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意识一刻不能松
来源:发布时间:2009-02-05
两年不出事就是好公司
上海证监局期货处处长周泽洪认为,在国庆之后的巨幅波动中,绝大部分期货投资者较为理性成熟,节前有效管理资金和持仓,节后对风险和损失能够正确认识,能够主动配合期货公司追加资金。但不可否认的是还有一小部分投资者由于对风险认识不到位,出现了穿仓甚至“弃仓”。这充分说明,投资者教育工作是一项必须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工作。对于市场新进投资者,目前特别是很多IB端原先只做过股票的期货投资者,必须继续加强投资者教育。
作为深圳期货市场的创始人,深圳证监局副局长曹汝明也深有体会。他说,从我国期货市场创立至今,深圳曾出现过不少优秀期货公司,有些甚至红极一时,但至今不少已销声匿迹。究其原因,他认为有三点:挪用客户保证金、经营管理不善和风险控制不当。特别是风险控制不当不仅给自己和给政府都带来了极大麻烦,甚至给整个市场的健康发展都造成了极坏的负面影响。
“参与期货市场监管的这么多年,我感到我们期货市场的文化已经发生着巨大变化。”曹汝明介绍,过去宣扬的是投机文化,比谁的交易量大,比谁的交易金额高。当时业界盛行一句话:不管白老鼠、黑老鼠,不被猫抓的就是好老鼠。而现在,这个市场宣扬的是:及时、到位、有效的文化,强调的是风险控制。
“以前,我是从事新闻工作的,在新闻界有一句话:五年不犯错误就是好新闻工作者。如果把这句话引用到期货行业,我认为两年不出风险事件的就是好期货公司。”曹汝明称。
北京证监局副局长孙才仁还表示,春节将至,当前最先要做好的就是风险防范。但还应该看长远一点,不光是为了应对春节这一长假风险,更为了给期货市场打开一片更好天地,创造一个更好外围环境。
保证金制度仍是主要手段
回顾08年国庆长假之后的剧烈行情,周泽洪认为,应对如此巨大的风险,及时有效的保证金管理是期货公司最有效的风险控制手段。在这次风险处置中,许多期货公司提前预判到了长假期间可能发生的市场风险,及时提高了保证金水平,有的公司还先于交易所提高了保证金水平,为处置风险、沟通客户赢得宝贵时间,从而保证了风险的有效控制。
他认为,期货公司在市场风险面前是整个市场的第一道防线,对于市场整体风险的控制至关重要。经过长期以来的稳步规范发展,期货公司合规经营的意识以及防范、控制和化解风险的能力大大增强。通过2007年以来新一轮的增资扩股,期货公司的资本实力和抗风险能力也进一步提升。期货公司在这次风险处置中取得的成效令人振奋。这是对期货公司风险控制能力的又一次考验和证明,也是对不良社会舆论的有力反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