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增长需要一股“势”
来源:扬州日报发布时间:2012-04-05
国际劳工组织日前对全球72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均月收入做了最新统计。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人均月收入是1480美元、约合人民币9327元。其中,中国员工的月平均工资为656美元、约合人民币4134元,位列所调查72个国家和地区的第57位。
每当收入统计出炉,总有人感慨自己拖了后腿;而现在,不少人感慨给世界拖了后腿。快速崛起的综合国力,让人感到有面子;迟迟不涨的工资,让人很没面子。面对这样的数据,感慨是需要的,更重要的还是改变。如何才能从给世界拖后腿,变成世界拖我们后腿?需要迅速推进收入制度改革,但更重要的是营造一种“势”。
近日,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汪玉凯谈改革时称,今天中国改革面临的问题,从本质上说,决不是某一领域或者某个层面的微观的问题,也不是某一方面具体改革方案的顶层设计问题,而是现实社会所营造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势”的气场问题。什么是“势”?举例来讲,1978年后,我们形成了一种改革开放的共识,这就是一种“势”。
“势”,是一种气场,是一种价值认同,是全社会共同认可并且努力推进的方向。对于工资该不该增长,该如何增长,还存在不少争议。很多企业还在做着“人口红利”的梦,试图通过挤压劳动力来应对竞争、实现利润;一些学者,也曲膝成了利益代言人,频频利用话语权来制造杂音。而普通劳动者由于所处的地位弱势,正当的声音常常“被沉没”。现在工资增长,就缺少一股“势”,这股“势”不形成,无论是收入制度改革还是工资收入倍增,都难以有效推进。
工资增长需要营造一股“势”。具体地讲,就是工资要不要增长,应该如何增长?特别是对照GDP增长、财政收入增长、企业利润增长,两者到底保持一个什么样的比例关系?如果在这样的大是大非面前,政府、企业、学界和社会都形不成共识,都营造不出顺应历史潮流之“势”的话,那么工资增长势必难以有效实现。