导致学生机械学习
C、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
D、太耗费时间 考试大
48.把学习成就看作是赢得地位和自尊的根源,这是一种( )
A、认知内驱力
B、自我提高内驱力
C、附属内驱力
D、生理性内驱力
49.“理解别人”是教师的良好个性品质,这其中最核心的是( )
A、心胸豁达
B、敏感生
C、移情作用
D、客观性
50.奥苏贝尔提出了三个主要影响迁移与保持的认知结构变量指标,下列指标中不属于的是 ( )
A、可利用性
B、可辨别性
C、稳定性和清晰性
D、目的性和合理性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