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公务员行测逻辑推理:矛盾关系题解题方法
来源:华图教育发布时间:2012-12-17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通过对逻辑推理题的研究发现,其实对于直言命题来说,存在着矛盾关系、反对关系等,通过了解这些关系的特点,可以在解答过程中找到捷径,大大节省做题时间,提高做题效率。
首先对于矛盾关系来说,具有矛盾关系的两个命题之间不能同真(必有一假),也不能同假(必有一真)。不能同真就是说当其中一个命题真时,另一个命题必假;不能同假,就是说当其中一个命题假时,另一个命题必真。
比如说“所有同学考试都及格了”和“有些同学考试不及格”之间、“小王在家”和“小王不在家”之间以及“所有同学考试都不及格”和“有些同学考试及格了”之间都是矛盾关系,必有一真必有一假。
下面我们就以这道题为例来分析解答这类题目的解题思路。
【例1】某珠宝店被盗贼窃走价值10000美元的钻石,经调查,作案者肯定是甲乙丙丁四个中的一个,于是,让这四人作为重大嫌疑对象接受审讯,这四个人的供词分别为:
甲:不是我作的案
乙:丁就是罪犯
丙:乙是盗窃钻石的罪犯
丁:乙是有意诬陷我;
现在假定四个人当中只有一个人说了真话。那么请问罪犯是谁?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解法:丙与丁的话是矛盾关系,则必有一真必有一假,而四人中只有一人说了真话,则可以确定的是甲和乙说的都是假话,可以推出甲是罪犯,丁不是罪犯。因此可很快的得出答案选A,即甲是罪犯。
对于矛盾关系的总体解题思路是,首先要发现矛盾,然后避开矛盾,最后从矛盾之外寻找答案,由上面的例子可以清楚地看到,首先发现矛盾,即丙与丁是矛盾关系;然后避开矛盾,即由矛盾的性质必有一真必有一假可知,则丙和丁必有一真必有一假,最后从矛盾外寻找答案,则由四人中只有一句真话可知丙和丁这对矛盾关系以外的甲和乙说的都是假话,则可得到答案。许多同学在做这类题时,往往会陷入矛盾之中,即发现丙和丁是矛盾关系以后,就开始假设丙是真话而丁是假话,如果符合题意就得到答案,不符合则要重新假设,即假设丙是假话而丁是真话,这样虽然也能得到正确答案,但是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势必会浪费时间,而国家公务员考试讲究的就是做题速度,只有速度提高了,才有可能拿到高分。
【例2】甲、乙、丙、丁四位同学中有一位同学为地震灾区捐款500元,当老师询问时,他们分别这样回答:
甲:这500元不是我捐的;
乙:这500元是丁捐的;
丙:这500元是乙捐的;
丁:这500元不是我捐的
这四个人中只有一个人说了真话,由此可见这500元是谁捐的?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解析:根据以上解题思路,由题目可知乙和丁的话是矛盾关系,必有一真必有一假,则甲和丙是说的都是假话,故很容易得出答案即捐款的是甲同学。
这就是充分运用了直言命题间真假对当关系中的矛盾关系的特点来解题的,另外直言命题之间除了矛盾关系外还存在反对关系、下反对关系、从属关系等,但矛盾关系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关系,其他的在解题过程中也会遇到,但只要抓住其主要特点来寻找解题思路就可以了。
套餐名称 | 基础 | 提高 | 冲刺 | 课时 | 优惠价 | 购买 | |||
---|---|---|---|---|---|---|---|---|---|
高分技巧 | 真题详解 | 80分申论批改 | 冲刺预测 | 密卷 | |||||
名师模块班(加强版) | 名师模块班-加强版 | √ | √ | √ | √ | 284 | ¥5590 | 购买 | |
名师模块班(标准版)A | 名师模块班-标准版 | √ | √ | √ | √ | √ | 176 | ¥4190 | 购买 |
名师模块班(标准版)B | 名师模块班-标准版 | √ | √ | 134 | ¥3190 | 购买 | |||
高分速成系统提升方案 | 基础精讲班 | √ | √ | √ | √ | 126 | ¥2690 | 购买 | |
行测单科高分速成 | 基础精讲班 | √ | √ | √ | 69 | ¥1490 | 购买 | ||
申论单科高分速成 | 基础精讲班 | √ | √ | √ | 57 | ¥1290 | 购买 |
【责任编辑:育路编辑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